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夷山,感受「綠色」氣息

大南平 發佈 2020-06-14T01:14:34+00:00

武夷山,2018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33,主要流域水質長年保持Ⅰ-Ⅱ類,森林覆蓋率80.46%,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93.67%…

[來源:閩北日報 |


武夷山,2018年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2.33,主要流域水質長年保持Ⅰ-Ⅱ類,森林覆蓋率80.46%,生態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93.67%……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保護成果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不久前,許多人的朋友圈被雲霧繚繞的大王、玉女峰刷屏,九曲溪上竹筏緩緩行進,水面上騰起的水霧接連山間漂浮著的雲霧,不禁讓人感嘆:真是人間仙境!

提升生態「顏值」

「綠色」融入生活

孟夏時節,行走武夷,遍地是綠,放眼皆景。「這裡的環境,真是太好了!」無論是初次來到武夷山的遊客,還是長期生活在這裡的百姓,對武夷山的生態環境,他們從不吝嗇誇讚的言語。

倡導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呈現與綻放武夷山生態之美。城區附近,污水處理廠也變身為一座景觀公園。徽派圍牆內美人蕉、再力花、花葉蘆荻等植物鬱鬱蔥蔥,出水渠中,上百條大小錦鯉暢遊……「生活污水經前期處理,再進入人工濕地進行生態凈化處理,排出來的水,清澈見底。」武夷山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建生坦言,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相比傳統工藝,電耗能同比可減少50%左右,但廠區建設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如何選擇,這直接考驗著執政者的智慧。

為城市發展留空間,選與武夷山城市最相得益彰的方式。該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廠自2007年起持續良好運行,不僅處理了污水,還使排放的水質更為潔凈,極大程度保護了區域內生態環境。「現在這裡,還是高校環境教育基地,是公眾了解環保工作的窗口。」彭建生說,每年廠區里都舉辦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公益類活動多場。

從過去,至今日。綠色,始終是這座城市最優的考量,亦是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經營的人們銘記於心的追求。特別是近年來,武夷山積極開展低碳旅遊文化體驗,舉辦「零碳」茶博會,認證低碳酒店、景區、商戶和用戶等活動。一批低碳飯店、酒店、景區、商戶在武夷山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專門針對遊客開展的低碳旅遊體驗活動連續實施兩年,首片低碳積分森林落戶高鐵北站……「綠」,成為武夷山城市標籤與武夷山人生活方式。

平衡保護髮展

「綠色」融入產業

1999年,武夷山申遺成功,成為全國僅有四處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從那時起,武夷山市既享受著「雙世遺」帶來的紅利,又背負著「雙世遺」帶來的壓力。

「武夷山轄區總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的就超過1300平方公里,是全省縣級市劃入面積占比最大的。」武夷山生態環境局局長王繼文倍感壓力。

對此,武夷山給出了答案:尋求保護與發展平衡點,將「綠色」融入產業發展。旅遊產業、以茶為主的現代農業、健康養生產業、文創會展產業四大主導產業,驅動體育賽事、現代物流、生物製藥三大新興產業,武夷山通過構建「4+3」綠色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把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

坐落於武夷山下梅古民居的飲閒堂,是遊客了解武夷山茶和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從茶山,了解和感受茶園的生態自然環境,如何識別茶樹品種等,到茶廠,體驗岩茶傳統製作工藝,再到文化館體驗厚重岩茶文化,飲閒堂結合茶、文、旅,挖掘開拓了茶體驗之旅新業態。「若不是武夷山悠久的茶文化和絕好的生態環境,新旅遊業態的落戶終是空中樓閣。」飲閒堂經理張建英毫不隱晦。

同樣受益於好生態環境,繼而嘗到了美好生活甜頭的,還有武夷山當地的茶農、村民。「生態環境好才能產好茶,這不僅是村民致富的原因,更是我們的福祉。」茗川世府合作社理事長黃正華告知,黃村村地處九曲溪上游,去年特意尋茶而來的遊客高達數萬人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夷山市從事以茶為主的現代綠色農業、旅遊、文化創意等相關產業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七成以上。茶葉、蔬菜、白蓮、大米等成為武夷山特色綠色農業產業,綠色+文化旅遊、綠色+健康養生、綠色+休閒度假等新興產業格局已初具規模。

創新釋放動能 「綠色」引領未來

誠如常言:保護與發展從來不是非此即彼、不可調和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麼,武夷山如何在保護中,釋放生態價值、資源帶來的發展動能?

2016年機遇降臨,武夷山市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作為我省僅有的2個試點之一,積極探索制定體現山區特色的生態系統價值核算指標體系與技術規範,構建以山區生態系統為核心、以生態產品流轉為重點的「山區樣板」。

「建立帳戶、劃分指標、核算價值、運用調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士、專家組成核算、顧問團隊作為技術支撐,前後有上百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其中。」王繼文說,試點「一子落,滿盤活」,2018年10月,武夷山市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項目成果經專家組評審並通過驗收。自那之後,綠水青山有了「價值標籤」,武夷山的山、水、林、田等資源,有了它的價值體現。

今年,武夷山市還大力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出台《武夷山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實施方案》,致力在已有實踐成果成效的基礎上,探索一條綠水青山高效轉為金山銀山的新路徑。

我們看到,在自然生態、歷史文化資源皆好的五夫鎮,正通過「生態銀行」建設試點,逐步實現資源變資產、變資本。「通過『生態銀行』平台,將碎片化、分散化的資源進行系統收儲、整合、優化,實現資源轉化、資源整合、資源提升、資源市場化運作。」武夷山市「生態銀行」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欽明介紹,按照南平市探索「生態銀行」試點目標要求,通過激活鄉村沉睡資源,實現生態保護、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三者共贏。

探索無謂開始,但卻從未止步。我們發現,無論是生態系統價值核算、「生態銀行」試點,還是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等等,武夷山始終堅持在先行先試中搶抓機遇,在創新工作機制中獲取動能。

生態是閩北最大的特色,綠色是武夷山最亮眼的一抹色彩,在武夷山人精心守護著的這片「綠色凈土」,你能感受最清新的「綠色」氣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