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行長受賄後逃亡22年,藏身東南亞寺廟賣醃菜,自述:生不如死

用戶2693589099149 發佈 2020-06-10T02:26:30+00:00

掌上春城微信公號消息,22年前,他曾經是意氣風發的銀行行長,22年後,他淪為外逃人員。是什麼原因讓他拋家舍業、妻離子散。逃亡的22年里,他究竟藏身何處、歷經了什麼?抓捕其過程中,遇到怎樣的困難險阻?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清風雲南》,看看「天網」下終結的漫漫逃亡路。

掌上春城微信公號消息,22年前,他曾經是意氣風發的銀行行長,22年後,他淪為外逃人員。是什麼原因讓他拋家舍業、妻離子散。逃亡的22年里,他究竟藏身何處、歷經了什麼?抓捕其過程中,遇到怎樣的困難險阻?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清風雲南》,看看「天網」下終結的漫漫逃亡路。

2019年8月,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某邊境口岸,張網以待的專案人員迅速控制了犯罪嫌疑人。經進一步身份驗證,確認這位頭髮花白、面容消瘦的老人就是「消失」已久的張德友。8月21日凌晨1點多,飛往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的東航MU5976航班徐徐降落,張德友被帶下舷梯。


職務犯罪嫌疑人張德友被帶下舷梯

「你是張德友嗎?」

「是的,我是張德友。」

「知道我們為什麼找你嗎?」

「知道」


張德友,男,1954年5月生,吉林榆樹人,1974年2月應徵入伍,1988年5月轉業進入中國銀行昆明分行工作,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昆明分行電腦處處長、官渡支行行長、高新支行代理行長等職務。1997年,因涉嫌挪用巨額資金給他人使用,擔心東窗事發受到黨紀國法懲處,張德友選擇了外逃。

一念之差銀行精英變逃犯

密織「天網」 一追到底終勝利

1997年11月,中國銀行昆明分行收發室收到一封沒有郵戳的信件,打開一看,原來是時任高新支行代理行長張德友的辭職報告。年初,昆明分行在查帳時,發現張德友涉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巨額資金給他人使用,及時調整了他的崗位。收到辭職信後,昆明分行向市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舉報了這一問題線索,但此時,張德友早已銷聲匿跡,人間「蒸發」。

從接到線索之日起,辦案部門從未停止過對張德友的追捕。1999年春節,市檢察院專案組曾前往其吉林榆樹老家,但無果而終。多年來,受條件所限,辦案部門所獲甚少,張德友案始終沒有突破。

2015年4月,中央追逃辦啟動「天網行動」,因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張德友被列入中央追逃辦追逃對象名單。

監察體制改革後,昆明市紀委監委全面履行黨章和憲法、監察法賦予的職責,成立了由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追逃追贓工作領導小組,對歷年外逃人員信息進行大起底、再核實,摸清底數,一案一策。張德友案是省紀委監委和省追逃辦重點督辦案件,市紀委監委從監委、公安機關和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等單位,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專班,左右聯動、內外協作、省市貫通,推進對該案的精準追逃。

辦案人員 李毅:這個案子已經過去20多年,遺留的信息要麼滅失、要麼被掩蓋,想要快速突破,沒那麼容易。

工作專班直接進駐中國銀行雲南省分行,多次專題會研究案情,以周為單位倒排計劃,建立每周「兩例會一信息報告」制度,重要信息單線直接向專案負責人報告。各方力量和資源集中統一、高效順暢的運轉,案件線索逐一過篩。

辦案人員 王微:(專班成立時)我們手裡僅有他藏匿前的身份信息,近乎「零線索」,追逃如同大海撈針。首要問題就是確定張德友是否還存活。

面對不利的客觀條件,專班開展了大量的數據檢索、分析研判、排查比對等,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蛛絲馬跡。

