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攤販有了「家」晉江12個便民服務點折射民生溫度

福建閩南網 發佈 2020-06-16T19:11:56+00:00

從2018年8月開始,本著「為民管城、服務為先、屬地管理、疏堵結合」的原則,晉江市城市管理局先後在青陽青新社區等區域規劃設置12個便民服務點,讓街頭流動攤販有了「家」。

「過段時間,我要把老婆和娃都接過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昨日,晉江青陽青新社區的便民服務點,來自重慶豐都的攤主老藺忙得滿頭大汗。自從去年在便民服務點擺攤,老藺就謀劃著一家人要在晉江這座城市紮根。

從2018年8月開始,本著「為民管城、服務為先、屬地管理、疏堵結合」的原則,晉江市城市管理局先後在青陽青新社區等區域規劃設置12個便民服務點,讓街頭流動攤販有了「家」。

在青陽青新社區便民服務點,居民選購生活用品

堵疏結合:

設置12個便民服務點

每天一大早,青陽青新社區的便民服務點就熱鬧起來,一字排開的紅色帳篷里,經營蔬菜、食雜、小商品的攤販陸續進場,開始張羅一天的生意。

此前,這裡是自發形成的「馬路市場」,一條狹長的小巷,聚集著近百個流動攤販,當地居民對此頗有怨言。

「引攤入市,疏堵結合,這裡的環境和交通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晉江市城市管理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此舉讓流動攤販在繁華城市裡有了立足之地。

按照這一思路,晉江還在溝頭社區、竹樹下社區、王厝社區等人口集中區域規劃11個便民服務點。同時,在世紀公園、晉陽湖廣場、迎賓廣場等市政公共場地的便民服務點設置售賣亭。這些統一風格的售賣亭,成了市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晉江對12個便民服務點實行「五統一」:統一規劃定位、統一經營設備、統一攤點設置、統一經營時間、統一垃圾存放。同時,攤位「門前三包」,並接受市場監管部門管理。

此外,晉江還出台便民服務點管理辦法,以及日常監管及退出機制。按照考評辦法,每年度每個商戶有12分,每違反一次扣除相應分值。年度扣分達到或超過12分的,將被責令停業整頓7天,經參加市容管理培訓考試合格後予以恢複分數。對於嚴重違反管理規定屢教不改者,將取締其經營資格,強制責令退市。

便民利民:

因勢利導服務民生

西園賴厝社區的便民服務點設置了20多個攤位,並配套水、電、排污等設施,攤販們各自有序經營。「這裡本來是一條土路,每逢雨天就到處積水。」賴厝社區相關負責人說,如今路面進行了硬化,整體環境有了顯著提升。

「有了這個攤位,做生意就有個樣子。」攤主駱小碧說,用黃色油漆劃出3平方米的攤位,讓她能更安心地經營,這是她一家收入的主要來源。

便民服務點不僅疏導攤販,更滿足了周邊市民的民生需求,解決了衛生、就業等一系列問題。

青新社區居民莊阿婆點讚道,現在整條路都顯得乾淨整齊多了。更重要的是,隨著規範化管理,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很大方便,一些日常用品、副食品等在這裡都可以買到。

除了固定的便民服務點外,晉江還在節假日期間設置臨時便民服務點。比如春節期間,晉江市城市管理局青陽中隊在不影響市容和交通的前提下,在市區福隆小區和帝豪廣場旁設置年貨臨時銷售點,方便市民就近購置年貨。

「抓好小民生,贏得大民心。」晉江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便民服務點體現了一種新的城市管理和服務理念,折射了政府部門的人文關懷,讓城市管理多一點溫度。

(記者_胡志法 秦越 實習生_施冠群 文圖)

來源:晉江經濟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