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意外受傷後該如何補救?

牙齒矯正醫生金琳琳 發佈 2020-06-26T14:29:08+00:00

每個人到了12歲之後,除智齒外的28顆恆牙都已長齊,而每顆恆牙都只有一顆,掉了可就沒了!受傷後,患牙會有伸長不適感,輕微鬆動和叩痛,牙齦邊緣可能還有少量出血,說明牙周膜有損傷。

每個人到了12歲之後,除智齒外的28顆恆牙都已長齊,而每顆恆牙都只有一顆,掉了可就沒了!

但日常生活中,不慎跌倒、糾紛打鬥、交通或運動意外經常會造成牙齒急性外傷。外傷牙的折斷、移位或脫落會造成牙齒的功能受損或喪失,給我們帶來功能上、美觀上甚至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如果能及時處理得當,多數人的牙齒是可以得到保留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牙齒還能復位,白白錯失了急救的最好時機!

所以!了解牙外傷的相關知識,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尤為重要!

注意啦!劃重點啦~

牙外傷是指牙受到各種機械外力作用所發生的牙周組織、牙髓組織和牙體硬組織的急劇損傷。因為兒童正處於身體、生理和心理生長發育的階段,較成人更易發生牙外傷,尤其是前牙外傷。

此處@有孩子的寶媽寶爸們:特別要注意,在機場啊、車站啊,別讓孩子坐在行李箱上,都是血的教訓啊~

大寫的心疼~

我們的牙體結構(如下圖):牙齒與牙槽骨之間通過牙周膜相連接,這種連接既緊密又堅韌。

牙外傷包括牙周膜的損傷、牙體硬組織的損傷、牙脫位和牙折等。常見的牙急性損傷包括:牙震盪、牙脫位、牙折。

1

牙震盪

牙震盪是牙周膜的輕度損傷,通常不會伴有牙體組織的缺損。牙震盪由較輕的外力導致,如咀嚼硬物或較輕的外力撞擊等。

受傷後,患牙會有伸長不適感,輕微鬆動和叩痛,牙齦邊緣可能還有少量出血,說明牙周膜有損傷。

怎麼辦呢?

1~2周內應使患牙休息,必要時降低咬合以減輕患牙負擔,鬆動的患牙應固定。受傷後1年內需進行多次定期複查。

2

牙脫位

牙脫位是指牙受外力作用而脫離牙槽窩。由於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牙脫位的表現和程度都不一樣,輕者偏離移位,為「不全脫位」;重者可完全離體,為「全脫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牙齒碰掉了」。

引起牙脫位的最常見原因是碰撞。根據外力方向,可有牙脫出、向根尖方向嵌入或唇(舌)向移位等情況。

牙部分脫位:常有疼痛、鬆動和移位等表現,同時因患牙伸長而出現咬合障礙。

牙向深部嵌入:牙冠變短,其面或切緣低於正常。

牙完全脫位:可見牙完全離體或僅有少部分軟組織相連,牙槽窩內空虛。

怎麼辦呢?

保存患牙是治療牙脫位應遵循的原則。

部分脫位牙:在局麻下復位,結紮固定4周。術後定期複查,若發現牙髓已壞死,應及時做根管治療

嵌入性的牙脫位:在復位後2周應做根管治療。對嵌入性脫位的年輕恆牙,不可強行拉出復位,避免造成更大的創傷。

完全脫位牙:牙齒掉了以後(完全脫位),首先要學會正確的拾起方法,以下是重點!!

1.撿起牙齒,用手捏住牙冠,別傷到牙根。

2.若牙齒已經落地污染,溫柔地沖洗乾淨,千萬不要搓洗牙根。

3.將牙放入原位,可咬住乾淨的棉球進行固定,但不要太用力。

4.若不能馬上復位,可將牙含在舌頭下面,或放在有牛奶、生理鹽水、自來水的杯里,切忌干藏,保持脫落牙齒的清潔、濕潤。

5.儘快趕到醫院,30分鐘內對牙齒進行再植。

年輕恆牙完全脫位:牙根尚未發育完成,牙神經再生能力強,受傷後及時處理的話,復位效果是很好的。若就診不及時,則只能在體外完成根管治療術,搔刮根面和牙槽窩後再植,預後是欠佳的。

根尖發育完成的脫位牙:若就診迅速或復位及時,應在術後3~4周再做根管治療術。

3

牙折

牙折的常見原因是外力直接撞擊,也可因咀嚼時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發生。按牙的解剖部位,牙折可以分為冠折、根折和冠根聯合折3種。

怎麼辦呢?

治療原則是儘量保持患牙,恢復牙體外形與功能。

冠折:根據情況使用複合樹脂修復缺損牙冠;

根折:根折位置較深時應儘早固定患牙,促進癒合,近頸緣的根折酌情根管治療後修復;

冠根聯合折:凡可作根管治療,又具備樁核冠修復適應證的後牙冠根折,均應儘可能保留。對前牙的冠根折,可參考牙頸部根折的治療原則處理。

PS

牙齒外傷如何預防?

1、家長及兒童的監護者需要增強責任心,不能疏忽大意。教師要對體育活動中的兒童加強防護措施,防止意外發生,要宣傳交通安全知識,遵守交通法規。

2、根據自己了解的牙外傷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教育,提高其自我救助的能力。

3、進行激烈體育運動時,如拳擊、散打、棒球、足球、籃球等對抗性較強的運動,戴護牙托來保護牙齒。

此外,當孩子不幸遭到牙齒外傷時,根據傷勢的不同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從牙齒疼痛不適到口腔軟組織受傷,甚至導致面部的骨折,多數會造成出血。這種情況下不應該慌張,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情況嚴重時,請儘快送到正規醫院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