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種植中常見的蟲害,以及預防辦法

半個農民 發佈 2020-05-07T14:51:04+00:00

成蟲體長5-7毫米,翅展13-15毫米,體黃褐色,觸角絲狀,前翅前緣有黑色短斜紋10餘條,翅中部有兩條褐色縱線紋,翅頂角突出並向下呈鐮刀狀彎曲,後翅暗灰色緣毛較長。

棗樹棗粘蟲

1、棗樹棗粘蟲的危害症狀

對於棗樹的花、葉子和果實來講,幼蟲的危害非常大。一般來講,當幼蟲蠶食葉片的時候,會將一片完整的樹葉變成一個小包,然後蜷縮在這個小包之內,再從裡面不停的打動和吃樹葉,最後就是咬斷花莖,然後使花蕾變黑和枯萎。幼蟲在危害果樹的時候,幼果一般會被咬的坑坑窪窪的,然後讓樹葉也變得脫落和不再黏貼。

2、棗樹棗粘蟲的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7毫米,翅展13-15毫米,體黃褐色,觸角絲狀,前翅前緣有黑色短斜紋10餘條,翅中部有兩條褐色縱線紋,翅頂角突出並向下呈鐮刀狀彎曲,後翅暗灰色緣毛較長。

卵扁橢圓形,長約0.6毫米,表面網狀紋。初產時透明、有閃光,兩天後變紅黃色,最後為橘紅色。

幼蟲初孵幼蟲頭部黑褐色,胸、腹部黃白色,逐漸呈黃綠色。老熟幼蟲體長15毫米左右,頭紅褐色,胸、腹部黃色、黃綠色或綠色。前胸背板紅褐色,分為2片,兩側與前足間各有紅褐色斑2個。腹部末節背面有「山」字形紅褐色斑紋。具臀櫛,臀櫛3-6根,以4-5根為多。胸足3對,褐色,腹足4對,臀足1對,近白色。

蛹長6-7毫米,紡錘形,初為綠色,後逐漸變為紅褐色。腹部各節前後緣各有1列齒狀突起,末端有8根端部彎曲的剛毛。蛹外披白色薄繭。

3、棗樹棗粘蟲的發生規律

棗粘蟲以蛹在枝幹皮縫內過冬,每年3代,4月中旬開始越冬蛹羽化為成蟲。5月上旬為羽化盛期並開始產卵,卵期約15天,4-5月間發生第一代幼蟲正值棗樹展葉期,幼蟲集中為害幼芽和嫩葉,吐絲將葉粘合在一起幼蟲居內為害,一頭幼蟲4-5天食壞一片葉,每頭幼蟲一生為害6-8片葉,大量粘葉在5月中下旬,幼蟲老熟後即在卷葉內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現第1代成蟲。

成蟲產卵在棗葉上,每雌產卵約60粒,多者130多粒,卵期約13天,成蟲日伏夜出,有趨光性。第2代幼蟲發生期在6月中旬,正值開花期,為害葉片、花蕾和幼果。第2代成蟲發生期在7月間,第3代幼蟲發生期在8~9月間,正值棗果著色期,危害葉片和果實。到10月份老鼠爬到樹皮縫內結繭在蛹內過冬。乾旱年份危害嚴重。

4、棗樹棗粘蟲的生活習性

成蟲白天潛伏在棗葉背面或棗園內的其他植物上,夜間活動,對黑光燈趨性強。羽化後翌日即交尾,交尾後第二天開始產卵,卵多散產於棗葉正面中脈兩側,1片葉可有卵1-3粒。幼蟲假如對棗葉造成危害的時候,就會使棗樹的葉子都黏貼在一起,而且會使樹葉被吃空,留下網膜狀的樣子。

所以,一旦幼蟲對棗花有了威脅,就會咬斷花蕾,並且將葉絲也咬斷,但是卻不至於其脫落,然後再利用一些變色來使其果脫落和發黑。而且,幼蟲在侵害棗果的時候,不僅會咬破棗果的皮,還會將幼蟲卵停留在這些果肉的體內,使其變得發紅,無法吸收營養而脫落。

