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聽聽寶寶的建議,如果寶寶犯錯誤,家長不要講道理去解決

懶媽媽的育兒經 發佈 2020-06-16T12:19:46+00:00

孩子的問題,很多問題也不是每一個成人都能夠解答的,即便是成人能給出科學的解釋,孩子也未必就能理解。當孩子問得沒完沒了時,可以這樣答覆他:「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也許目前這世界上沒人知道,也許你長大後會知道,那麼,你將會成為第一個發現這個答案的人。

給寶寶一個「合理的解釋」

孩子的很多「為什麼」並不是真的追究背後的道理,更多的時候只是為了從大人那裡得到一個說法,表現了對某一個問題的濃厚興趣。

孩子的問題,很多問題也不是每一個成人都能夠解答的,即便是成人能給出科學的解釋,孩子也未必就能理解。

家長在試圖給出孩子答案的時候要思考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能不能夠真正的接受。

家長對於孩子的提問,不要不懂裝懂,給孩子錯誤的知識,讓孩子形成錯誤的認知。

和寶寶一起找答案

對於自己不知道的問題對孩子不要欺騙,不敷衍,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不但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望,還可以教他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更能加深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為寶寶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積極性感染和帶動寶寶。和寶寶一起發現並分享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現象,一起尋找問題的答案。

當孩子問得沒完沒了時,可以這樣答覆他:「你問的問題我不知道,也許目前這世界上沒人知道,也許你長大後會知道,那麼,你將會成為第一個發現這個答案的人。」

鼓勵想像而不是解釋道理

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自己探索問題的答案。4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即使家長知道答案,也不必急著告訴孩子。

可以啟發孩子自己去思考,進一步引導孩子去探索,可以通過拍照和畫圖等方式記錄、積累有趣的探索與發現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孩子繼續思考,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問題的答案。

有的家長解答過於詳細,不需要孩子去思考,不需要孩子去嘗試,不需要孩子去探究,那麼,孩子也就失去了思考、嘗試、探索、發現的興趣,抑制了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和創造慾望,這不是最好的方法。

而且這一時期的寶寶會對世界萬象有很多基於自己經驗的解釋,因此,換一種思路,讓寶寶說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釋,這比給出一個科學的答案更重要。

多問孩子幾個為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鼓勵幼兒根據觀察或發現提出值得繼續探究的問題,善於給孩子提出適合其心理發展水平且能激發幼兒興趣的問題。

例如,春天是什麼樣子的?燒水壺為什麼會有熱氣。孩子常常會從成人的問題中受到啟發,產生聯想。

家長的發問又會成為激發幼兒好奇心的「動力」,通過互相提問,更能激發孩子的求知慾,開拓孩子的思路,加深孩子對問題的理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