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1米6幾,兒子1米94,這個長高方法你家孩子也可以試試

蟲兒媽媽育兒 發佈 2020-06-24T06:13:17+00:00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有一對父母,父親1米6,母親1米68,兒子卻躥到1米94,對此,孩子的母親堅定地認為,要不是6歲起開始游泳,兒子不可能長到1米9以上。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有一對父母,父親1米6,母親1米68,兒子卻躥到1米94,對此,孩子的母親堅定地認為,要不是6歲起開始游泳,兒子不可能長到1米9以上。

如果按身高公式:

兒子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 ×1.08)÷2

女兒身高=(父親身高×0.923+母親身高) ÷2

那麼,這個男孩的身高,按此公式應該是=(160+168 ×1.08)÷2=170.72厘米

從計算結果來看,他是不太可能長到1米94的。

這簡直就是突破了父母的身高遺傳。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不信,調侃說:去做個鑑定吧!(是親生的嗎)



游泳真的能讓孩子突破遺傳身高嗎?


網友們的親身體驗各不相同。


有的認為游泳真的能增高:

  • 視頻中的這位爸爸說:「觀察過游泳隊的孩子,和兒子長期一起訓練的同齡孩子個子都很高,基本都在1米85到1米9多,而他們的父母也是一般人標準。」
  • 其他網友:「我一直在游泳隊訓練,隊里有個男生,爸爸165,媽媽150多一點,他長到了185,後來還被選去廣東省隊了。」


而有的認為游泳並不能增高:

  • "我家孩子也常去游泳,身高沒什麼變化。"
  • "我和我朋友都是一米六九,我老婆163,他老婆159,我和我朋友的兒子都是六七歲開始練游泳,一直游到高中,現在我兒一米八,他兒一米六九。基因還是起決定作用。"
  • "身高遺傳基因占絕對,後天體育鍛鍊改變絕對是誤傳,少之又少。"



游泳確實會有助於長高。

奧運冠軍葉詩文啟蒙教練魏巍曾說:"根據我20多年的游泳執教印象,長期堅持游泳訓練的孩子,身高普遍比同齡人要高,比不鍛鍊的同齡人高5公分是很正常的。"

這個說法比較中肯。


孩子的身高跟哪些因素相關


1、 遺傳基因

父母遺傳:老話說得好,媽媽高,高一窩,爸爸高,高一個。

隔代遺傳:父母都不高,但孩子長得高,很可能是隔代遺傳。

我有個朋友,父親163,母親158,她長到172,開始都覺得不可思議,後來才知,她的爺爺有175,這就是隔代遺傳吧。

還有一種說法叫"基因身高",就是說,孩子父母有高個子基因,但因為小時候,營養沒跟上,做繁重的體力活等原因,導致身高不高。這種父母的孩子有高個子基因,只要營養跟上,也能長得很高



2、 後天營養。

有個網友分享說:「我奶奶140左右,我爸那輩7個,平均150多,我是170,我幾個侄子比我小五六歲都在175左右,更小的侄子很多180。

大家都有個感覺:一代比一代高。

一項最新身高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人均身高比1980年長高了8厘米,男性平均身高1米74,女性平均身高1米63。

這種變化,得益於攝入了充足的營養。

要想孩子長得高,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奶製品、雞蛋、魚類、貝類、豆腐及豆類。這些食物里含鈣豐富,而且有著豐富的營養。



3、 後天鍛鍊。

除了舉重以外,大多數運動項目都有助於長高,如游泳、跑步、打籃球,這些運動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肺活量,又可以增強骨骼發育,讓孩子有一副強健的體魄和好身材,還能增強免疫力少生病,真是好處多多。


4、 優質睡眠。

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是從晚上10點半到半夜2點。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很重要。



5、 按摩大椎穴。

有個學中醫的媽媽告訴我說,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可以每天按揉孩子的大椎穴。大椎穴的具體位置在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通過按摩這個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骼發育。

我這個朋友1米68,她老公1米6多一點,她家兒子上小學時在班上一直偏矮,她從兒子六年級起每天給兒子按摩,兒子進入青春期後個子開始猛長,高一的時候就躥到1米8了。


6、基因突變。

如果孩子父母不高,而孩子特別高,也有可能是得了基因病

一阿姨,兩口子身高都不到1米6,但他們家兒子居然長到接近2米,現在他們兒子快40歲了,連樓都不能下了,後來才知道是得了基因病。

所以,如果孩子的身高特別異常,父母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



7、克氏綜合徵。

有克氏綜合徵的男孩,一般都長得很高,會比父母高很多,鬍鬚少,皮膚好,顯年輕,但是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生育能力低下,或沒有生育能力。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是高個子,以後不論是求職,還是找對象,都會占很大優勢。但若孩子身高異常,不論是長得過快過高,還是過慢過矮,父母都要引起重視,必要的時候,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檢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