此外,由於風和雨水的作用,蟲卵還會繼續傳播,要麼在花苞內,要麼在果肉內,要麼在棗樹皮上,都會生長,然後長成蟲蛹。棗粘蟲的生長和發育都要被氣溫所掌控,一般來說,氣溫在二十五攝氏度左右,是最利於產生蟲卵的,但是,氣溫如果高於三十度上,那麼蟲卵就不會變得非常多,增長速度也會減慢。

5、棗樹棗粘蟲的防治方法

防治棗粘蟲應狠抓第一代幼蟲期的防治,因這一代發生較整齊,所以藥劑防治效果較好。同時,要搞好人工防治,以減少越冬基數。

5.1冬春刮樹皮,消滅越冬蛹。棗粘蟲越冬蛹以主幹粗皮裂縫內最多,因此,在冬、春兩季,刮掉樹上的所有翹皮並集中燒毀,可消滅棗樹皮下越冬蛹的80%-90%。主幹塗白,並用膠泥堵塞樹洞,均可消滅越冬蛹。

5.2束草殺蛹。在9月中下旬末代幼蟲化蛹前,在樹幹或大枝基部束草環,引誘末代幼蟲入草化蛹,翌春成蟲羽化前解下草環和貼在樹皮上的越冬蛹繭燒毀。

5.3誘殺成蟲。在成蟲發生期利用成蟲對黑光燈趨性強的特點用黑光燈誘殺成蟲。

5.4棗樹生長期開展生物防治。假如處於棗樹生長的時候,為了防止農藥對棗樹的侵害,都可以用赤眼蜂和生物農藥的方式來解決蟲害,這樣一來,既不會對棗樹造成影響,也可以使環境不受到污染。等到了棗粘蟲的卵期,還可以在釋放幾千隻的赤眼蜂,大大提高其寄生率。然後還可以用生物農藥的方式來有效消滅病菌,從而達到更好的防止災害的效果。也可用性誘劑誘捕法或迷向法進行防治。

5.5藥劑防治。做好蟲情測報,掌握各代卵孵化盛期,進行噴藥,選用殺卵、殺幼蟲效果好,不殺傷天敵、不污染環境、對人、畜、禽安全的25%滅幼脲3號等製劑(1500倍液)交替噴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速滅菊酯乳油1000倍液、30%氧樂氰菊乳油1000倍液每代噴洒1-2次,可有效的防治其危害。

棗樹棗實蠅

棗樹棗實蠅的發生規律

棗實蠅在吐魯番地區1年發生2~3代,世代重疊現象嚴重,以第2代晚熟幼蟲所化之蛹和第3代蛹在棗樹樹盤土壤內越冬。翌年5月中旬頭茬棗花約一半坐果時,越冬代成蟲開始羽化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最盛,7月初越冬代成蟲羽化完畢,羽化期長達48d之久。越冬代成蟲於6月中旬頭棚棗果初次膨大時開始產卵,棗果受害從6月中旬一直持續到1O月中旬。9月下旬絕大多數棗果採摘完畢時,老熟幼蟲開始脫離棗果入土化蛹越冬,至10月中旬結束。

棗樹棗實蠅的防除措施

針對棗實蠅在吐魯番地區的發生及危害特點,建議採取疫區封鎖與疫情除治相結合的整體防控思路,借鑑國外成熟的防治技術,因地制宜地利用各類防控技術手段。具體建議如下:

(1)加強檢疫。嚴禁疫區內生產的鮮棗果及苗木外運;建立健全產地、棗樹種植面積、棗果年產量、銷售流向的檔案登記,嚴防疫區內生產的棗果及苗木借外區域的名義外運。

(2)加強監測。通過布設紗網、懸掛黃板、測報燈、殺蟲燈、性誘劑和積溫預測等方法手段進行常年監測;在每年的5~9月棗實蠅成蟲羽化遷飛期、幼蟲期、蛹期開展3次棗實蠅專項調查工作,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剷除」。

