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真的在逃離北上廣深嗎?從數據看中國人口流動

小吳說未來 發佈 2020-04-13T02:45:25+00:00

「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

「我認為有些人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機緣把他們隨便拋擲到一個環境中,而他們卻一直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寫到。其實現在很多中國的年輕人確確實實是」誕生在某一個地方可以說未得其所「,但並不是」思念著一處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處的家鄉「,而是非常清楚「思念的家鄉」在哪裡,那就是能夠提供施展抱負的平台——北上廣深幾大超級城市。


然而,因為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過高,讓現在的年輕人安全感和幸福感都大大降低,部分年輕人開始」逃離「這些一線城市,也掀起了近幾年比較熱門的話題—「逃離北上廣深」。網上的信息和身邊的一些事總讓人感覺逃離北上廣深是一種趨勢,這些一線城市因為生活成本過高對年輕人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果真如此嗎?

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的流動人口主要呈現三個規律

一、高度集中流入三大城市群

三大城市群是指京津翼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在人口流入超過100萬的13個城市中,三大城市群就占了8個,其中長三角有滬蘇,珠三角有廣深莞佛,京津翼有京津。具體的數據為:

長三角: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寧波+無錫+常州=流入863萬人;

珠三角: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流入796萬人;

京津翼:北京+天津=流入684萬人。


按照目前的速度,預計2020年左右,上海就將擁有3000萬人口,北京也將突破2500萬人口,天津將擁有1800萬人口,廣州和深圳將分別突破1500萬和1300萬人口。長三角7大城市將合計擁有8000萬人口,珠三角4大城市將合計擁有4800萬人口,京津合計將擁有4300萬人口。


二、集中流入非三大城市群的五大樞紐城市

流入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中,除了三大城市群的8個城市外,還有鄭州、成都、重慶、廈門、武漢五大樞紐城市。其中成都、重慶、武漢這三大城市是近年來GDP快速增長的明星城市,分布在長江中上游的樞紐位置。分別是國家規劃中成渝都市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且得益於近年來沿海產業轉移的東風,所以出現在榜單上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但令人意外的是鄭州和廈門的上榜。作為省會,鄭州的經濟水平並不高,但是其周邊巨大的農業人口數量,和作為省會城市、鐵路交通中心所擁有的得天獨厚優勢,使其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五年時間裡,這座城市吸引了185萬人口流入,以這個速度,五年之後就將追上武漢,成為中部第一大城市。

在一片巨無霸城市中,廈門只能算是袖珍級的。不過近年來,福建經濟發展不錯,得益於最高層的親切關懷,引入了一大堆石油化工廠,湄洲灣和古雷半島現在都已經是國內排名前列的石化煉油基地了。經濟得到發展,自然能夠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五年時間廈門人口增長了50%,速度非常驚人。

三、人口流入緩慢的其他二三線城市

據統計,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計流入人口3778萬人,但是流入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這13個城市就流入了2832萬人,後面的22個二線城市,則只流入了946萬人,相當於總數的25%。要知道,這22個二線城市,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省會,或者經濟中心,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省會以下的三四線城鎮,人口的停滯或者流失將不可避免。

這筆帳很簡單,我們來算一下就知道了。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09年中國人口133174萬人,2014年人口136782萬人,累計增長了3608萬人。而以上35個一二線城市合計流入人口為3778萬人,超過了中國的人口增長數。也就是說,在這五年間,三線及以下的城市是城市凈流出狀態的。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根據以上數據我們看出,三大城市群的吸引力最大,其次是鄭州、成都、重慶、廈門、武漢五大樞紐城市,再到其他以省會城市為主的二線城市,而那些三四線城市的吸引力可以說是負數的,人口不升反降。也就是說城市越大,提供的工作機會越多,吸引力就越大,流入的人口也越多。

我一直強調,人口是一個城市最大的財富,人口的流入就是財富的流入,人口流入越多代表這個城市越值錢。所以人口流入的方向就是我們投資的方向。這也是我們看好三大城市群的原因之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