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把幾十萬多生的兒童聚起來散養,最終成了教科書級的災難片

萬物雜誌 發佈 2020-06-25T08:20:11+00:00

羅馬尼亞孤兒被忽視,沒有接受有效的認知刺激,無法和任何成年人形成依戀關係,更別提和監護人的 serve and return 了。

把科學帶回家」 提供

人生頭兩年至關重要,這是許多新手爸媽從育兒書上學到的第一課。可是這條被我們視為「常識」的育兒經,實際上是從數十萬被拋棄、被散養的兒童身上得到的結論。

撰文 七君

大約在60多年前,羅馬尼亞的統治者尼古拉·齊奧塞斯庫(Nicolae Ceaușescu)認為,大量的人口能夠振興羅馬尼亞的經濟,因此在1966年頒布770法令,禁止墮胎和避孕,同時對少於5個孩子的家庭課稅。生育了10人以上的女性還被齊奧塞斯庫政府賜予「英雄母親」的稱號。

羅馬尼亞政府為生育了10個子女的女性頒發的「英雄母親」獎章。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齊奧塞斯庫出台了這樣的政策一年後,羅馬尼亞的綜合生育率,也就是女性平均產下的孩子數量從1.9上升到3.7。但是這樣的政策並沒有成就羅馬尼亞的輝煌,反而催生出了一代不被需要的孩子。由於生育太多子女,加之經濟環境差,許多無法負擔撫養孩子的家庭遺棄了自己的孩子。

羅馬尼亞的出生率在1966年的770法令頒布後突增。圖片來源:wikipedia

在齊奧塞斯庫執政期間,每年約有1萬名兒童被父母遺棄。為了管理這些被遺棄的兒童,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全國建造了數百所孤兒院。

這些國立孤兒院真的照顧好孩子了嗎?1989年,當齊奧塞斯庫倒台時,外界才發現了這些名為孤兒院實為地獄的機構。據後來的羅馬尼亞政府估計,90年代超過20萬被遺棄的兒童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

在3歲時,這些羅馬尼亞孤兒就會被分類。被認為長大後可以做工人的兒童會得到衣服鞋子和食物,也能在兒童之家(Case de copii)里接受教育。但是被認為對社會無用的殘疾兒童就被貼上了「不可救藥」的標籤,被安置在特殊的孤兒院 Cămine Spitale 里。不管是為何種孤兒設置的孤兒院,它們普遍存在人手不足,護工素質低下,經費不足的問題,兒童也大都處於沒人管的散養狀態。

90年代,這些孤兒院被美國廣播公司拍成了震驚世界的紀錄片 Shame of a Nation。用文字表述過於蒼白,大家可以看一下本號選取的一些相對沒有那麼糟心的影像資料——

現在致力於為羅馬尼亞孤兒謀福利的羅馬尼亞孤兒 Izidor Ruckel 在幾歲大時因為父母無錢為他治病而被拋棄,11歲時他被美國加州的一對夫婦收養,非常幸運地長大成人並有能力獨立生存。2016年他向 BBC 表示,回到羅馬尼亞,他一眼就能認出街上哪些人是孤兒院裡出來的——身體不斷前後搖擺是只有在孤兒院長大的人才會做的動作。

明尼蘇達大學兒科學教授 Dana Johnson 表示,羅馬尼亞孤兒院的兒童不斷前後搖動,用頭撞牆,沒有母親養育的靈長動物也有類似的自我刺激和自殘表現。

被曝光不久後,這些孤兒院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慈善捐款和領養申請。接著,數千名羅馬尼亞孤兒被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地的家庭收養。

但是,被收養的羅馬尼亞孤兒們今後的人生並非苦盡甘來,這些兒童常常有智力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通常是多動症),而且很難和養父母交心。

因為後來科學家才認識到,人類大腦的認知、語言和社會發展有一個非常短暫的敏感期。在這個時期缺乏刺激,大腦的發展就上不了正軌,和人交往的社會能力以及大腦的執行功能(如注意力調節和情緒管理)可能終身受損。

失去的黃金兩年

出生前胎兒每天都會形成大量神經元和突觸(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在出生後,突觸經由環境刺激開始修剪,類似於璞玉被雕刻。

諾獎學者 David Hubel 和 Torsten Wiesel 對小貓的研究發現,如果出生後的6個月裡沒有獲得足夠的視覺刺激(比如眼睛被蒙上),神經元突觸修剪就會變得過多,最終貓咪會失明。

人類的大腦也需要視覺刺激,更需要社會刺激。如果幼年接觸的所有人只是餵完飯就跑的護工,這對大腦的損害是不可想像的。

20世紀50年代,英國心理學家、依戀理論的創始人 John Bowlby 首先提出,在人成長的過程中,缺乏與依戀的對象(比如父母或是穩定的監護人)的互動將對人的一生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 Bowlby 的影響下,威斯康星大學的心理學家、後來的美國科學院院士 Harry Harlow 首先在20世紀50年代用恆河猴證明,在幼年沒有獲得正常母子交流的小猴長大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類似於精神疾病的行為問題。

Harlow 的經典代母實驗:小猴在左邊的道具上喝奶,但是吃完後卻喜歡抱著右邊沒有母乳的代母。圖片來源:wikipedia

但是在當時,學術界並不接受依戀理論,因為支持性的證據並不充分,尤其是缺乏來自人類的證據。而到了90年代,羅馬尼亞孤兒為依戀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現在,羅馬尼亞孤兒因為這種嚴重缺乏社會刺激的成長環境成了被忽視兒童的代名詞。