22年,張德友究竟在哪?他與家人到底有沒有過聯繫?專班調取了張德友的檔案照片開展協查。然而,由於時間跨度太長,照片早已發黃褪色,清晰度有限,並且嫌疑人的體型樣貌也很可能發生了較大變化。沒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支撐,調查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在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下,市紀委監委搭建了智慧監察大數據平台,為追逃追贓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進一步增強了合成作戰的優勢。通過海量數據比對和綜合研判,工作專班最終鎖定了張德友的藏匿地點,順藤摸瓜,獲取其將使用虛假身份於2019年8月某時從某邊境口岸潛入國內的消息。

在張德友入境後實施抓捕又是一場硬仗,專班推演了多種情況制定了不同預案。在邊防公安等相關單位的通力協作下,成功抓獲悄悄潛回國內的張德友。

心為利惑 底線失守被圍獵

悔不當初 錯位人生糊塗帳

「不顧規法罪業生,回頭一望心中苦。相較歸案時頭髮花白、形容憔悴的樣子,1995年,從中國銀行省分行電腦處處長一職調任官渡支行行長,擔任「一把手」的張德友意氣風發、躊躇滿志。履新不久,各路老闆就蜂擁而至,投其所好想與他搞好關係。張德友也片面地認為,要完成銀行存貸任務,要有成績,必須與這些老闆廣交朋友。此時,在雲南經營3家公司,涉足礦產、娛樂、建材等行業的老闆王小平找人搭線,結識了張德友。張德友認為王小平有實力有資金,對自己大有幫助,王小平的各種邀約他來者不拒。雙方各懷目的、一拍即合。

不法商人 王小平:我請他吃喝玩樂、出入高檔會所,感覺張德友很講義氣,為人處事也很大膽。

觥籌交錯間,雙方的「友情」迅速升溫。王小平乘機提出:他經人介紹,要從外省某金融機構貸款1500萬元,但為規避風險,借款方不同意直接把錢借給自己公司,要找一家當地的銀行作為「橋樑」,希望張德友能提供幫助。

作為一名有豐富從業經驗的銀行支行長,張德友很清楚銀行業的明文規定:支行因為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沒有向其它金融機構拆藉資金的權力,更不允許將拆借來的資金以「體外循環」的方式借給他人。然而,此時的張德友早已視王小平為「鐵哥們」,銀行的相關規定、金融的高風險預警都被忘之腦後,他欣然答應了王小平的要求。

外逃人員 張德友:一是經常吃喝玩樂,關係很密切了,思想上放下了戒備;二是礙於情面,也想逞強,甘願冒險。

在張德友的違規運作下,該省外金融機構的資金直接進入到了王小平公司的帳戶上。一段時間後,該公司在無抵押、質押或其他擔保手續的情況下,與官渡支行補簽了貸款協議。就這樣,這筆借款的風險移花接木轉嫁給了官渡支行。

事後,張德友獲得了足夠分量的「回報」,拿取了巨額的賄賂。嘗到甜頭的張德友利令智昏,繼續如法炮製,不遺余力為王小平等老闆充當籌措資金的「橋樑」,讓民間借貸「傍」上了國有銀行。在他擔任官渡支行行長期間,官渡支行不良貸款的比率大幅增長。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1997年初,昆明分行在查帳時,發現了官渡支行私自拆藉資金的問題。惶恐之下,張德友開始向老闆們追討資金。但此時雙方的角色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這些老闆們握有張德友受賄的把柄,壓根不想把到手的利益吐出來,面對追討資金的張德友態度或冷漠、或傲慢,和他「打太極」玩「失蹤」,他這才意識到,這些所謂「鐵哥們」的友誼背後全是陷阱和算計。

自知紙包不住火,窮途末路的張德友錯上加錯,選擇了出逃。他把父親送到妹妹處,並與妻子協議離了婚,還寫了一份辭職報告交給一位朋友,讓他過幾天幫忙送到中國銀行昆明分行的收發室。自認為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張德友帶上3萬元錢出逃了,這一逃就是22年。

