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怎麼緩解?乘車碼、隨申碼、地鐵碼「三碼整合」何時落地?……你最關注的交通問題,答案來了

上海交通廣播 發佈 2021-09-30T11:22:04+00:00

上海交通廣播30周年「城市治理軟實力「特別策劃迎來第四期:今年以來上海交通建設、設施改造等都有哪些重要的項目實施?「一鍵叫車」如何更好的大面積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上海的乘車碼、隨申碼、地鐵碼,「三碼整合」什麼時候可以真正落地?

上海交通廣播30周年「城市治理軟實力「特別策劃迎來第四期:今年以來上海交通建設、設施改造等都有哪些重要的項目實施?「一鍵叫車」如何更好的大面積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上海的乘車碼、隨申碼、地鐵碼,「三碼整合」什麼時候可以真正落地?我們特別邀請了市交通委副主任、市道路運輸局局長劉斌、市道路運輸局設施運行監督管理處處長朱華勇、市交通委科技信息處 俞婷莉 三位嘉賓做客《有請發言人》節目,為大家帶來權威解答。

今年以來上海交通建設、設施改造等都有哪些重要的項目實施

具體項目情況如下:

一是對外交通。滬東中華長興二期、G320松江段附屬工程已開工。續建項目中,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平申線航道等項目按計劃建設;大蘆線航道整治工程航塘公路橋建成通車;省界斷頭路復興路、勝利路、朱呂公路通車。

二是軌道交通。已開工5項(13號線西延伸,嘉閔線、2號線西延伸、17號線西延伸、18號線二期)。14號線、18號線一期工程(御橋站-長江南路站)全面進入裝修安裝、道路復位、驗收取證階段,開始列車試運行。崇明線一期、機場聯絡線、世博文化公園地下空間預留工程等項目有序推進。

三是市域交通。楊高路改建工程、漕寶路快速化已開工, S7公路、北橫通道西段已建成通車;江浦路隧道主線瀝青攤鋪、裝飾工程和機電安裝工程已完成,正在實施浦東、浦西接線道路;區區對接道路陸翔路-祁連山路、臨洮路跨吳淞江橋樑、金玉路跨油墩港3條已打通。有序推進北橫通道東段、銀都路越江、武寧路快速路、龍水南路等項目建設。

接下來將重點推進浦東機場四期等浦東現代化建設引領區內項目規劃建設;推進G320(G60-金山大橋)年內建成通車;推進軌道交通14號線和18號線一期(長江南路-御橋)列車年內建成;計劃崧澤大道西延伸、區區對接景洪路、景東路等項目年內建成通車。

近年來上海的道路擁堵程度應該說有了很大緩解,在推進道路智慧化建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方面,上海交通主管部門採取了哪些手段措施?

從2018年起,「推進50處道路交通擁堵點改善」連續三年被列入了年度市府實事項目。由市交通委牽頭,在市、區相關職能部門的多方協作配合下,持續破解道路交通上的堵點難點問題,通過工程改造、科學管理,累計完成道路交通緩擁堵項目313個。評估顯示,改造後路段與交叉口機動車的通行能力平均提高6%,交叉口排隊長度平均減少10%,交叉口的延誤平均降低8%,有效提高了路網通行能力,維護交通有序通暢。

2021年,市交通管理部門在總結歷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由點及面,從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研究制定不同區域的擁堵改善措施,將以完善地面交叉口標誌標線、渠化交叉口進口車道為主的項目類型拓展為路口渠化、路段改造、公交港灣式車站改造、可變車道設置、標誌標線完善等五大類改善項目。今年計劃完成110個緩擁堵項目,著力推動實施可變車道改造項目,此類項目改善效果較為明顯,實施後的路段服務水平可以提升兩個等級,服務能力可以提高50%左右。同時,在2021的項目上做到中心城區與郊區(特別是五個新城區域)的平衡分布,其中將對位於嘉定新城內的滬宜公路沿線9個擁堵節點進行改善,涵蓋增加待行區、路口渠化、公交港灣式車站等多個類型,在交通出行上助力五個新城的建設發展。

網友反應,一鍵叫車在少部分地方使用不錯,但還不夠,如何更好的大面積推廣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今年6月,上海市統一平台「申程出行一鍵叫車」服務進社區啟動試點,全市首批100台具備刷臉叫車功能的「一鍵叫車智慧屏」全部完成調試並啟用,點位覆蓋全市11個區、22個街鎮及單位組織,比如普陀區的曹楊新村街道,徐匯區的徐家匯街道,虹口區的北外灘街道等。其中有約65%的點位為居民住宅區門口,其餘的為社區事務受理中心、長者食堂這些老年人去的比較多的公共服務窗口,有效的滿足了全市各年齡群體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後續還將持續優化完善「一鍵叫車」服務功能,並探索將「一鍵叫車」服務拓展到醫院、社區衛生中心等老年人常去的區域和更多有需求的街道和社區,更好的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最近聽眾一直提問交通廣播,上海的乘車碼、隨申碼、地鐵碼,上海啟動「三碼整合」什麼時候可以真正落地?

這項工作初步計劃在明年年底左右全面完成改造,屆時將實現隨申碼、公交乘車碼在本市公交、地鐵、輪渡等領域的一碼通行(通過一碼換乘的,還可實現換乘優惠)。由於工作涉及部分線路的閘機、通訊網絡的改造,改造周期相對較長,因此分兩個步驟有序實施:一是計劃於今年國慶前後實現「隨申碼」在市內部分地面公交、輪渡線路的試點應用,於年底在地面公交、輪渡線路全面應用;二是力爭於今年年底,通過白名單邀請的形式,實現公交乘車碼、「隨申碼」在9條具備實時通信條件的地鐵線路及磁懸浮 「兩進兩出」閘機開展試點(試點期間由於尚未全線上線,為此暫不實行換乘優惠)。

聽眾經常抱怨上海停車難的問題,交通主管部門會如何利用智慧化等手段,一定程度優化上海的停車環境和條件?

從2020年開始,我們就會同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區政府,聚焦老舊小區和醫院在特定時段的停車矛盾,開展了停車難綜合治理民心工程,計劃通過「外部規劃新建、周邊資源共享、內部挖潛增建」等路徑,到2022年,累計推進創建100個停車治理先行項目,開工建設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通過跟蹤評估總結,探索有效治理措施,建立長效推進實施機制。同時,深化建設「上海停車」APP,進一步擴大「錯峰共享、停車繳費、停車預約」等服務功能的覆蓋範圍,計劃年內覆蓋提供15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的電子支付功能和100個停車共享項目的電子簽約功能,爭取實現30家醫院的停車預約服務。我們還在試點建設智慧停車場(庫)和智慧道路停車場,引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建管並舉,守正創新,努力讓市民方便停、放心停,緩解停車矛盾,疏解停車焦慮。

記者:任 重、唐曉婷

編輯:潔 羽

監製:小 樂

審核:胡 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