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問答|第四章(25)龍樹之後大乘的發展?

益西子 發佈 2020-06-14T17:39:50+00:00

===序 言===《節選》: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李銀橋說:「那有什麼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



===序 言===

《節選》:

我曾看到一本毛主席的勤務員李銀橋寫的書。有一天,毛主席對李銀橋說:「我們去看看佛教寺廟,好不好?」李銀橋說:「那有什麼看頭?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說:「片面片面,那是文化。」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周建人先生寫信給我說:「文革」初期范文瀾先生向他說,自己正在補課,讀佛書。范老說,佛教在中國將近兩千年,對中國文化有那麼深厚的關係,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國文化史。

1987年,我到四川一個佛教名勝地方看到被人貼迷信標語的事實,回來寫了一份報告,錢學森博士看見了,寫信給我說:「宗教是文化。」

這三個人,一是偉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歷史學家,一是當代的大科學家,所見相同,都承認佛教是文化。

---趙朴初

第四章:佛教在印度的發展、衰滅和復興

25.問:龍樹之後,大乘有什麼發展?

答:龍樹之弟子提婆是龍樹的得力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提婆也有許多著作,著重於破斥外道(佛教對非佛教的宗教和哲學,均稱為外道),因此遭到殺害,但是大乘學說更為發達,同時,有部、經量部和其他部派始終與大乘相抗行,也都很發達。

大乘佛教和部派在互相爭論辯難中,都在思想上有所發展。到了公元四、五世紀的笈多王朝,大乘佛教產生了一個新的學派—瑜伽系(Yogacara)與原來龍樹的學派—中觀系(Madhyamika)並稱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二大思潮。

文字來源丨趙朴初佛教常識問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