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顯示,90後父母給孩子取名,不再是梓軒、子萱了,而是這些

淅爸育兒記 發佈 2020-06-26T09:43:16+00:00

名字是一個人的標籤,蘊含著長輩對孩子的美好期許,伴隨著孩子的一生,作為新生代的父母,給孩子們取名也不再是用「偉、勇、娜、芳、靜」這些動輒數十萬人用的名字。

名字是一個人的標籤,蘊含著長輩對孩子的美好期許,伴隨著孩子的一生,作為新生代的父母,給孩子們取名也不再是用「偉、勇、娜、芳、靜」這些動輒數十萬人用的名字。

這又引來了連幼兒園老師都要吐槽的情況:

一叫「zi xuan」,班上梓軒、紫萱、子軒、子萱都齊齊答應的盛景。

要給孩子取個合心意又獨特名字,著實讓家長們「腦殼疼」,而且是一家都疼。

在一些地方,新生兒出生後7天內就要取好名字,給孩子上戶口,要兼顧孩子性別、五行,取名的時間短。

另一個方面,則是給孩子的名字查重困難。

打開某度,找名字查重的網站,隨機點開排在前三位的網站,所顯示出來的內容實在是「答非所問」:

第一個網站打開頁面之後,看似規範,輸入了姓名「李偉」之後,出現的卻是一些軟文。

第二個網站是gov網站,比較權威,但是卻只能按該網站管區(省級)所屬的市來查,無疑給家長們增添了麻煩,畢竟家長們需要查找的孩子姓名範圍,是越大越好。

而第三個網站更是直接,點擊進去就是軟文平鋪,更別提能否給孩子的名字查重了。

在該搜尋引擎上,家長們還需要辨別廣告內容,不得不感嘆,給孩子名字查個重,還得把自己練成「搜索大神」不成?

莫慌!

因為最近,今日搜索推出了「隱藏功能」

只要在頭條APP的搜索框裡輸入「重名查詢」,出現在家長面前的就會是一番新景象,跟著淅爸的步伐,來看看這個隱藏功能究竟有多方便。

在頭條搜索框裡面輸入「重名查詢」後,出現在頁面頂端的是一系列小程序,與前面的一系列網站來說要乾淨不少。

小程序意味著家長們不需要在手機上安裝其他軟體就能使用,並且比之網站來說,使用目標指向性要清晰得多,減少操作繁瑣,更減少點擊到廣告的可能性。

就在淅爸滿懷期待地試用了頁面上的前兩個小程序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意外」:

第一個小程序出現授權提示,但是點擊去授權後卻是一片空白,沒有任何響應。

第二個小程序雖然可以直接查詢孩子的重名數據(原諒我用「馬統」做示例來進行查詢,純屬惡搞),卻只能按照地區來逐一查詢,並且所包含的地區只有四個,分別是:江蘇、重慶、四川以及廣東。

這同樣增加了家長們的麻煩。而且在查詢結果的下方還有一系列的廣告,看著著實心煩。

就在淅爸打算放棄的時候,點擊了原頁面的「查看更多」,一片歡呼襲來!

點擊「查看更多」之後出現的頁面如下,毫無疑問地選擇了第一個小程序進行測試。

頁面如此乾爽,而且查詢的就是全國範圍,輸入了孩子的測試名字「李梓軒」(李是大姓,而梓軒是熱度不減的新生兒姓名),出現的結果同樣是那麼乾脆利落。

令淅爸十分意外的是,在孩子重名查詢的結果頁面,不單有重名人數的數量,還分了男女性,以及年齡分布!

數據顯示姓李名梓軒的人,全國有228人,其中男性是84%,女性16%,而其中225名同名人的年齡小於20歲。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沒!有!廣!告!

不過在測試的時候,也出現了一些「意外」,當淅爸輸入的是「梓軒」的姓名時,出現的結果是「獨一無二」,也就是說,給孩子名字查重的時候,要加上姓氏,否則會導致查詢結果不準確

不得不吐槽這個搜索隱藏功能,要是早個6、7年開發出來,淅姐的名字就不用取得那麼曲折,馬上上小學的她,看到自己那獨特的名字,以及更為「獨特」的筆畫,已經不止一次埋怨為什麼給她取個那麼難寫的名字了。

家長們,趕快點擊下方的搜索框,查詢一下有多少人與孩子重名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