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Logo前衛潮流,起亞換標的「小心思」

大話車江湖 發佈 2020-02-27T09:05:31+00:00

有言道,換標如換臉。換了車標,車型乃至正品牌氣質就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轉變,但這也是一次重塑品牌形象的機會。

車標,對每個品牌都格外重要。

一個好看的車標,甚至可以對銷量產生影響。尤其在如今「顏值至上」的時代,一個好看又有辨識度的Logo,不僅能包含獨特的意義,也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寶馬的藍天白雲,凱迪拉克的盾,法拉利的躍馬,瑪莎拉蒂的三叉戟,辨識度極高,其中含義也都與眾不同。

再比如比亞迪,哈弗等品牌,更新Logo之後,整個品牌的氣質也隨之不小的提升。

所以,跟隨時代在車標上下功夫,意義等同於不斷改善品牌形象,是每個品牌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做的努力。

更換Logo是件費錢費力還不一定能取得理想效果的事情,但對於很多銷量下滑的品牌來說,這是一場必要的豪賭。

比如起亞。


起亞Logo演變史


作為韓國唯二的世界知名汽車品牌,提到起亞的老Logo,想必大家多少還有些印象。

1944年,起亞集團還不叫這個名字,叫做京城精密工廠(KyungsungPrecision Industry)。

所從事的行業也不是汽車,而是一家手工製做自行車零部件的小廠,後續才開始製造摩托車及汽車,所以最早的Logo和機械有著緊密的聯繫,並且搭載於Samchuly系列自行車。

之後隨著時代變遷,起亞的Logo也經歷了兩次更新。

直到1994年,起亞汽車正式成立,Logo也有了當下起亞車標的雛形——銀色的橢圓邊框、漸變紅色為背景和銀色的黑體「KIA」三個字母構成,並且添加了三維立體感。

雖然看似簡單,但起亞的車標其實也有著獨特的含義——橢圓代表地球,強調起亞作為世界汽車工業主要參與者的地位;「KIA」形似飛鷹,象徵公司如騰空飛翔的雄鷹;紅色則來自太陽,暗示著起亞生動、樂觀的品牌個性。

到了2000年,起亞與現代合併成立現代汽車起亞名為現代起亞汽車集團,躋身汽車品牌世界五百強。

兩年之後,起亞又換了一次車標,新車標去掉了之前的立體感,由暗紅色的橢圓邊框和「KIA」字母組成。

10年之後的2012年,也許是覺得暗紅色太過壓抑,起亞決定將車標的色調改淺,並一直沿用至今。

紅色的橢圓邊框圍住「KIA」字母,也就是大家如今看到最多的起亞車標的樣子。

而最近,起亞汽車公司總裁朴漢宇在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透露,起亞將在2020年發布全新車標,並且新Logo最快會在10月份出現在新車之上。

起亞的新Logo,去年12月之前就已經在韓國相關智慧財產權網站提交了申請。依舊還是以「KIA」字母為主題,但設計更簡潔前衛,也更扁平,看起來將會和之前亮相的概念車ImagineBy Kia上的Logo有些類似。


起亞的「小心思」


前面說到,換車標也許是車企的一次豪賭。

這句話用在起亞身上很是恰當,因為最近這幾年,起亞過得不太如意。

作為世界第五大汽車製造商,現代起亞汽車集團是韓國汽車工業的中流砥柱。

雖然起亞和現代兩個品牌各自獨立,但相近的定位、大量技術的共享和平台的互通,讓本該各自為戰的兩兄弟,甚至在新產品上出現了「打架」的情況,

這種窘境,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體現得尤為明顯。

2019年,東風悅達起亞年度銷量為284,335輛,同比下跌23.2%。而2019年,也是現代起亞汽車集團銷售額創下7年來的最低水平的一年,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起亞在中國市場的下滑。

所以這次起亞下定決定換新標,雖然是在賭,但其中的「小心思」並不難揣測——重整旗鼓。

通過換標重整品牌形象,重新推出擁有強大市場競爭力的車型,並在產品上與現代做出差異化,以求得寒冬之後能夠重獲新生。另一方面,新Logo也代表著起亞未來在新四化上的發展和進步方向。

有言道,換標如換臉。

換了車標,車型乃至正品牌氣質就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轉變,但這也是一次重塑品牌形象的機會。

脫去老舊的車標,換上更潮更符合時代審美的新Logo,起亞能否藉此一改之前的頹勢重新起航?一切還得交由時間來給出答案。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