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間,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清江晚吟 發佈 2020-06-22T08:36:06+00:00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獃,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 非常時期,再多的錢再大的房,你也只能宅家無聊的發獃,而收藏人一家正在快樂地欣賞把玩,你收藏了數字而他卻藏了文化」---禪古茶人


近十年來,隨著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薪族開始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


工薪族,通俗來說,就是收入比較穩定的中低收入階層的社會群體。在一般大眾的眼裡,藝術品投資收藏一直被認為是「有錢人的遊戲」。

然而,近十年來,隨著民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藝術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薪族開始進入藝術品收藏領域。特別是近年來,藝術品已經成為繼金融、房地產之後的第三大投資工具。

作為資金實力並不雄厚的工薪階層,到底應該如何看待這一新的投資門類並做好自己的收藏和投資決策?某報特邀請胡紅拴、高鵬飛和劉方剛三位資深業界人士共同探討上述話題,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


近十年來,隨著藝術品投資收藏在民間的不斷升溫,很多工薪階層的朋友也開始步入社會大流,玩起了收藏。尤其是最近幾年,工薪族收藏藝術品成為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很多人把收藏和投資藝術品作為提升自己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一種手段。我本人也是一個很標準的工薪族成員。

現在很多投資家一談到工薪族就有種看不起的感覺,對於做藝術品的人士來說,其實不應該歧視大眾收藏者。眾所周知,西方印象派繪畫走向鼎盛,就跟當時中產階級的崛起有很大關係。

因為工業革命後中產階層成為了社會的主流,不僅成為繪畫裡邊的主角,也成為這一新的流派作品的最主力的買家群體。可以說,如果沒有工薪族,也就沒有印象派的今天。


17年,在全球公開拍賣市場上最貴藝術品排行榜前十位的畫作,很多都是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當然,因為購買了像畢卡索這些印象派畫家作品而致富的工薪族買家就更是不計其數。在我個人看來,工薪族手頭的資金量比較少,不可能像專業的藝術品投資者那樣大張旗鼓地去大規模購買藝術品。

但是,我們可以先從購買一些實用性、裝飾性比較強的藝術品開始入手,買一些對我們的生活有實際需要的東西,譬如住家或在辦公室,買一幅兩幅適合裝點空間的國畫或油畫。

隨著經濟的寬鬆,再一步步地買其他作品。先是滿足個人的審美要求,然後再考慮一下學術界的審美和市場的審美,通過不斷學習來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收藏。由於當前藝術品市場魚龍混雜,買家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工薪族對自己不了解的藝術家的作品千萬不要輕易出手。

雖然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交點學費是很正常的,但儘可能少交或不交。當然,因為資金不夠,我們有時也會因為決策猶豫錯失很多機會,記得六七年前,我因為經濟緊張,在市場上看到一幅林墉先生的人物畫,遲遲沒有下手買進,結果被人買走了,幾年後,這幅作品出現在拍賣市場上,價格翻了近十倍。

高鵬飛:資金少也可以投資藝術品

第一個方面是,他們擁有的貨幣資金比較少,因此必須集中財力看準一個畫家,只有對準一個畫家才能做深做透,千萬不要泛泛去收。資金分散往往做不了什麼大事,也拿不到什麼好東西。所以說工薪階層玩收藏,一定要有眼光,只有對藝術家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和理解,才能確定自己收藏的主要對象。

第二個方面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並且對不同年代的藝術家的譜系和作品風格變化有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才能對自己的收藏對象進行準確的判斷。

第三個方面是,一定要把自己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這點前面其實已經講到,怎麼選擇自己的收藏目標是很關鍵的。我認識很多工薪階層的收藏者,這些年雖然收得很勤快,但收進的作品大多是庸作,有的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藝術含量的垃圾作品。

問題就出在自己的眼光上,判斷力還沒有修煉到家。玩收藏一定要有精品意識,要去搞清楚一名藝術家最精到藝術語言是哪一種。收十件普通的作品,都不如收一件精品。

此外,現在有部分同行說工薪族不應該搞投資。在我看來,不管是帶著收藏的目的,還是帶著投資的目的進市場,都是可以的。我前十多年買到的許多在今天看來價值很高的藝術品,其實當年也就是靠著在單位里領到的那幾個工資去買的。所以,目的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收藏對象,看收藏的東西對不對。

至於針對近一年來的行情,應該怎麼選擇收藏品,我認為還是以書畫為主,在很多人看來,書畫收藏的資金門檻比較高,一個青年畫家的作品也要幾千元、上萬元。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與其他收藏品類相比,書畫的受眾面比較廣泛,在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大盤上,這一門類占據了半壁江山還有多。其他收藏品也可以搞,但建議占比不要太重,畢竟面沒那麼廣。

劉方剛:工薪階層玩收藏應該以興趣為起點

收藏不是有錢人的專區,工薪族完全可以玩收藏,只是玩法應該有所不同。說到收藏,一些買家可能會走進這樣的誤區:古老珍稀。很多都認為越古老的東西越珍貴。其實,收藏還關乎價值取向。

有錢人可能關注藏品的增值區間和藏品的稀缺程度,屬於以投資目的的比較多。工薪階層玩收藏卻應該以興趣為起點,量力而為之。玩久了,就入圈子了,就會在玩的過程中收穫喜悅並與他人分享心得,就會從1.0版往上升級進階,成為有一定水準的專業收藏家。

我認為,收藏的真正力量在民間,而且必須在民間。否則,收藏就只是小眾行為,那只是中國最有錢的小圈子而已,不可以形成「界」,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收藏界」。民間之力形成之日,才是「界」。

形成民間收藏,或者說形成工薪收藏,如果有一個平台就會讓大家形成興趣並看到希望。這個平台的功能是交流,更重要的是交易和交換。以物易物很雅,也很有趣。

在所有的藏品品類當中,我認為:字畫應該收藏有一定成長性和學術性的作者的作品;雕塑在中國還未成為主流的藝術收藏品,因此在投資價值上有空間;瓷器,眾所周知,也是公眾非常熟悉的門類,但如果收古董的話門檻很高,要提防風險。

我推薦現代柴燒的一些陶器,好的窯口經常會出好的窯變作品;現代仿古家具不管什麼材質,慎入;少數民族的老舊器物和現代全手工製作的精品都是非常值得去關注的領域;設計大師的限量產品(不是作品)、國外的老舊器物等都可以納入工薪收藏的視野。

至於如何判斷,就需要自己不斷關注不斷學習,積累感覺和經驗。菜鳥可以多看展覽和多在相關網站上遛達,或者中介。建議工薪階層以興趣為起點,不要為收藏而收藏。有的藏品是可以藏用結合的,這樣藏品才更貼近生活。花錢收藏品一定要量力而行。



去偽存真 凈化收藏 藝術源於生活


(圖文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清江晚吟」。謝謝合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