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派陳平和周勃去殺妹夫樊噲,是老糊塗了嗎?

宋安之 發佈 2020-05-19T05:41:32+00:00

漢高祖十二年四月,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崩於長樂宮,而劉邦在臨死之前,曾秘密派陳平帶著周勃要殺掉樊噲。那麼樊噲是何許人也呢,竟然讓快要駕崩的劉邦特別對待,專門派人去除掉呢?


漢高祖十二年四月(公元前195年6月),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崩於長樂宮,而劉邦在臨死之前,曾秘密派陳平帶著周勃要殺掉樊噲。


那麼樊噲是何許人也呢,竟然讓快要駕崩的劉邦特別對待,專門派人去除掉呢?


樊噲有兩重身份,第一重身份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他是劉邦的老鄉,為賣狗肉出身。劉邦起事以後隨其是南征北戰,曾在鴻門宴時出面救過劉邦,開國以後跟隨劉邦先後平定了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叛亂,可以說是劉邦麾下有名的猛將。


樊噲的第二重身份就更驚人了,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妹夫,娶了呂后的妹妹呂嬃,可以說是標準的皇親國戚。


身為開國功臣外加皇親國戚,樊噲這個身份,在當時可是相當的位高權重,也曾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之一。


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殺他呢?


按照史書記載,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以後,舊傷復發,好不容易回到長安,燕王盧綰又開始造反了,劉邦實在沒辦法御駕親征了,於是派樊噲以相國身份領兵征討。


在這個劉邦病重之際,有人「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大意是有人進讒言,說樊噲現在是呂后的人,所以就等著劉邦死後,要殺死呂后的眼中釘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母子。


病中的劉邦聽到以後大怒,派陳平悄悄地帶著周勃去軍中,以陳平個人名義傳詔,意思慰問什麼的,使樊噲放鬆警惕,然後將其斬殺,以周勃代之統領軍隊。


陳平也是個人精,身為漢高祖劉邦身邊僅次於張良的謀士,他尋思著劉邦快要駕崩了,到時候肯定是呂后掌握大權,自己要是真的將樊噲殺死,呂后上台以後,自己肯定要被收拾。


所以陳平跟周勃商量了一番,達成共識,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法,那便是只是將樊噲逮捕,以周勃代之統領軍隊,帶回長安讓劉邦自己處置。其實就是賭這個時間差,賭劉邦死在他返京的過程之中。就算沒死,真帶回京城,說道自己是替劉邦考慮,害怕他將來後悔殺樊噲,如果劉邦還是堅持要殺樊噲,自己也是仁至義盡了。


陳平一路上是故意拖延時間,最終劉邦沒有等到陳平帶樊噲回京,便是一命嗚呼。樊噲的性命保住了,陳平也因為這個折中方法保全了自己,使呂后沒有清算他。


通過以上來看,漢高祖劉邦似乎的確老糊塗了,有人進讒言,沒有多想,就急匆匆的做出殺了妹夫樊噲的決定,要知道樊噲不只是他妹夫,還為西漢開國立下赫赫戰功,更是曾經在鴻門宴下救過他。


但其實仔細結合當時歷史來看,劉邦並非老糊塗了,而是這個讒言的出現相當於一個契機,使他下定了決心,要力保戚夫人母子,不說除掉呂后,最起碼要大力削除呂后的勢力,要製造一個平衡局面,而殺樊噲就是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但劉邦並沒有來得及進行下一步,就一命嗚呼了,所以留下了呂后一家獨大的局面。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還要從劉邦很寵戚夫人,並且欲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說起。


話說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對於年老色衰的呂后是越來越沒有胃口,轉而對年輕貌美的戚夫人是寵的不得了,甚至愛屋及烏的想要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廢掉與呂后所生的嫡長子劉盈太子之位。


雖然史書記載這場廢立風波,是隨著呂后請教張良以後,請出了隱世高人商山四皓,讓他們輔佐太子劉盈,使劉邦認為太子劉盈羽翼漸豐,所以不得不取消廢劉盈太子之位的想法。


但真實的歷史其實沒有那麼簡單,西漢開國過程中,呂后出力甚多,支持她的大臣其實不少,呂氏外戚也擁有一定的權力,所以劉邦欲換太子不只是很多支持嫡長子繼承制的大臣反對,更是有著呂氏集團的反對,所以看似平靜的朝局之下,其實已經是暗潮湧動,隨時一觸即發了。