輾轉到達東南亞某國後,張德友辦了當地的假身份證,由於語言不通、身份敏感,他不敢外出活動,只能選擇棲身寺廟。據張德友自述,寺廟的環境十分簡陋,他只能靠在寺中種點菜賣醃菜和做些素食料理的收入勉強生存,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有時甚至要以教徒贈送的食物果腹,日子極為悽苦。

外逃人員 張德友:我是犯罪了逃到別的國家,所以很小心。整天都惶恐不安,不敢說話。

相較於生活的壓力,內心的焦慮、對親人的思念等心理壓力更加折磨人。22年背井離鄉棲身寺廟,晨鐘暮鼓並沒有讓張德友獲得內心的安寧,得與失、利與害時刻在他心中交錯,讓他寢食難安、追悔莫及。偶爾,他也會利用假身份證悄悄潛入邊境,但都處於驚恐之中,小心翼翼,東躲西藏。時不時他也會通過網際網路關注國內的情況,但所得有限。這使得他對國內政策形勢的變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知之甚少,也讓他錯失了打消僥倖心理,主動回國投案的機會。

外逃人員 張德友:「如果當時主動向組織坦白和交代問題,一定會得到寬大處理,選擇外逃是錯上加錯。在異國他鄉,飽受孤獨、無助、恐懼煎熬和折磨的苦難歲月,有苦無處說,有家不能回,有病看不起,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外逃人員 張德友:知道父親不在,大概已經是十多年以後,知道老父親不在了,當時也很難過。非常難過,我想念我的娃娃,非常非常想。因為我和他走的時候那時他才12歲,他跟我的關係很好,感情很好。所以總的來說非常後悔。(哭)後來也是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還是交給上天吧。

張德友歸案後,辦案人員在依紀依法調查的同時,給予了他很多關愛: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定期進行身體檢查,耐心進行思想開導,鼓勵他積極樂觀地面對今後的生活。

留置期間,因上了年紀,張德友的部分牙套脫落,他希望辦案人員給他一些502膠水黏粘牙套,並說他在國外的時候就是這麼處理的,辦案人員聞所未聞,馬上安排帶他就醫治療。走下押解車時,張德友看到了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看到了醫院先進的醫療設施設備,再次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越發對當初一逃了之的行為悔恨連連。

外逃人員 張德友:回來之前想得很嚴重,擔心身體上受虐待,精神上受折磨。回來以後,很感恩。與其出逃吃苦受累,不如早日認罪伏法,棄暗投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留置期間,這個曾經終日與錢打交道、精於算帳的「金融精英」給自己算了一筆人生帳:如果最初能堅守住理想信念,堅守住職業道德和操守,他很有可能走上更高的領導職務,父親妻兒將以他為榮,他可以陪伴孩子成長、為老人盡孝送終、與妻子攜手終老…..如果事發時選擇坦然接受法律的制裁,或者早日回國投案自首,他偏離的人生還可以早日修正、有機會重來,也許現在又成就另一番事業…..然而,時光無法倒流,一錯再錯的選擇,讓他最終把自己的政治帳、經濟帳、名譽帳、親情帳、自由帳、健康帳算得一塌糊塗。

外逃人員 張德友:回來以後,很感恩,就像犯錯離家出走的孩子,終於回家了,回到了父母身邊。

目前,張德友案地調查正有條不紊推進中,工作專班已追回大量涉案資金,為國家挽回了經濟損失。

張德友的成功追回,也為昆明市紀委監委追逃追贓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市紀委監委不斷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辦法,逐案逐人分析研判,一案一策,一案一專班,對外逃人員堅決一追到底。2019年以來,全市已成功抓獲5名長期外逃的職務犯罪嫌疑人,接連取得的戰果,一再傳遞出『天網』越織越密、越收越緊的強烈信號。

雲南省紀委省監委國際合作室副主任 張建偉:張德友的歸案,充分體現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制度優勢,是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生動實踐。也再次對外逃人員敲響警鐘:海外不是法外,外逃沒有出路,早日歸案才是正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