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團女團正面對打丨偶像團體蜂擁而至,如何入局才能走得長遠?

圈內觀察員 發佈 2020-06-04T00:27:12+00:00

以頭部綜藝平台推出的限定團,在出道前往往是輿論的風向口,但是騰訊視頻最新推出的團體競技綜藝《炙熱的我們》,將一個現實問題再次擺在大家面前,偶像出道後該如何發展,出道即巔峰嗎?

上周,賺足熱搜的《青春有你2》在持續近四個月的拉鋸戰後終於迎來成團之夜;另一邊《創造營2020》成團位甄選如火如荼;以導師跟復讀生的江湖再見打開話題度的《少年之名》也正待首播,噱頭十足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整裝待發......2020年新一輪的成團熱似乎才漸入高潮。


以頭部綜藝平台推出的限定團,在出道前往往是輿論的風向口,但是騰訊視頻最新推出的團體競技綜藝《炙熱的我們》,將一個現實問題再次擺在大家面前,偶像出道後該如何發展,出道即巔峰嗎?


節目首發陣容R1SE、SNH48、SING女團、BlackACE、sis、盤尼西林等時下比較受關注的團體都在節目中表達了一個強烈渴望——舞台。誠然,對於音樂團體或唱跳團體來說,舞台是他們最快與粉絲建立認知的渠道,更是檢驗他們業務能力的試金石。


偶像團體需要舞台成長,這或許可以歸結為內娛偶像市場的發展產業鏈並不完備,但另一方面偶像經紀入局者的選擇也起著影響作用。

內娛偶像團體「後繼乏力」的處境

2018年,現象級選秀綜藝《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的火爆,開啟了內娛市場的「偶像元年」。

以創造營和青你系列的選秀風潮讓投資者們看到了偶像市場的紅利,於是資本大量湧入,一些影視公司、音樂公司、以及公關公司等後來者也紛紛入局。

雖然業務能力是偶像團體立足的根本,但賺快錢是卻多數經紀公司們培養偶像的主要訴求,對他們來說,只要孵化出一個頭部藝人就是一本萬利。長久的付出與回報並非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里,只是偶像市場強大的競爭力,以及造團需要的耗費精力,均令不少經紀公司望而卻步,好像大家都不認真做「偶像團體」了。

國內較早引入韓國練習生制度的樂華娛樂CEO杜華曾透露,開發一個新偶像團體成本大約4000-5000萬元,團隊培訓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需要七八年。對經紀公司來說,偶像成團之後的商業運作,專輯、團綜和巡演都是需要長期規劃考慮的問題。而國內目前團體產業鏈不完善,所以偶像市場大部分團體都因後續資源乏力、規劃定位不明確、實力跟不上、受眾不買帳等等問題曇花一現。

實際上內娛並不乏走的長遠的偶像團體,只是他們少之又少。縱觀《炙熱的我們》,在真正的偶像組合里,成立最久的是成軍8年的SNH48和成軍5年的SING女團,其餘都是成立不到兩年的選秀系團體。

而對比起借鑑日本48模式,開啟中國偶像劇場之路的SNH48,主打國風的SING女團則是靠著風格和定位殺出一條血路。背靠酷狗的齊鼓文化,打造出號稱首個電子國風女團的SING,憑藉獨特的風格和持續不斷的作品在同期女團中脫穎而出,如今已經走到第5年,算是內娛的「長壽女團」了。

而在《炙熱的我們》首期團戰中,SING表演的女俠版《大碗寬面》也將她們的招牌電子國風變現得淋漓盡致。


《大碗寬面》本身作為中國風歌曲,在風格上已與SING女團不謀而合,但是SING不限於只將音樂形式創新,她們用「女俠」來定義自己,在服裝造型上也做了精細的包裝。舞台上,她們首次嘗試用斗笠作為道具,呈現的舞台表演英姿颯爽,很有武俠感。而中間加入成員蔣申的古典獨舞《雙面燕洵》更是驚艷點綴,剛與柔的結合恰到好處。


不可否認,SING女俠版的《大碗寬面》讓許多觀眾眼前一亮。音樂、舞蹈、造型,SING從全方位打造的國風範兒契合國風女團的定位,在一眾團體中鮮明又獨特,自我突出的同時,她們也很好地為國風音樂代言,將中國風與流行樂做結合,電子國風很難不讓人印象深刻。


SING的成員說:「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團體競演舞台,國風一定要有它的一席之地。」「國風就是我們整個團體的魂」,實際上,出道5年,SING電子國風的定位也越來越被業內認可,他們獨創出的中國女團的道路,非常有借鑑意義。


電子國風的初心與堅持


SING女團成立於2015年,剛出道時她們還未形成特定的風格,在那段摸索的過程中,由於缺乏舞台缺乏機會,成員們都是自己扛著相機出去拍自媒體視頻,在大街上跳舞只是希望能被更多人認識。


作為齊鼓文化主打網際網路概念運營的女團,成員們在各個社交或短視頻平台都開通了帳號,她們主要通過拍攝並投稿翻唱、翻跳、原創編舞、日常生活等多個方面的視頻內容來吸引粉絲。

2017年,SING女團首次推出電子國風單曲《寄明月》,這首旋律輕快、曲調洗腦的單曲意外獲得了很多人的好感,舞蹈MV中成員們展示的紅白扇舞也掀起了大批樂迷們的翻跳熱潮,而且這股翻跳熱潮還蔓延到了國外,在油管斬獲千萬播放量,不少外國網友都對這種中國風表演讚不絕口。


《寄明月》的成功,給SING的電子國風路線打下基礎。此後,她們便在電子國風領域開疆拓土,不斷探尋電子國風多種可能性,西南少數民族風情的《夜笙歌》,敦煌飛天元素的《千年》,京劇戲腔的《花槍》,「莊周夢蝶」加入future bass迷幻色彩的《解夢》......而且每首歌都配上定製國風打歌服、精美的國風MV,以不斷創新的國風視聽體驗吸引了許多年輕朋友的喜愛。


得益於獨一無二的國風定位、持續輸出的作品和唱跳俱佳的實力,SING女團也逐漸從「小舞台」走向大舞台,獲得主流媒體的認可。

她們為人民日報新媒體舉辦的主題活動獻唱同名主題曲《國潮時代》,登上過國家大劇院舞台,在今年春節期間還頻繁出現在各大衛視春晚,一度有「春晚女團」的稱號。國風在當下之所以成為熱詞,是因為我們更注重自己的文化輸出,更希望從延續五千年的文明中找到傳承,不論是音樂舞蹈還是其他藝術形式,國風的魅力總會讓大家找到共鳴。


國風定位的先天優勢、音樂作品的不斷加持、背後公司的持續運營,相信SING的國風之路也會走得更遠。通過SING的發展之路,也能看到雖然偶像團體蜂擁而至,但但風口過後,要走得長遠,依靠的還是策略和運營的硬實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