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31年5月31日,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

講故事的翁老頭 發佈 2020-05-31T01:41:45+00:00

汽車在19世紀末就成為人類極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現代人類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那麼汽車的發展史又是怎樣的呢?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和我國第一輛汽車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汽車在19世紀末就成為人類極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現代人類出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那麼汽車的發展史又是怎樣的呢?世界上第一輛汽車和我國第一輛汽車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早在1680年時,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便設想了噴氣式汽車的方案,也就是利用噴灌噴射蒸汽產生動力,從而推動汽車前行,不過他並未將這個設想付諸於行動,沒能製造出實物。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歐洲科技技術在蒸汽動力的推動下發展迅速。隨著發電機的發明問世,人民生活開始步入到電氣化時代,繼而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有許多影響深遠的技術被發明,譬如說電燈、電話、電影放映機等等。與汽車相關的便是電車以及內燃機。內燃機的發明使得石油的開採與提煉技術有了飛躍般的提升,隨著更多的石油被開採出來,內燃機也取代了蒸汽機成為汽車的動力源。接下來發生的事便是大家熟知的在1886年,卡爾•本茨以內燃機為動力發明內燃機汽車,這輛內燃機汽車雖然是三輪車,但人們普遍認為這輛內燃機三輪車就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而卡爾•本茨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輛汽車的發明者。

卡爾•本茨是一位德國工程師,1879年,他首次成功試驗了一台二衝程實驗性發動機,並於1883年10月創立「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又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的三輪機動車,動力為一台二衝程單缸0.9馬力汽油機。此車雖然只是三輪車,但卻已經具備了一些現代汽車的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1月29日,德國曼海姆專利局批准三輪汽車申請的專利,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但是由於技術上的不成熟,本茨的三輪車總是拋錨。人們嘲諷本茨造出一個「散發著臭氣的怪物」。怕出洋相的本茨甚至不敢在公共場合展示它。政府部門也認為:假如道路上出現很多這種三輪車,會消耗掉很多的汽油,還會破壞公路,所以不許他試車。

然而一直在本茨身後默默支持他的夫人——貝瑞塔.林格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1888年8月5日清晨,在本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她全然不顧當地政府的阻撓和人們的冷嘲熱諷,在沒有任何駕駛培訓的前提下,帶著她的兩個兒子駕駛著世界第一輛汽車,從曼海姆城一路長途跋涉,傍晚時分終於到達了190多公里外的普福爾茨海姆,去探望孩子的祖母。興奮的她立即發了一封電報給丈夫本茨:「汽車經受住了考驗,速申請參加慕尼黑博覽會」。

巧合的是,卡爾•本茨當年在製造出汽車的同時,德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就連英國的巴特勒和義大利的貝爾納也都於該年成功發明了裝有汽車發動機的汽車,而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則發明了裝有內燃機的汽車。在世界汽車研發日新月異的同時,正處於清朝統治末期的中國,還無法達到如此科技水平。1903年,上海富翁從美國購買的的奧斯莫比爾牌小汽車,領得了第一號汽車行駛牌證。

1928年,在奉系軍閥張學良的支持下,瀋陽北大營軍工廠聘請美國技師指導,成功仿製了美國萬國牌載重汽車,並在1年中製造了10輛,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嘗試製造汽車。此後,張學良又讓民生工廠廠長李宜春從美國購進了一輛「瑞雪」號汽車,並將整車進行拆卸,然後自行設計製造了除發動機後軸、電氣裝置和輪胎等零件以外的其他部件。歷時兩年時間,1931年5月31日,國產第一輛汽車——民生牌75型載貨汽車終於問世。開闢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為了慶祝第一輛國產汽車的問世,遼寧迫擊炮廠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該車載重量1.82噸,長頭、棕色,採用六缸水冷汽油發動機,65馬力,前後輪距百4.7米,前後四輪為單胎,最高車速為每小時40公里。

1946年2月抗戰勝利之後,天津汽車制配廠接手日本信益洋行時接管了幾輛大發,三輪車和一批零部件,於是天津汽車制配廠從領導到基層工人,將全部精力放在了開發、設計和製造汽車的工作中。研發工作進展的十分順利,樣車設計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天津汽車制配廠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將仿製生產的10輛飛鷹三輪車沿平津公路開向北平,一時間天津汽車制配廠瞬間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1951年9月14日,天津汽車制配廠成功試製出第一輛吉普車,蘇聯大百科全書確認為新中國第一輛自己生產的汽車。9月19日,該廠又完成了第二輛試製車的生產,兩輛吉普車在9月25日開赴北京,被當作國慶禮獻給毛主席,另一輛則獻給了朱德總司令。此後,這款吉普車並未進行量產,所以這個新中國「第一」也沒有被太多人所熟知。



1956年4月25日,一汽解放卡車即將問世前夕,毛主席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講「論十大關係」時說:「什麼時候我們能坐上自己開發的小轎車來開會就好了。」這是毛主席第一次吐露開發國產轎車的期望。在那個政治氣氛很濃的年代,毛澤東的一句話激起了人民群眾的熱情和幹勁。

1958年5月12日,中國第一輛國產轎車誕生了,當時被命名為「東風」牌轎車,「東風」的名字來源於毛澤東的「東風壓倒西風」的言論。而第一款自主車型的生產代號為CA71。轎車車身採用了絳紫色噴漆、車頂採用銀灰色噴漆。車頭標誌為一條金色的龍,象徵中華名族;在車身側面還鑲嵌著由毛澤東書寫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字樣;車身後大燈靈感來自我國古代宮廷使用的宮燈。

1958年8月1日,一汽試製出第一輛紅旗樣車,代號為CA72-1E。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