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永不打烊」的他們

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發佈 2021-10-04T15:33:03+00:00

4日一大早,在惠深沿海高速大梅沙段,前往東部景區的車流量逐漸增多,這也到了時春霞最忙碌的時候。作為深圳交警支隊機訓大隊的一名鐵騎,她的任務就是發現道路堵點,快速處理交通事故,恢復車流通暢。


國慶假期

不少市民選擇休息「充電」

或外出旅遊

但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堅守工作崗位

保障城市正常有序運行

謝謝「永不打烊」的他們!


交警時春霞:鐵騎穿行車流 雙腿被發動機烤到發紅

4日一大早,在惠深沿海高速大梅沙段,前往東部景區的車流量逐漸增多,這也到了時春霞最忙碌的時候。作為深圳交警支隊機訓大隊的一名鐵騎,她的任務就是發現道路堵點,快速處理交通事故,恢復車流通暢。



時春霞說,9月30日一級勤務啟動後,她就一直在崗位上,吃住都在單位。


國慶假期,東部景區持續迎來客流高峰,大梅沙景區範圍日車流量超過3萬,比去年同期增加26%。


對時春霞來說,車流量越大,就意味著她和同事們必須從車流中穿行。由於戴著頭盔,加上天氣炎熱,渾身的汗都在往下流。車的發動機特別燙,會烤到雙腿發紅,過一兩個小時才會消。



節假日加班,對時春霞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遠在老家甘肅的父母,今年特意來深圳探望女兒。對時春霞和她的同事們來說,堅守崗位雖然辛苦,但能為全市人民保障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他們覺得很值。



醫生陶源:一天面診70多名患者 術後清理做到手酸


假期在崗位上忙碌的,還有醫護人員們。



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生陶源正在為病人接診。他告訴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不少平日沒有時間看病的白領和學生,會選擇在節假日來醫院,而有些耳鼻喉部位的急性併發症,使得他們診室更加忙碌。



這個國慶假期,醫院耳鼻喉科每天就診患者達300餘人,陶源一個人一天就要面診70名左右的患者。



而除了普通的面診之外,陶源還需要幫患者完成術後檢查和清理工作,一天下來,他要在診室和工作室之間不斷來回。陶源說,術後清理工作其實很繁瑣,一天下來最多要做60多名患者,手都酸了。


護士張秀娟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 早習以為常


在深圳市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醫院的血透室里,透析機正不停運作。護士張秀娟和她的同事們從早上7點便開始忙碌。身為二胎媽媽的她,這個國慶假期依然無法抽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對她來說,患者的需求就是堅守的理由。



據介紹,血透室每天至少要給30多位尿毒症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療,每位患者的治療時間約5個小時。期間,需要醫護人員時刻關注,才能確保治療效果和安全。因此,血透室里的所有醫護人員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哪怕正值假期,也與平日無異。



血透室護士長劉沐琴說,所有的節日他們都是這麼度過的,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作為醫護人員,守護患者的生命是我們的職責」。



電力調度人:7X24小時 全天候守護萬家燈火


近段時間,深圳用電需求不斷攀升。為了保障國慶期間全市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有序供應,深圳供電局大批工作人員奮鬥在一線。在他們心中,萬家燈火便是最重要的、最值得的堅守。



深圳供電局電力調度中心調度值長李志和同事們像往常一樣,上崗後第一時間查看設備監視告警窗,密切關注深圳電力系統各項設備運行參數是否正常。



李志告訴記者,這是他在該部門工作的第11年了,每年國慶假期,部門裡的同事都需要參與系統運營崗位的輪值。今年7天假期,他有6天都要堅守在崗位上。



如果把電網比作人的身體,電力調度中心就是人的大腦,是深圳電網運行的指揮中樞。電力部門統計,國慶期間深圳電網最高負荷1399.67萬千瓦,同比增長20%。



為預防用電增加帶來風險隱患,電力調度中心多措並舉確保以最快的速度應對各類突發事件,80名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輪班制,認真落實各項保電措施,保證供電工作萬無一失。




李志說,節假日往往也是保供電的關鍵時期,電力調度人必須7X24小時全天候值班,及時發現和防控影響電網穩定運行的隱患風險,確保節假日期間居民用電、交通樞紐和各大景區商場等用電穩定可靠。


致敬節日堅守崗位的人們

你們辛苦了!


記者 / 李響 鄭淇元 古偉波 黃婕 楊名

編輯 / 李添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