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民生幸福質感!剛簽約,預計今年更多無錫人受惠

江南晚報 發佈 2020-01-10T03:48:35+00:00

2020無錫「兩會」正在召開「民生幸福質感」瞬間成熱詞在市民中廣泛熱議在今年市「兩會」期間,市委書記黃欽明確要求,「要在提升民生工作新水平上領先領跑,傾情做好睏難群眾、弱勢群體精準幫扶工作,讓民生幸福更有質感」。

2020無錫「兩會」正在召開

「民生幸福質感」瞬間成熱詞

在市民中廣泛熱議

在今年市「兩會」期間,市委書記黃欽明確要求,「要在提升民生工作新水平上領先領跑,傾情做好睏難群眾、弱勢群體精準幫扶工作,讓民生幸福更有質感」。

好消息緊接而來!

無錫首創的兩項民生系列保險

同時「提標擴面」並新一輪簽約

1月9日下午,無錫市 「慈福」民生系列保險兩個子項目——全國首創的無錫市市區中低收入居民疾病醫療自費救助責任險、災害救助責任險同時「提標擴面」,並開展新一輪簽約。

無錫市民政局與人保財險簽訂市區中低收入居民疾病醫療自費支出救助責任保險項目;

無錫市民政局、江陰市民政局、宜興市民政局與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國壽財險等共同簽訂無錫市災害救助責任保險項目。

這是無錫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和中央、省市關於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因病因災致貧返貧這一全國性難題,以市場化機制精準破解相對貧困問題,不斷提升民生幸福「質感」的重大惠民之舉。

這兩項民生系列保險

實行以來效果如何

「提標擴面」後會賦惠多少?

中低收入居民疾病醫療自費救助責任險

2018年首創

2018年以來,無錫市在全國首創中低收入居民疾病醫療自費支出責任保險救助機制,以市場化運作方式,將中低收入居民醫療自費支出部分列入救助保障範圍,對8類特定對象、普通對象和特殊對象進行救助,實現體制內政策救助與體制外保險補充無縫對接目前,已累計救助7133人,17700多筆,發放救助金960萬元。

為更好釋放惠民政策效應,經市長辦公會討論決定,在新一輪保障周期中,由市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對保障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具體包括:

一是提高救助比例。特定對象住院按對應病種救助比例從原 「50%至80%」調整至「60%至90%」;普通對象從原「30%至60%」調整至「50%至80%」;特殊對象從原「20%至50%」調整至「40%至 70%」

二是降低救助門檻。普通對象和特殊對象單次住院自費醫療支出的救助起點從3000元降低至1500元;特殊對象住院和門診自費支出累計超過20萬元的救助起點降至10萬元,並以家庭合計醫療自費支出計算。對救助對象單次住院自費醫療支出按限額內和限額外,分兩段計算救助金額,單次救助最高不超過限額。

三是優化病種分類及限額。對1539種病種重新進行分類,擬訂了2020版病種方案,適度上調了部分病種的費用限額,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和精準。

此輪調整後,預計2020年救助人數將超萬人次。在前期政策試行過程中,已有一批困難群眾得益受惠,如居民王某某,其所患病種按政策調整前計算只能享受救助金6792.5元,而按此輪調整後現行政策計算,可享受救助金12993.28元,同比增長91.29%。又如居民祝某某,其所患病種按政策調整前計算只能享受救助金1980元,按現行政策可享受救助金10340.74元,同比增長高達422.26%。

災害救助責任險

2012年首創

災害救助責任保險項目,是原「慈福」民生系列保險中的「無錫市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的「升級版」。該險種由市政府出資,按每人1元的標準為每位市民投保,對遭遇火災、爆炸和12種自然災害造成的人身傷亡給予救助慰問。自2012年實施以來,已累計支付救助慰問金(理賠款)近2000萬元。

此次簽約後,將再次提高災害救助慰問標準,對死亡、傷殘事故救助慰問限額,普通居民由12萬元提高到15萬元,特定居民由18萬元提高到22.5萬元。醫療費用救助慰問限額,普通居民由4萬元提高到6萬元,特定居民由4萬元提高到9萬元。此舉將進一步提升原有政策的覆蓋面和救助力度,讓更多受災群眾得益受惠。

責編:沛青

來源:江南晚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