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曲高山峽谷里的貧困戶「摘帽」記

西藏主要新聞 發佈 2019-12-20T09:20:02+00:00

從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驅車前往110公里外的色尼區尼瑪鄉,只見一番熱鬧:學生們正在鄉小學的操場上各自玩耍,校園廣播里不時傳來校長催促上課的聲音。

初冬時節,藏北高原已是萬物俱寂。從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驅車前往110公里外的色尼區尼瑪鄉,只見一番熱鬧:學生們正在鄉小學的操場上各自玩耍,校園廣播里不時傳來校長催促上課的聲音。臨馬路的一家汽車修理店前,店主嘎瑪正和徒弟為兩輛汽車更換輪胎。偶有村民路過,嘎瑪聽到聲音,抬起頭寒暄幾句又忙碌起來。

這樣的忙碌於嘎瑪而言,是幸福的。靠著勤勞的雙手,4年里,他和妻子尼瑪桑姆還清了近8萬元的借款,還經營著汽車修理店和茶館,順利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圖為那曲市色尼區尼瑪鄉全景 攝影:王媛媛

圖為那曲市色尼區尼瑪鄉貧困戶嘎瑪家 攝影:王媛媛
妻子接連生病,家庭因病致貧

汽車出那曲市區後便向著東北方向前行。冬日的高原,明麗陽光照耀下,半結冰半緩流的河水泛出藍色幽光。再過一個彎道,高山峽谷間出現了一塊平整的壩子,尼瑪鄉終於到了。

在尼瑪鄉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一行來到了嘎瑪的家。這棟400餘平方米的房屋是嘎瑪2015年初購買的。總價11.5萬元的房款,近7成都是嘎瑪找親戚借的。

「當時就是看好房子臨馬路,想著買下了可以用臨街的鋪面開個店做點生意。」在距離尼瑪鄉10公里的行木扣村,有一棟破舊的老房子是嘎瑪一家5口人原來的居所。想著鄉里的條件好一點、賺錢的機會也多一些,嘎瑪一家人從村裡搬到了鄉里。

正當全家沉浸在住新家的喜悅中,尼瑪桑姆患病住院了。正是尼瑪鄉一年一度的蟲草採挖季,眼瞅著同村人上山挖蟲草,嘎瑪卻只能在醫院裡照看生病的妻子。

「那一年,我只挖了40根蟲草,賺了2000元。」採挖的蟲草有限,妻子患病又花光了家中僅有的積蓄,嘎瑪一家的生活更加艱難。

圖為通往那曲市色尼區尼瑪鄉的柏油鄉道 攝影:王媛媛
自然條件惡劣,脫貧摘帽難度大

家庭貧弱的又何止嘎瑪一家。整個尼瑪鄉是色尼區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的一個鄉,除了油恰鄉,這裡最偏遠。2015年底這裡的貧困發生率達到18.9%。

尼瑪鄉鄉長孫延斌介紹,沒通柏油鄉道前,鄉里人去一趟色尼區要花4、5個小時;因為再向東便是比如縣達塘鄉,整個鄉的供電線路要從比如縣拉過來,電費也是交到比如縣;無論哪家通訊公司,手機信號在這裡常常是時有時無、斷斷續續。

登上尼瑪鄉政府西側的一座小山丘,整個尼瑪鄉便盡收眼底。這裡並非典型的藏北高原景象,連綿的山脈被河流溝壑所「切斷」,枯黃的草地上不見一棵樹木,也不見成群牛羊覓食。

孫延斌說,那是因為這裡「沒有大面積的草場,村民放牧都是小片、分散的。」

蟲草採挖只有短短2個月,而且還是典型的「靠天吃飯」。想要讓311戶114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摘掉貧困帽子,談何容易。

再難的工作也得做。尼瑪鄉黨政幹部研究脫貧政策,用足用好生態補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教育、醫療救助四項普惠性覆蓋受益措施,同時想方設法通過產業扶持、易地搬遷、轉移就業等針對性脫貧措施,多措並舉、精準施策,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幫扶幹部上門,找尋致富門路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幫扶幹部主動上門,了解嘎瑪家的情況,為他出謀劃策。

