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務暖民心——秀嶼區法院著力構建集約高效便民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二)

海峽導報大莆田 發佈 2020-06-18T04:07:33+00:00

近日,秀嶼區法院埭頭法庭通過「福建移動微法院」小程序成功地調解了一起跨國撫養權糾紛案件,使遠在千里之外的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化解了紛爭,為孩子創造了健康的成長環境。

升級換代 智能化辦案

近日,秀嶼區法院埭頭法庭通過「福建移動微法院」小程序成功地調解了一起跨國撫養權糾紛案件,使遠在千里之外的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化解了紛爭,為孩子創造了健康的成長環境。

據悉,原告關某與被告曾某原系夫妻關係,2010年生育一女。2018年2月,雙方協議離婚,約定女兒由父親曾某撫養。後男方前往新加坡務工,實際上女孩跟隨祖父母生活。2019年9月,女孩多次通過微信向母親關某表示「不想在老家生活」「我不想去上學」,強烈要求跟母親生活。關某關心女兒的健康成長,遂提起訴訟,要求變更撫養權。

在了解當事人情況後,法官立即與雙方當事人先進行了電話溝通。鑒於當前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身在新加坡的被告曾某表示無法到達庭審現場。為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訴訟服務有序便捷進行,法官向雙方說明並推薦雙方使用「福建移動微法院」小程序,以便被告曾某遠程參與本案的訴訟活動。雙方當事人同意通過「福建移動微法院」進行調解。隨後,法官對雙方當事人的提出需求耐心釋法勸解。上月底,法官通過遠程視頻,確認被告身份後,雙方當事人對子女的撫養問題達成一致調解意見,並認真核對調解筆錄,確認無誤後,在線簽署了本案的調解筆錄。

「福建移動微法院」的應用,促進當事人打官司從「讓當事人跑」向「讓數據跑」轉變,可讓群眾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近年來,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秀嶼區法院引進了一批智能化設備,開通了訴訟風險提示、文書智能生成、自助查閱電子卷宗等自助服務功能;深度應用網上法院、微法院跨域立案、移動微法院、網上調解等服務系統,將訴訟服務中心升級換代,實現了系統化、信息化、智慧化。

針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秀嶼法院還全面啟用了網上辦公辦案系統,做到了「訴訟不掉線」,保障了訴訟服務的正常開展,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

戰疫期間,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及時發布通告,引導群眾在網上法院、「福建移動微法院」、微信等信息化平台開展訴訟活動,暢通12368熱線電話,及時處理群眾來電需求,做到了「群眾需求不漠視、訴訟服務不缺位、公平正義不缺席」。

「現在去法院辦理業務都很便捷,很多環節都可以自助辦理,辦事效率很高。」常到秀嶼區法院辦理業務的律師徐志煌告訴記者,通過「福建移動微法院」就能直接立案、繳費,還可以跨域立案,省去很多麻煩。

今年1月至5月,該院已處理各項平台網上預約立案673件。其中律師服務平台1件,移動微法院352件,微法院跨域立案7件,自助服務端265件,網上訴訟服務中心48件。

多元調解 審判大提速

近日,秀嶼區法院訴裁調解中心成功調解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化解了當事人20年的借款矛盾。

吳某與潘某系朋友關係,2000年6月潘某以經營生意需要資金周轉向吳某借款人民幣9000元,雙方約定利息2分計息,該事實由潘某出具借條一份可以證實。至今,本息暫計52200元。之後,吳某多次向潘某催討,潘某卻以各種理由拖延拒付。吳某為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訴至秀嶼區法院。

知悉當事人情況後,秀嶼區法院迅速將這起糾紛轉入訴調對接中心進行調解,立案庭調解員立即與雙方當事人進行電話溝通,但多次撥打潘某電話,均無人接聽。之後,經辦法官和調解員一同走訪潘某所在的村委會,了解潘某情況,並走訪至潘某家中。經過和潘某詳細地溝通,潘某同意與吳某調解。調解員與雙方當事人約定時間到秀嶼區法院進行調解。當天,雙方來院後簽訂了調解筆錄,確定了調解方案,分兩期還清款項。潘某當場付2萬元現金給吳某,至此,此案化解於訴前。

老百姓到法院來打官司,最關心的是如何讓糾紛更好更快地解決?為此,秀嶼區法院探索訴源治理新機制,推行「多元調解+速裁」工作模式,對進入法院的民事糾紛進行準確辨別、精準分流,實現簡案快調快審、繁案精審精判,讓審判資源高效運轉。

「將矛盾糾紛在訴前化解,既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也從一定程度緩解了法官的辦案壓力。」鄭俊傑說,該院將多元調解與速裁進行無縫銜接,對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雙方當事人爭議不大的民間借貸、買賣合同、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簡易民商事案件,先進行訴前調解,調成的案件當事人可以選擇自動履行或申請司法確認,調不成的案件及時轉入速裁程序快速審理,對不宜速裁的案件則立即轉到審判庭進行精細化審理。

據統計,今年,秀嶼區法院在訴前成功調解案件56件,共速裁結案310件,逐步形成了「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斷後」的新型解紛模式。

來源:湄洲日報

001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