36分的智商差距

那麼,從小被人忽視,沒人疼愛的孩子具體會落下什麼樣的「病根」呢?我們來看看一個經典的研究項目。

2000年,哈佛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 Charles Nelson、馬里蘭大學的發展心理學教授 Nathan A. Fox,以及杜蘭大學醫學院的兒童精神病學教授 Charles H. Zeanah 開展了布加勒斯特早期療育計劃(BEIP),對136個6-31個月大的健康羅馬尼亞孤兒進行了長期跟蹤研究。

這是首個對孤兒以及早教干預效果進行評估的隨機實驗。這136個孤兒被隨機分成了兩組,68人被收養,另外68人繼續留在孤兒院裡。為了和正常孩子做對比,BEIP項目還增加了控制組,控制組的兒童是羅馬尼亞當地誌願者家庭的孩子。

BEIP項目對兒童的身體發育、語言、社會、認知、性格、依戀、腦功能和心理健康進行了測量。

和控制組的兒童相比,羅馬尼亞孤兒的身體發育、大腦發育和情緒管理都更弱。

比如,初期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發現,依然待在孤兒院的孤兒的腦容量比從沒呆過孤兒院的孩子小。

孤兒院長大的兒童的顳葉和額葉皮質的代謝活動也更低。額葉這個腦區和計劃、情緒管理有關,顳葉則和記憶、語言有關。哈佛大學的 Nelson 表示:「如果說大腦是個電燈泡,那么正常孩子的大腦是100瓦,孤兒的是30瓦。」

在孤兒院呆的時間越長,對智力發展越不利。

2007年,BEIP項目發表在 Science上的研究發現,在被收養23個月後,被收養組兒童的智商顯著高於還在孤兒院的兒童。韋克斯勒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測得的智商顯示,孤兒院的孩子僅有73分,處於正常智商區間(70-130分)的下限;被收養的孩子是81分,而正常家庭的兒童是109分,孤兒院的孩子比正常家庭孩子落後36分。

在語言能力方面也是如此。在30-42個月大時,孤兒院的兒童的語言能力顯著落後於正常家庭的同齡人,其中一些甚至無法說出別人能聽懂的單詞。而被收養的兒童在一年後的語言能力和正常家庭兒童相當。

孤兒院的孤兒(藍色),被領養孤兒(橙色)和正常家庭兒童(綠色)在42個月和54個月大時的智力(左)以及心理健康(右)情況。圖片來源:(DOI)10.1511/2009.78.222

而幾年後的回訪研究發現,如果孤兒在2歲前被領養,那麼到8歲時他們的智商就處於正常區間內,但是那些還呆在孤兒院的孩子的智商卻不如被領養的孩子。

親子互動

除了營養和衛生條件不足,BEIP 項目指出了造成孤兒院兒童身心發展落後的一個重要因素——缺乏和依戀對象的互動。

這種被稱為 serve and return 的親子互動類似於打球時的你來我往,它極大地影響了大腦的發育。像上面動圖里這樣父母和孩子傻裡傻氣的交流就是 serve and return。這樣「小兒科」的交流,是兒童發展至關重要的養料。

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童研究中心的 Lind C. Mayes 表示:「剝奪幼兒大腦所需的親子交互,就是剝奪兒童與生俱來的需求。」

如果你覺得帶孩子時對兒童「牙牙學語」的回應不重要,來看一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校的神經科學家 Ed Tronick 做的著名的目無表情(Still Face)實驗吧。

在這個實驗中,一開始母親和孩子正常互動,互相對對方有反應——

接著,研究者要求母親換成撲克臉,對孩子的任何反應保持冷漠——

這就是孩子對「冷冰冰」的母親的反應——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兒科學家 Jack P. Shonkoff 表示,如果養育者對幼兒不聞不問,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危險的信號,會引起他們的應激反應。如果大腦經常處於應激狀態中,一些關鍵的神經元突觸不會形成。

塔夫茨大學的兒童發展學家 Martha Pott 還指出,大腦掃描研究發現,沒有依戀對象的兒童大腦時刻感到威脅;應激激素,比如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水平很高,和害怕有關的腦區杏仁核總是反應過激,這對兒童的發育造成了雙重打擊。

齊奧塞斯庫時代的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缺乏基本的訓練,他們以流水線的方式養育幼童。羅馬尼亞孤兒被忽視,沒有接受有效的認知刺激,無法和任何成年人形成依戀關係,更別提和監護人的 serve and return 了。

BEIP 的研究人員在報告中不斷強調這樣一個結論:「收養的時間非常關鍵,大腦可塑性不是無限的。」

2004年,在 BEIP 的研究成果的影響下,羅馬尼亞政府禁止孤兒院收養2歲以下幼兒,以防止幼兒大腦錯過關鍵的發育期。2018年,羅馬尼亞的孤兒院只剩下163所,僅收容了7千名孤兒。現在的羅馬尼亞政府計劃在十年內關閉所有大型孤兒院,以避免忽視兒童事件再次發生。

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還有多少孩子正在重複這樣的悲劇呢?

不是所有孤兒都能長成哈利·波特,不成為低配版的伏地魔已經很不錯。

把科學帶回家

ID:steamforkids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繫 bd@wanwuweb.com

動圖來源和參考資料儲存於石墨:

https://shimo.im/docs/rvWGjXp66Hw8GJKq/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