針對嘎瑪家妻子生病幹不了重活累活,只有嘎瑪1人是勞動力的具體情況,幫扶幹部主動向他介紹技能培訓信息,希望他去學一門技術。

「那時候我有一輛摩托車,難免遇上車子壞了,就自己琢磨著修理。」2015年12月,嘎瑪多方打聽,前往拉薩西郊一家汽車修理店學習汽車維修。

早上8點起床洗漱,吃過簡單的早餐,嘎瑪便步行到修理廠開始學習。給師父遞工具、鑽到車底檢查,1個月的學徒時光讓嘎瑪收穫頗豐。

嘎瑪想著來年開春,購買些修理工具,在當地開一家汽車修理店。可那一年妻子的病情復發,他只好把孩子托給親戚照看、把氂牛寄養在親戚家,關上門帶著妻子看病求醫。

摩托車修理店拖到了2017年7月開業。「鄉里開摩托車的人多,生意好的一個月可以賺3000、4000元。」

嘗到甜頭的嘎瑪想著擴大門面。幫扶幹部主動上門,告訴他,可以利用金融信貸的政策解決開汽車店的資金問題。

「村幹部給我講貸款政策,幫我填資料、辦手續,很快5萬元的貸款就批下來了。」靠著貸款,嘎瑪一下子將摩托車修理店擴成了汽車修理店,同時在汽車修理店隔壁開了家藏館。

給汽車換個胎、檢查儀器設備,有時候車子在10多公里的地方壞了,嘎瑪也趕過去修理。妻子尼瑪桑姆也沒閒著。她去參加了色尼區舉辦的廚師培訓班,40天學成歸來後,餐館裡可供應炒菜、麵條、蓋澆飯、藏餐等餐食。

「去年,靠著這兩個店,家裡有8萬元的純收入。光是汽車修理廠就有5萬元的純收入。」找到了致富門路,嘎瑪一家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摩托車換成了汽車,最後一筆6000元的借款也在去年11月還給父親了。嘎瑪心想:借錢時,親友們都想著自己的人品還算好,肯定能還,現在總算是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

圖為嘎瑪(左)和村幹部在他的汽車修理店裡 攝影:王媛媛

​圖為嘎瑪在更換汽車輪胎 攝影:王媛媛

幸福生活,嘎瑪還有更多想法

自己的生活好了,嘎瑪主動找到村兩委,想要幫助其他貧困戶富裕起來。

2019年5月,措加和貢楚雲旦加措來到修理店,開始跟著嘎瑪學習汽車修理。

「我們一個月拿3500元的工資,跟著嘎瑪師父學習汽車修理技術。遇上我們不明白的,他會很耐心跟我們解釋。」措加說。

嘎瑪並不擔心這樣手把手地教學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他希望全鄉人都過上幸福生活。

嘎瑪說,現在黨和政府政策好,只要自己肯吃苦,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的。

「家裡面的話,現在就希望妻子身體健康,兩個上學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剛剛出生的小孩能夠健康成長。」

提到孩子,略顯羞澀的嘎瑪便說開了。大兒子尼瑪頓珠已經上初二了,二女兒普窮措姆也已經在鄉里的小學讀2年級。兩個孩子的學習,嘎瑪自是不用擔心,他只是希望他們能夠珍惜,以後能去拉薩市甚至內地學習。

「我和桑姆都沒有上過學,去那曲買個東西都很費勁。現在開了修理店,遇上修車的漢族人,雖是能聽懂他們說話,但是自己說不出來,只能是干著急。」嘎瑪說。

「爸爸現在已經學會了很多漢語詞彙,很多像鼻子、眼睛之類的詞語他也能用普通話表達了,等放了寒假,我還要繼續教他學習。」尼瑪頓珠說。

寬敞明亮的客廳里,藏式火爐燃得正旺,爐子上的熱水正冒著白氣。剛出生1個月的小兒子被被子裹著露出個頭;3歲的三兒子正坐在凳子上看著電視里播放的動畫片;上小學的女兒快要放學了,尼瑪桑姆在廚房忙碌著午飯……

嘎瑪心裡想著的事情還有很多。親戚幫忙冬宰的氂牛,該拿出來做風乾肉了。還要抽空開車去拉薩採辦一家人的年貨。趁著尼瑪頓珠在家,還得抽空逛逛淘寶,在網上買點冬天的衣服。

事情雖多,嘎瑪卻幹勁十足,因為一家人的生活眼瞅著是越來越好了。眼下,他還有一個更大的願望:希望開一個汽車修理合作社,吸納更多願意學習技術的村民們學一門技術,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過上更好的生活。

來源:中國西藏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