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書法作品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

翰墨書道 發佈 2020-05-24T03:32:21+00:00

從理論上來說大約包括技法、有我和境界三個層次,但作為一位書法家 ,要真正能夠進入這三個層次與境界,往往是人書俱老,方能夠到達爐火純青的書法藝術境界。

什麼樣的書法才是好的書法的呢?

恐怕許多人會認為,看著感覺舒服的書法就是好的書法。實際上,真正意義上好書法的標準複雜得多,書法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已經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審美體系和法度,特別是自唐代尚法的法度形成以後,書法的審美就進入了一個比較系統化的體系。這個體現即是我們欣賞書法的標準也是衡量學習書法的基本層次或境界。雖然對於這個問題仍然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形,但從基本原則上來看,好的書法確實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的。



其實這些基本原則和我們臨摹學習書法的一些基本規律是相通的。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個是技法方面的標準,一個書法風格格調的問題,在一個就是書法與文化修養,情感的融入問題。在書法作品中能夠具備這三個方面的特徵,基本上就是一件不錯的書法作品了。

首先是關於書法技法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創作的書法作品中所包含了經典理論和書體技法含量的問題。

就這個問題,盧中南老師有曾經說說過,有許多人認為盧中南楷書學的是歐陽詢的楷書,實際上,最早盧中南學習的是屬於魏碑一路的《張黑女墓誌》後來在歐陽中石先生的指點下才楷書學習歐陽詢的楷書,並說自己的楷書是集多家技法形成的面貌。如果僅僅取法一家,書法作品就會顯得非常單調,內涵不夠豐富。就像我們吃飯穿衣那樣,如果天天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服必定會乏味的。所以說一件比較優秀的書法作品,必定具有豐富的技法內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學習書法都採取了先專精一家,然後遍閱百家的路子,就要要不斷豐富我們書法作品的技法內涵。如果我們熟悉中國書法歷代書法家的經典作品,就一定會發現,那些非常成功的經典作品中的技法元素是非常豐富的,往往包括多家書法家的優點。比如米芾的書法,就是集百家之長融會貫通而形成自己的書法面貌的,在如王鐸等書法同樣如此,雖然說其作品以取法《淳化閣帖》為主,可是其中的點畫線條的用筆卻明顯有柳公權楷書方筆的影子,其中有不少的字甚至就是直接背臨與原貼。還有王鐸等漲墨法,可以說就是來自中國的國畫藝術。



書法的技法不僅僅包括用筆的提按頓挫或中鋒技法,還包括對經典書法的活學活用之技法。以及書法理論的融入能力。我們在欣賞書法作品時首先就要看這件作品有沒有傳統書法技法功夫,已經對傳統書法技法功夫取法的層次與境界如果,都是我們品評的標準。

書法有法,如果一件書法作品,看不到對傳統書法的取法與繼承,顯然這件書法就談不上有什麼功夫。無論書法作品如何創新,但都不能完全脫離經典書法的技法。因為經典書法技法是我們現代的的本體標準。我們是不可能跨越經典獨闢蹊徑。所以好的書法作品一定要見傳統書法理論與技法。

再者就是,我們知道,書法技法只是書法的表現語言要素,並不是書法的全部要素。我們學習書法必須要經歷一個從無我到有我的過程。

有我之境,就是我們的書法逐步形成自己面貌的過程。我們學習書法都會有自己的風格取向選擇,加上自己的性情和文化學識,對書法理解認識的深度,在初步的技法的初步成熟,積累的規範美觀的字形越來越豐富,技法駕馭能力越來越嫻熟,特別是自己的審美理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日趨模式化,就是形成自己的具有獨特個性的書法性格,也就是書法風格。雖然能形成真正意義的具有書法藝術特點的書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無可非議的是學習書法隨著我們書法造詣的不斷提升,都不可避免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的,也或許會有境界與層次的區別,但最終會有一個自我面貌的出現。這就意味著一件好的成熟的書法作品必定不是一件完全的集字臨摹或模仿作品,必定是一件完全具有自己審美理想與經典技法語言要素的作品。實際上也可以看作就是有我的作品。



第三是書法作品的文化內涵問題。一件好的書法作品,需要具備豐富的技法內涵和具有自己獨居個性的特色,這一切的真正本源,則是書法家本人的內在的精神的修養。

可以說沒有書法家內在文化的融入以及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產生能夠感動欣賞者的作品的,如果作品缺少必要的情感,其藝術性幾乎喪失殆盡。所以古人說字為心畫,書如其人,如其志,如其心性,就在於此。如我們所津津樂道的中國十大經典書法作品,亦或者說三大書法作品,《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帖》,都屬於此類作品,這些作品有幾個共同的特點,都不是為了創作作品而形成的作品都是無意於佳乃佳的作品。它們的創作過程都不是像我們現代書法創作作品那樣,有許多刻意的成分在內。都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心情所完成的作品,所以這些作品的文字或者說文章都是書法家的原創,特別是《蘭亭序》和《祭侄文稿》其本身就是文章草稿。但由於書寫者的技法功嫻熟,到了隨心所欲不越規矩的境界,隨便寫的文章草高就能夠成為書法經典,而且數千年沒有被推到的經典。這就告訴我們好的書法作品,是充滿書法家個人情感的作品,審美理想的作品,並符合經典書法審美標準的作品才談得上是一件好的作品優秀的作品。


雖然現代書法作品刻意的成分可能多一些,不過有許多優秀的書法家同樣在追求這種書法創作的經驗。要實現書法作品具備感情的投入,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是技法嫻熟,爐火純青,隨心所欲而不越規矩。這樣的書法作品才真正稱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





雖然現代書法作品刻意的成分可能多一些,不過有許多優秀的書法家同樣在追求這種書法創作的經驗。要實現書法作品具備感情的投入,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是技法嫻熟,爐火純青,隨心所欲而不越規矩。這樣的書法作品才真正稱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

雖然現代書法作品刻意的成分可能多一些,不過有許多優秀的書法家同樣在追求這種書法創作的經驗。要實現書法作品具備感情的投入,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是技法嫻熟,爐火純青,隨心所欲而不越規矩。這樣的書法作品才真正稱得上是好的書法作品。

所以現代書法的法度必比古代經典書法更加豐富。這有一個積少成多的歷史的積累過程。基於這個因素,我們品評欣賞一件書法特點好與壞,是根本不可能拋開經典書法作品形成的標準的。從理論上來說大約包括技法、有我和境界三個層次,但作為一位書法家 ,要真正能夠進入這三個層次與境界,往往是人書俱老,方能夠到達爐火純青的書法藝術境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