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必要跟我姓」,25歲寶媽的三大理由,得到了全家人的贊同

回憶的沙漏k 發佈 2020-06-16T08:26:34+00:00

孩子出生之後是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這個話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有爭議,尤其是前一陣獨立女性代表papi醬因為孩子沒跟自己姓,被網友指責。

孩子出生之後是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這個話題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有爭議,尤其是前一陣獨立女性代表papi醬因為孩子沒跟自己姓,被網友指責。

如今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希望自己不被歧視,得到和男性一樣的權利,這些權力除了在工作方面,在生活中也一樣,很多人把姓氏權也當成一種權力去爭取,而且認為一個女性如果足夠的獨立自主,不依靠男人,那麼孩子沒必要跟男人的姓。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孩子一直都是跟父姓的,甚至女姓都沒有自己的名字,只能從夫姓,而如今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孩子的姓跟誰的姓都可以,女姓嫁人以後也不用改姓,這其實是文明的進步,畢竟崇尚自由平等的外國女姓嫁人之後都要從夫姓。

正因為平等,很多人順其自然孩子就跟了孩子爸爸的姓,中國人重視傳承,姓氏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傳承。到了現代社會,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有的是男主外,有的是女主外,一個家庭的話語權通常是由家庭地位決定,而家庭地位由經濟地位決定,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所以在papi醬決定孩子跟爸爸姓的時候,有一些人就覺得papi醬這麼能賺錢,孩子怎麼能和爸爸姓呢?

其實孩子跟誰的姓,是一個比較私人的關係,孩子可以和媽媽姓也可以和爸爸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

「孩子沒必要跟我姓」,看看高情商媽媽怎麼說

小玲今年25歲,生完娃之後沒多久就出去工作了,小玲家庭條件不錯,媽媽是做生意的,在南方給小玲買了很多房子,但小玲比較獨立。丈夫是大學同學,是單親家庭,家庭條件不是太好,家裡有爸爸和爺爺。

剛開始小玲和丈夫在一起,小玲媽媽是不同意的,從大學到畢業兩個人感情一直都很好,最後小玲媽媽也妥協了,結婚過了一年小玲就有了娃,生完孩子之後一家人都很高興,但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卻犯了難。

小玲媽希望孩子能跟小玲姓,等將來生二胎的時候再和爸爸的姓,畢竟結婚之後房子車子都是小玲這邊買的,自己就她這麼一個女兒,可這樣的訴求被小玲拒絕了。

小玲是給的理由是這樣的,第一如果將來生二胎,要怎麼解釋他不和弟弟妹妹一個姓呢?孩子上學的話會不會被認為是離異家庭呢?第二不想孩子認為家裡誰賺錢多,誰權力就大,這也一樣是不平等,而且丈夫的爺爺和爸爸都很在意孩子的姓,沒必要在這個上面影響家庭關係。

最後是自己的姓實在不好寫,小玲姓瞿,這個姓又容易被叫錯還容易被寫錯,小玲小的時候也是吃了不少的虧。聽完小玲擲地有聲的理由之後,小玲媽也放棄了這個想法。全家人都贊同小玲的說法,以後不會再提孩子改姓的問題了。

其實孩子跟誰的姓,對於夫妻兩人而言,真的沒必要考慮旁人怎麼說,而是應該從自己,孩子,家庭的角度考慮到底有沒有必要這麼做,所謂的權力並不需要體現在姓氏權上面。孟非曾經提及姓氏權,他表示愛姓什麼姓什麼,他本身作為父親不是很介意。

孩子跟誰姓,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1.姓氏是否便利

姓名其實就是一個代號,是為了生活更方便,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百家姓氏,有的姓筆畫多,很多人都不認識,這可能會給孩子未來生活帶來很多的麻煩。曾經看一個博主,她丈夫是外國人,孩子在國內跟自己姓,國外跟丈夫姓,因為如果孩子在國外也跟自己姓,自己的姓在外國人口中非常難讀,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誤會,這其實就是為孩子考慮。

2. 是否會影響家庭關係

很多長輩非常在意孩子跟誰姓,如果因為孩子姓氏問題讓長輩和自己有了隔閡,甚至影響了家庭關係,這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畢竟一個姓氏並不能代表什麼。

3. 是否會給孩子帶來煩惱

當孩子上學的時候,姓名是很頻繁的出現的,如果因為跟媽媽姓,孩子被誤會成單親家庭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校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