如果劉邦真的立戚夫人之子如意為太子,那麼呂氏集團肯定不答應,呂后肯定會與其魚死網破的,因為如意成為太子,以戚夫人的性子,將來呂后和劉盈肯定沒有活路可言。


而張良出的這招,其實是在隱晦表明自己是支持太子劉盈的態度,更是給劉邦找了一個台階下,知道當時因為改換太子之事已是僵持不下,而晚年的劉邦處於平衡朝局的考慮,自然順勢以商山四皓出山,自己尊重人才的原因,放棄了改換太子之意。


而劉邦選擇了呂后和太子劉盈,那麼意味著戚夫人母子的不安全,性情仁厚的劉盈還好說,但是強勢狠辣的呂后就不好說了,說她不報復戚夫人是不可能的。


所以劉邦也做了保護戚夫人母子的措施,諸如派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


周昌是個直言不諱的直臣,曾經反對劉邦想要廢太子劉盈,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打算,使得呂后都為之感激,所以劉邦特意派他去擔任趙相,以保護趙王如意,而後來雖然趙王如意被呂后毒死,但周昌也確確實實盡心盡力的保護了趙王如意,直到呂后將他調回京城以後,才找機會將趙王如意召喚到京城,再將其害死。


我們再回到劉邦聽信讒言,要殺死樊噲的那一刻,其實心思縝密的劉邦,在那一刻應該是想的更為透徹,或者說不再猶豫不決。畢竟之前劉邦就因為忌憚呂氏集團,為了朝局穩定,而不再改立太子,所以晚年的他,也不願掀起一場腥風血雨,沒有為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母子安全徹底的高枕無憂,而對呂氏集團進行清洗,只是進行了一定防護措施,或是猶豫不決,或是認為情況沒自己想的那麼嚴重。


但此刻的他,更加明白雖然宅心仁厚的劉盈不會害戚夫人母子,但是呂后會啊,更何況呂后有著掌握兵權的樊噲這一大臂助,更容易掌握大權的,掌握了大權以後自然是為所欲為。劉盈即使想保戚夫人母子性命也保不了,事實證明後來劉盈的確想保護弟弟趙王如意,但防不勝防,還是被強勢的呂后找機會將趙王如意給毒死了。


所以劉邦為了戚夫人母子的徹底安全,開始安排後事了。不說殺死呂后,最起碼也要削弱呂后的勢力,使呂后沒實力掌握大權,將大權放於劉盈手中,或者說分散於劉盈、開國功臣、諸王、呂后等幾方手中,那麼呂后自然沒實力迫害戚夫人母子。


這樣一來,妹夫樊噲首當其衝,可以說是支持呂后的一個重要力量,畢竟他擁有兵權。所以劉邦打算以樊噲入手,清除這個呂后臂助,然後再清除其他呂氏集團大臣,以確保呂后掌握不了大權,自然迫害不了戚夫人母子,可惜劉邦命不久矣,雖然做出了清洗呂氏集團的決定,但是殺樊噲這第一步還沒有實施成功,便是一命嗚呼。


漢高祖劉邦死後,因為清除掉樊噲的計劃都沒有實施成功,所以呂后自然是掌握了大權,先後迫害死了趙王如意和戚夫人。


若是說晚年的劉邦糊塗嗎,在殺樊噲之事上,他絕不糊塗,但是在戚夫人母子身上,他是真的糊塗。


忽視了呂后的力量,非要過分寵愛戚夫人,並且將欲立趙王如意為太子,這對母子可不是呂后,沒有人支持,最後劉邦也沒有將趙王如意推至太子之位,等於變相將戚夫人母子變為呂后死敵,雖然做出了保護趙王如意的措施,但並沒有徹底將呂后這一最大隱患給解決,直到臨死才想要解決這一隱患,但為時已晚,最終劉盈登基以後,呂后對戚夫人母子展開瘋狂報復,想必九泉之下的劉邦也是追悔莫及吧。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讚關注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