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能否帶來高績效?HR你怎麼看?

三茅人力資源網 發佈 2020-06-03T02:56:33+00:00

所以,我們在講高薪時,不能局限在物質薪酬方面,僅僅是物質薪酬高,是很難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我們要做的是全面薪酬都不錯,這才是真正的高薪。

作者丨劉恆恩,三茅網專欄作家

來源丨三茅網(www.hrloo.com)

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高薪帶出高效率。員工有了安定生活的保障,才能發揮十二分的努力,勤勉工作。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很多時候高薪並不能帶來高績效,給員工加了薪酬、改善了福利之後,員工興奮了幾天又變回老樣子。因此有人認為應該給核心人員高薪,他們才能帶來更多的業績。也有人認為應該給績效平平的人更多激勵,因為他們有更大的提升空間,還有人說應該先讓員工做出成績,然後再給予豐厚的獎勵。各種觀點層出不窮。

薪酬是一個保健因素,單純的保健因素在消除或者降低員工的不滿方面作用很大,但在實現員工滿意方面作用卻並不大,單一的保健因素,激勵作用是比較低的。由此看來,高薪和高績效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甚至單純的高薪很難帶來高績效。

然而,世界級名人松下幸之助確實說過「高薪帶出高效率」,難道名人講錯了嗎?「高薪帶出高效率」在松下可以實現,但到你的公司,就不一定能實現了。因為松下把「高薪」當成一顆金種子,他們施了很多肥,才產出了高績效的果實。如果沒有這些「肥料」,我們推崇高薪,很難產生高績效,或許還會變成企業的一種負擔。當然,在肥料對等的情況下,高薪肯定更容易產生高績效,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施肥。

1.松下肥料之一:濃厚的企業文化

很多日本知名企業都有濃厚的企業文化,松下幸之助是最早將企業文化引入企業管理中的先驅之一。他最早認識到到影響一個人生活與工作績效的不只是技能,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的思想與行為素質。

松下公司的「精神價值觀」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松下幸之助提出了「產業報國、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奮鬥向上、禮節謙讓、順應同化、感激報恩」等七方面內容構成的「松下精神」。

松下的企業文化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這些精神已經深入員工的骨髓,深入骨髓的精神,為高績效的產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果我們企業的文化還僅僅停留在口號的階段、或者我們並沒有鮮明的正能量的企業文化,那麼我們在高績效的打造方面已經明顯遜色了。

2.松下肥料之二:經營人心

1)忠誠是雙向的

當遭遇到經濟形勢不好或者淡季時,或許很多企業會進行裁人。然而,松下公司號稱永不裁人,松下幸之助把公司看作是一個家庭,家庭就要對每一個成員負責,寧可高管自己勒緊褲腰帶。

松下幸之助一直秉承的理念是:「不論經營理念或使命感多麼高明,在物質方面若無法滿足人的需求,那麼即使再強調使命感,也沒有人會聽得進去」。

在我們強調要員工忠誠的同時,不妨思考一下,公司對員工忠誠嗎?

2)推崇「人和」

在管理實踐中,松下十分重視「人和」(即:人心所向,上下團結),以此來調適和化解內部矛盾,使企業員工在共同價值觀念和共同的企業目標基礎上,形成相依相存、和諧融合的氛圍,產生出對企業的巨大向心力和認同感。

3)為誠實的錯誤買單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個誠實的錯誤,公司會寬恕你,把它作為一筆學費;而你背離了公司的價值規範,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甚至解僱」。正是這種精神價值觀的作用,使得松下公司這樣一個機構繁雜、人員眾多的企業產生了強勁的內聚力和向心力。

4)讓員工「出氣」

為了消除內耗,減輕員工的精神壓力,松下公司專門開闢了一間「出氣室」。裡面擺著公司大大小小行政人員與管理人員的橡皮塑像,旁邊還放上幾根木棒、鐵棍。

假如哪位職工對自己某位主管不滿,心有怨氣,你可以隨時來到這裡,對著他的塑像拳腳相加棒打一頓,以解心中積鬱的悶氣。

在你把領導的橡皮塑像痛打一頓之後,有關人員還會找你談心聊天,溝通思想,給你解惑、引導。在這樣的模式下,松下公司慢慢形成上下一心、和諧相容的「家庭式」氛圍。

對此,我們要反問一下,我們企業的各級管理者,有沒有這樣的度量?

5、「把育人當主業,把生意作副業」,這句話在松下可不是一句空話,他們的文化和管理系統完全可以支撐這樣的信念。

6、充分授權、善用人才、用心領導,創造一個讓員工成長與發揮的環境。

3.松下肥料之三:用人之道讓員工感恩

1)僱傭70分人才

松下幸之助說:人才的雇用以適用公司的程度為好,程度過高,不見得一定有用。當然水準較高的人會認真工作的也不少,可是很多人卻會說:「在這種爛公司工作,真倒霉。」如果換成一個普通程度的人,他卻會很感激地說:「這個公司蠻不錯的」。

2、儘量不用「空降兵」,儘可能自己培養、內部提拔人才,把職業發展的機會留給內部人員。如果我們熱崇於空降兵,而且新員工的工資還比老員工高,估計要讓員工感恩就有些難度了。

4.松下肥料之三:用人之道讓員工感恩

松下公司建立的「提案獎金制度」很有特色,激勵力度非常大,一年的提案超過10萬個,獎勵金額也非常巨大。松下某高管曾經自豪地說:「即使我們不公開提倡,各類提案仍會源源而來,我們的職工隨時隨地在家裡、在火車上,甚至在廁所里都在思索提案。」

我們要明白:高薪不是不勞而獲,高薪是建立在高績效的基礎之上的,並不是固定的高薪。

5.松下肥料之五:高績效靠多樣化激勵

松下幸之肋經過常年觀察研究後發現:按時計酬的職員僅能發揮工作效能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勵則可發揮80~90%。松下公司十分強調「人情味」管理,經常會進行「感情投資」和「感情激勵」,松下各級管理者通常的做法是:「拍肩膀、送紅包、請吃飯」。

6.跳出松下講薪酬與績效

1)理解全面薪酬

薪酬由「薪」和「酬」兩部分組成,「薪」是指所有用現金、物質衡量的個人回報,「酬」,是屬於精神層面的酬勞。雖然從員工的直觀角度,「薪」的刺激性更強,但「酬」對員工的影響力也日趨增大。所以,我們在講高薪時,不能局限在物質薪酬方面,僅僅是物質薪酬高,是很難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我們要做的是全面薪酬都不錯,這才是真正的高薪。

2)我們薪酬的種子是怎樣的

能夠做到所有人員都高薪,所有人員都採用領先型薪酬戰略的企業並不多。很多企業的薪酬戰略是分不同層級採取不同的薪酬戰略,即是一種組合式的薪酬戰略,比如:

1、核心崗位、關鍵崗位:領先型薪酬戰略,即高於市場同行薪酬。

2、重要崗位:跟隨型薪酬戰略,即與市場平均水平持平。

3、一般崗位:低成本薪酬戰略,即略微低於市場薪酬水平,採取這種薪酬戰略的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崗位的用人條件,並如何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讓新員工快速上手。

採取幾種不同薪酬種子的企業,如果要產生高績效,施肥的難度會明顯增大,雖然很多肥料是大同小異的。所以,假設我們在施肥方面都做得比較充分,高薪這顆種子更容易產生高績效、高薪這顆種子也可以產出更高的績效。

高薪也不是高得離譜,更多的是指該崗位的薪酬有競爭力,至於高績效的定義,還要靠企業自己思考一下,畢竟每個企業的績效體系會存在一定的不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