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上海地鐵又有好消息

上海交通廣播 發佈 2021-09-27T21:23:16+00:00

地鐵方便安全、快捷高效,是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

地鐵方便安全、快捷高效,是不少市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上海交通廣播30周年「上海城市治理軟實力」特別策劃,日前請來了上海軌道交通路網運營調度指揮中心副總經理 朱利敏、上海軌道交通技術研究中心總經理助理兼創新研究業務部主任 張琦兩位嘉賓做客《有請發言人》節目,和大家一起暢聊上海地鐵,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一一回應。

01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間,上海不斷提出要實現智慧轉型、科技賦能城市發展,申通地鐵近年來也在不斷提高自身的智慧科技水準,近年來上海地鐵在智慧出行方面出現了哪些變化?。

一、提升車站環境:加強站、車溫濕度管理,及時監測和採集相關數據,優化環境溫度舒適度標準;強化車站照明照度管理,優化節能設計、燈具布置及與裝飾和文化間的結合,提高照明效果。

二、開發智能服務終端:實時提供包括列車運行狀況、地鐵出行方案查詢、車站周邊信息查詢、列車擁擠度查詢等多種人性化的服務。

三、開發多種電子票種:對全路網3800餘台自動售票機軟體升級,加入語音購票,實現通過支付寶、微信、雲閃付等各渠道掃碼購票;研發多樣化電子虛擬票種,形成二維碼同行票、一日票、三日票、單程票小程序等多票種應用方案。同時,創建Metro大都會App,實現16城 「一碼通行」。行業內率先開通了刷碼進出站的網際網路票務模式,有效緩解了虹橋火車站、新客站等樞紐站以往排隊購票問題。

四、無人駕駛,給市民帶來全新乘坐體驗。

02

應對各類極端天氣、應急處突,成為體現出城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申通地鐵在硬體設置、預案設置等近年來有了怎樣的升級?

上海地鐵從1993年建成投入使用,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對突發事件的處置,包括應對極端天氣都有智能化和社會化控制的舉措。比如颱風期間,我們就採用了智慧化的氣象預警系統,整個路網772公里、460座車站,在一些重點靠近海邊的地面高架線路,都有實時氣象監控,能夠實時動態的分析、檢測所有車站的氣溫、風力、雨量,並通過歷史數據的積累,分析出一些預警的區段。另外,列車司機在運行過程中,也會根據列車自身的晃動作出判斷。此外,我們還建立了突發情況下的「四長聯動機制」,確保地鐵發生故障的時候,站內站外,地下地上不同的管理主體,能夠實施多方的聯動,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有序。

03 前段時間熱議的上海地鐵實行「分區調溫」,今後如何去平衡精細化人性化服務與大眾需求之間的問題?

今年8月8號我們分析了不同乘客的需求,在整個路網裡面11條線路實施了「分區調溫」,列車的車頭和車尾兩節車廂的空調溫度調整為「弱冷」,比普通車廂高2 ℃左右,比較適合老年人、兒童或者體弱畏寒的乘客,滿足了乘客出行的不同需求。後續我們會根據乘客的反饋不斷去優化完善,把為民辦實事做得更好、更精細化。

04

上海交通廣播曾專題討論地鐵11號線太長,乘客坐小板凳的話題引發討論,對於長距離、大客流的線路,未來申通地鐵如何開展精準優化和相應增能?

在列車上攜帶小板凳,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乘客帶來安全隱患。軌道交通是公共的空間,當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我們這幾年在不斷的進行路網的增能,11號線在8月31號就實施了增能,主要是針對晚尖峰時段的乘客出行需求,行車間隔從三分鐘縮短到了兩分半。目前包括整個路網中心城區的軌道交通線路,行車間隔都進入了兩分半,這幾年我們一直在不斷的增能,通過不對稱運營圖來滿足整個出行的需求。11號線有一個出行特點,在上海西站可以和15號線換乘,金沙江路、曹楊路可以和3、4號線換乘,過了江蘇路站客流就明顯下降,作為企業來說,要滿足乘客的需求,提供更精細化、人性化的服務,不斷的增能,讓乘客出行更通暢,更舒適。

05

上海地鐵的發車間隔能不能再短些,晚間運營能不能再長一些?

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有7條線路已經實施了周五、周六的延時運營,包括這幾年已經常態化實施的國定假日最後一個工作日延時運營。另外在十一、春節期間,對鐵路列車在虹橋樞紐站管道的乘客實施了零點後運營,最晚的發車點延遲到了次日凌晨1點。軌道交通運行除了白天不停運營,晚上必須預留一定的檢修作業時間來保障它的安全運行,近幾年我們通過智慧化的運維在不斷的提高夜間檢修作業的效率,進一步壓縮夜間檢修施工作業的時間,目前1號線整個的運營時間已經長達20個小時,這是我們不斷努力的一個方向。

06

接下來,目前已基本確定的還有哪些新線路或延長線路將會陸續投入使用?

2021年上海軌道交通總體建設任務有兩大塊:一是全力推進4個在建項目104公里建設。分別是14號線、18號線一期、崇明線、世博文化公園地下空間預留工程。其中,2個項目60公里高質量建成投入試運營(14號線、18號線一期長江南路站-御橋站區段);二是確保7個項目83公里開工建設,分別是上半年開工5個項目(3/4號線改造、2號線西延伸、13號線西延伸、17號線西延伸、18號線二期),下半年開工2個項目(23號線一期、21號線一期)。

記者:任 重、唐曉婷

編輯:潔 羽

監製:小 樂

審核:胡 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