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老師詳解太極拳之攬雀尾,關鍵一招

愛太極 發佈 2020-01-23T12:09:23+00:00

應對其中各式的要求,反覆演練,細心體會,一式掌握熟練,再求一式,不可一蹴而就,否則,陋習漸深,日後難改。

攬雀尾總訣:

太極拳法妙無窮,棚捋擠按雀尾生。

棚式勁點在兩臂,捋式勁點在掌中。

擠式勁點在小臂,按式勁點在腰攻。

欲知此中玄妙處,勤練推手功乃成。

趙斌說要點:

攬雀尾棚、捋、擠、按四式,為太極拳之總手,在套路和推手中都有重要的位置,也是較難掌握的動作之一。應對其中各式的要求,反覆演練,細心體會,一式掌握熟練,再求一式,不可一蹴而就,否則,陋習漸深,日後難改。

現以攬雀尾為例,將其有關要求加以說明,也是各式中共同的要求,望學者參考和體會。

1.在演練太極拳時,首先要注意心靜意動。

未動之前,摒除雜念,心靜氣和,內外放鬆,意存丹田。一切安排就緒,體舒氣和,即可動作。一旦勢動,則應全神貫注,不斷用意念來指導每一動作的正確性、協調性、連貫性和圓活性。

前進後退,左顧右盼,開合虛實,力求「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比如擠式,兩手擠出時,先要有向前擠的想像,並感到勁力入筍時,整體動作隨即跟上。

接下式依然如此,意不斷,勁不斷,式式相連,形隨意動。日久功深,自有行雲流水之形象,意趣橫生之妙感。

2.關於運勁,前面已經提過關於勁點的問題。

所謂勁點,即著力點,但並不是就在此處用力、使勁或緊張,而是要求關節放鬆,肌肉放鬆,意存感覺。比如棚式,勁點雖然在右小臂一側,但周身應當做到松沉,而不是死勁,所謂運勁,就是勁點隨著動作的不斷變化而不斷轉移。

勁點與用意一樣,連連不斷,在意識指導動作的作用下,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

這就要求做到動作「綿綿不斷」 「運勁如抽絲」。具體到動作中,應時刻貫串「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運動要求。比如由擠到按,兩腳著地,意貫足尖跟,有入地三分之感,謂之「其根在腳」。

由左實右虛,變左蹬右弓,謂之「發於腿」。重心的移動,腰是軀幹運動的樞紐。

弓步時,腰部微右轉,微向上、向下、向前地旋轉弧形運動,引導著整體動作、勁力和方向,謂之「腰為車軸」,「主宰於腰」。進而通過腹部、脊部的肌肉緩慢收縮、伸展,將勁力漸漸傳遞與肩、肘而達掌根向前按出,並且通過坐腕,手指微張,使勁透達,此謂之「力由脊發」而「形於手指」。

當然,在完成這一運動過程中,還要做到「松腰胯」、「尾閭中正」、「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靈頂勁」等要求,才能增強兩足力量,穩定重心,「節節貫串」,達到完整一氣的「勁整」效果。

同時,勁的轉換也是這樣。例如由棚轉為捋式,也是通過由腳而腿而腰地將右手原在近腕部橈骨一側的勁點,移經小指一側腕部,到達近腕部的尺骨一側,將左手的掌根一處的勁點,移經食指和大拇指的一側,到達近腕部的橈骨一側。

需要強調的是,每一姿式的起、承、轉、合,勁路的旋轉變化,要似停非停,著著貫串,「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方有粘黏圓活之趣。

3.關於眼法:正確運用眼法是練好太極拳的重要內容。

眼法掌握的基本要求是要能夠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思想活動的意圖,即「眼為心之苗」。它的基本點是「眼隨手轉」,「以眼領手」,「左顧右盼」,「神形兼顧」。

凡動作變化,首先用意指導身體的內動與外動,而眼神先向預定的方向領勢,然後身法、步法、手法緊緊隨上。比如左棚式,當兩手由下往左、往上、往右劃弧時,右手為主、眼隨右手,顧及左手。

當兩手抱球,上左步,左手準備隨弓步棚出時,眼先向前平視。隨著身體右轉定式時,眼神一直顧及雙手的起、承、開、合。當動作將要完成時,眼睛總是稍先於手到達定式的方向,這就是「眼為心之苗」,「一轉眼則周身全動」,「一動俱動,一到俱到」而神形合一。

所謂「左顧右盼」,不可理解為頭眼左右亂轉,前低後仰,而是頭部處處「虛靈頂勁」,眼神與身體轉動的方向一致,眼神不僅領著主要方向前視,又要顧及兩手臂的運動,還要能夠聽視到身體前後左右的動靜。

對目光的要求,也要做到神情自若,不可強作怒目瞪眼或低眉垂目,也不能死盯著手或某一處。總而言之,手、眼、身、法、步相隨,進、退、顧、盼、定協調,以眼傳神,神氣活現,日久自能達到氣象萬千的技法與效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