(3)「斷棗」。挖除野生酸棗,清除村旁、路旁、渠旁、宅旁等「四旁」及面積在667m2以下零星栽植的棗樹;有條件的棗園,結合棗樹品種改良,實施全面嫁接改造及落花落果措施,在棗樹盛花期噴洒(實生園棗樹的使用濃度為3.5g/L,嫁接苗的使用濃度為2.6g/L),不讓棗樹開花結果,連續2~3年,切斷棗實蠅的食物源。

(4)壓低越冬蟲口基數。秋後及時清潔棗園,落果、蟲果集中起來深埋或燒毀;結合秋翻冬灌,用5%辛硫磷顆粒劑6~7g/m2或用40%辛硫磷乳油600倍液處理土壤,殺滅越冬蛹;零星發生地區可以在越冬代成蟲羽化前鋪設地膜,消滅越冬代成蟲。

(5)樹體噴藥。每年5月中下旬在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用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3000倍噴洒樹體,重點噴洒枝葉茂密結果較多的樹冠,噴藥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9~11時;從5月上旬開始至9月下旬,在成蟲活動產卵期,可用毒死蜱、馬拉硫磷、敵百蟲液,加入10%紅糖噴洒樹冠,誘殺成蟲,每隔15日噴1次,連續噴洒3~4次,蛀果率可控制在3%以下。

1、棗樹龜蠟蚧的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長2~3毫米,扁橢圓形,紫紅色,背部隆起覆白色蠟質介殼,表面有龜紋,觸角鞭狀,頭、胸、腹不明顯,足3對。雄成蟲體長約1.3毫米,翅展2.2毫米,翅透明,有明顯的兩個大主脈,觸角絲狀,蟲體棕褐色。卵橢圓形,長0.2毫米,初產時為橙黃色,近孵化前變為紫色。初孵若蟲扁平橢圓形,紅褐色,長約0.5毫米。在葉片固定1~2天後,體背出現兩列白色蠟點,過7~10天體背全部覆蠟。僅雄蟲在介殼下化蛹,蛹梭形、棕褐色。

2、棗樹龜蠟蚧的生活習性和發生規律

棗龜蠟蚧在正定縣1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多密集在1~2年生枝上。翌春隨樹液流動,雌成蟲開始恢復活動進行為害,用口針刺吸樹液。5月底6月初發育成熟開始產卵,卵產在母體介殼下面。每頭雌成蟲產卵2000粒左右,卵期20~30天。

6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6月下旬卵陸續孵化,初孵若蟲從介殼下爬出分散到葉片或嫩枝上吸食為害。7月上中旬為孵化盛期,7月底雌雄開始分化,8月上旬雄成蟲化蛹,蛹期20天左右,9月上旬雄成蟲羽化達到高峰。雄成蟲和雌成蟲交尾後死亡,受精雌成蟲繼續為害,直到10月下旬在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開始出蟄取食。

3、棗樹龜蠟蚧的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結合冬剪,剪除有蟲枝條,或刷除枝條上的越冬蟲體,集中燒毀;當遇到冰雪天氣枝條上冰棱較厚時,可敲打蟲枝,使越冬雌成蟲隨冰棱震落。

②保護和利用天敵:天敵較多,其中以紅點唇瓢蟲和長盾金小蜂最常見,紅點唇瓢蟲一生可捕食數千頭龜蠟蚧,長盾金小蜂寄生在龜蠟蚧的腹下取食蚧卵,平時要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天敵。

③藥劑防治:早春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機油乳劑,可消滅大部分越冬雌成蟲。若蟲孵化至形成蠟質介殼前是殺蟲的最佳時機,可於若蟲孵化盛期,隔1周噴1次藥,連噴3次,防治效果很好,藥劑可選用25%蚧死凈800倍液等。

④做好檢疫工作:做好苗木、接穗和砧木的檢疫消毒工作,禁止調運有蟲苗木和接穗,防止傳播蔓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