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便利店:「和居民成了惺惺相惜的戰友」

光明要聞 發佈 2020-03-10T07:40:37+00:00

張進敏是河南周口人,去年7月,女兒高考後,她和丈夫隨兒子在銀川安了家,盤了一家便利店經營。便利店不臨街,處在一個半封閉的位置,絕大部分的服務對象是溪城華府小區幾棟樓的居民。

3月10日清晨5時,50歲的張進敏開始盤點便利店的貨架。「今天進一些包生菜,調劑一下大家的口味,孩子們喜歡的薯片口味漸漸齊全,老人們愛吃的饅頭需要多上點……」接手這家華府萬佳超市快一年了,張進敏逐漸從內心接納了這樣瑣碎的工作。

張進敏是河南周口人,去年7月,女兒高考後,她和丈夫隨兒子在銀川安了家,盤了一家便利店經營。便利店不臨街,處在一個半封閉的位置,絕大部分的服務對象是溪城華府小區幾棟樓的居民。初來乍到、毫無從業經驗、商鋪位置不佳,張進敏手上的確握著一副「爛牌」,每日營業額僅3000元。

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降臨,不僅成為便利店發展的機會,還讓她獲得了來自小區居民源源不斷溫暖和尊重。

疫情剛發生後不久,張進敏就把店裡的電話號碼貼在封鎖的電動伸縮門上,方便大家買菜。沒想到很快就有人打電話預約買東西,再後來,居民們主動要求加微信,一種新的購買方式漸漸形成:居民通過微信發採購單——張進敏按需配貨——按時間在大門口交貨、付款。「很快就跟大家熟悉了,而且減少了接觸風險。微信群里的人數一下子增加了60多個,日營業額也增加了一兩千元。」

「你一天接觸的人多,可要保護好自己啊!我們的新鮮蔬菜全靠你了。」每位進店的客人都要對她千叮嚀萬囑咐。

「嫂子,昨天買錯了醋,今天我過來換一下。」張進敏不再是「老闆」,成了大家的嫂子、姐姐。

「姐,我要去值班了,你這裡有沒有手套賣?」一位顧客問,時值2月中旬,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還非常緊張,店裡僅剩兩雙塑膠手套,張進敏將一雙分給了對方。沒想到幾天後,對方將自己的工作口罩,省下來兩個,分給她戴。她告訴記者:「我感覺自己和小區居民變成了朋友、親人,和惺惺相惜的戰友。」

張進敏的便利店也是安撫小區居民心理情緒的前沿陣地。「有饅頭嗎?有麵包嗎?今天有豆芽嗎?」看著乾癟的貨架,很多貨不補上來,張進敏只能抱歉地說「沒有」。「這時候特別著急啊,大家就會有不好的猜想。」因此,她們寧願早起排5個小時的隊進貨。現在,隨著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蔬菜水果、饅頭、麵條、小零食、針頭線腦……貨架逐漸飽滿了起來。

「一個是儘可能提供好的商品,一個是搞好服務。」只有11個月便利店經營經驗的張進敏已經初得新零售時代的要領:讓冷冰冰的商品變得溫暖起來。(寧夏日報記者 裴云云 文/圖)

[ 責編:張悅鑫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