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高考狀元:第一次名次568,到673進北大,逆襲只靠2個「字」

來川學習方法 發佈 2020-01-01T15:48:07+00:00

一提到衡水中學,除了近乎「變態」的學習時間表之外,還有每年幾乎全占清北的錄取名額,以及9成以上的本科錄取率。能夠讓家長爭相將孩子送進去學習的學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就是學生的唯一救命稻草。

一提到衡水中學,除了近乎「變態」的學習時間表之外,還有每年幾乎全占清北的錄取名額,以及9成以上的本科錄取率。能夠讓家長爭相將孩子送進去學習的學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就是學生的唯一救命稻草。

在高考憑藉673分成為衡水高考狀元,成功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劉嘉森,終於可以鬆了口氣,而在三年前入校的第一考試成績,劉嘉森只排到了568名,甚至連普通的211大學都無法考上去,而他逆襲的秘訣很簡單,但是卻非常見效,那就是只有2個字。

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的劉嘉森,在升入初中後,父母就不能對自己的學業有任何建議或者幫助,全程都只能靠著自己努力學習,還算能夠勉強維持一個不錯的成績。終於拿到名額,進入到衡水中學的時候,劉嘉森的忐忑高過了期待。他知道附近學校的學生,無論成績好壞都想進到衡水中學,只因為在那裡差學生能變成好學生,而好學生能夠變得更好。

第一次摸底考試的成績,讓原本信心滿滿的劉嘉森大受打擊,他的成績在總榜上只排到568位,不僅屬於中下位圈,而且分數連一個普通的211大學都考不上。這個成績讓劉嘉森瞬間清醒,他明白在這所學校里,自己不算是最聰明、最機靈的,但是自己卻可以做最勤奮的哪一個。

別人需要用10分鐘吃完飯,那他就用3分鐘吃完,平時洗澡需要15分鐘,他也能在5分鐘內解決問題。將平時日常時間花銷一壓再壓,劉嘉森生生能夠在原本就十分緊湊的衡水中學時間表里擠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劉嘉森明白,既然來到了衡水,那麼就沒有人不努力,也不可能不辛苦,但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目標,暫時的辛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在一眾學生中,一向以「勤奮」二字為座右銘的劉嘉森,終於慢慢看到了自己成績的進步,在第二次考試中,劉嘉森的成績提高到了100多名,成為那次考試中進步最明顯的學生。這次的進步讓劉嘉森更受鼓舞,恨不得將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劉嘉森的感染下,不少同學也能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整體的學習氣氛反而有所提升。

劉嘉森認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673分的好成績,靠的不是一天半日的「醍醐灌頂」,而是笨鳥先飛的「勤奮」,將時間合理規劃,擠壓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從而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加以勤奮努力,才是取得成績的關鍵所在。

精彩文章回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