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雙胞胎兄弟,雙雙考入麻省理工,學霸父母的教育理念很給力

寶媽嗎的育兒觀 發佈 2020-01-03T05:02:52+00:00

相信很多人對雙胞胎都有很多的好奇,很多的雙胞胎甚至有神奇的心電感應,我姐姐家的雙胞胎就是。有一次姐姐出門只帶了哥哥,因為要幫小孩報輔導班,妹妹是留在家裡被奶奶看著,結果哥哥在回來的路上突然哭了起來,邊哭還邊喊著妹妹的名字,姐姐一開始只以為小孩是想念妹妹了。

相信很多人對雙胞胎都有很多的好奇,很多的雙胞胎甚至有神奇的心電感應,我姐姐家的雙胞胎就是。

有一次姐姐出門只帶了哥哥,因為要幫小孩報輔導班,妹妹是留在家裡被奶奶看著,結果哥哥在回來的路上突然哭了起來,邊哭還邊喊著妹妹的名字,姐姐一開始只以為小孩是想念妹妹了。

可是孩子哭的太慘了,姐姐不放心,就往家裡打了個電話,奶奶說剛才妹妹趁她不注意跑到了廚房,竟然踩著旁邊的小凳子上了廚房台子,拿刀把手割破了,不過幸好是個小口子,後來姐姐就把家裡所有的尖銳物體全都能受得收起來,不能收的就全部用軟布包了起來。

這再一次刷新了我內心對於雙胞胎心電感應的認知,最近又刷到一個關於雙胞胎的例子,這兩個雙胞胎可不是一般的厲害。

復旦雙胞胎兄弟,雙雙考入麻省理工,學霸父母的教育理念很給力

先來看他們的父親,

董文博教授1966年10月出生於福建省建陽縣,是一位地道的南方人。1987年7月本科畢業並獲得復旦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7月獲得復旦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1月獲得復旦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取得博士學位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董教授深得命運的青睞,他不但有令人羨慕的學歷,還有一對可愛又帥氣的雙胞胎兒子,分別叫董知寰和董知宇

更加令人矚目的是,董家的這一對雙胞胎兒子在高考後雙雙考進復旦大學,又一起選擇了物理系。後來又同時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並拿到全額獎學金,將雙雙赴美攻讀碩博學位,繼續物理學領域的深造。

不少網友感嘆:這復旦和麻省理工在別人看來遙不可及,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為他們家開的!

兩兄弟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在我看來不僅要讚嘆董教授的基因之強大,更要歸功於這兩個學霸在自律意識上勝人一籌,更為重要的還是董教授的可圈可點的家庭教育。

而董教授的育兒觀念就是「有興趣的學,沒興趣的不學」。他很尊重自己孩子的意願,從小就鼓勵他們學有興趣的東西,不干涉他們的興趣發展。

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長除了為孩子指引方向之外,就是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去過多的干涉孩子的意願。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聰明的家長知道該如何正確對待和把握這份熱愛,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的遊刃有餘。

還有一點就是這兩個兄弟都非常的自律這是董爸爸從小就培養兩兄弟自律性的結果,在小學階段,兩兄弟的作業從來不需要董文博教授去操心,每天準時做作業,及時預習、複習在這對雙胞胎看來是像吃飯喝水一樣必須做的事情。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天晚上,雙胞胎學霸就主動用純英語與董教授進行交流,在董教授的"把脈"之下,董知寰和董知宇的英語水平自然可以做到拾級而上。英語成績好起來了,想在中考和高考中不勝人一籌都是很難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要是做到自律那麼很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簡單,很多名人也是因為自律才能夠有今天這種成就,但是大家都有的一個小毛病是,堅持不下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包括孩子在學習生活中也是這樣,這是很致命的。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是因為孩子沒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習慣,而要想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習慣,那必須的從小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自律是要從小培養的,如果長大了在培養自律的話就會非常困難,而且很容易堅持不下來。

我覺得自律表就是一個很好地培養小孩自律習慣的好東西,包括我家孩子也在用,自律這個好習慣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非常重要,孩子沒有判斷力和自制力,先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樣孩子就會主動自覺做這件事,讓孩子體會到這樣做的樂趣,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養成好習慣。

很多家長信奉快樂教育,但是我想給家長說的是,現在你不逼孩子一把,將來社會就會把孩子逼得更緊。

錢文忠教授說:憑什麼教育是快樂的?我實在想不通,教育怎麼一定是快樂的?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

給孩子設定目標

孩子沒有自制力,養成自律好習慣的方法就是先設定目標,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就可以得到小星星,集滿一周就可以有大獎勵!

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制定目標,養成一個目標及完成的良好循環,不再是家長催著孩子完成任務,孩子會主動去完成任務。

自律表可讓家長起到監督作用

孩子完成任務時,家長可以看到,也能督促家長及時的檢查孩子的完成情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是參與到自己的生活中了,而不是坐在那玩手機或者只在早上晚上出現的一個「陌生人」了。

自律表是孩子的成長記錄

這本自律表還是孩子的成長記錄,記錄了我們的孩子是怎樣的一步步變優秀的!

這自律表放在我家孩子的書桌上時就像一本檯曆,很醒目,但是又比檯曆小,給孩子的書桌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學習。

家長給孩子寫評語些感悟,也是在孩子的生活中加入了自己的腳步,雖然不可能每天看著孩子,卻能知道孩子不在自己身旁時幹了什麼,參與感滿滿啊。孩子長大了翻看時也是滿滿的感動與驕傲。

只需39.8元,都不到一頓飯的錢,就能讓自家孩子變優秀,變得知道自己每天要幹什麼,據我自身經驗看,真的很值得了。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