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讀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傳奇一生

谷原君 發佈 2020-05-08T15:17:58+00:00

根據當時的規定,但凡是滿族成員皆分錄各牛錄中,戰時出征,平時生產,是典型的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當然,這跟唐朝時期的府兵制,明朝時期的衛所制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於公元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出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祖父『覺昌安』,曾擔任過明朝建州衛左都督(一說是擔任建州衛左都督僉事;一說僅僅只是建州女真部落的一個小酋長而已)。其父『塔克世』,曾擔任明朝建州左衛指揮使。

努爾哈赤十歲喪母,十九歲的時候被迫分居。他少年時期,經常跑到撫順關做生意,後來投在了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部下當兵。他勤奮好學,精通漢語和蒙語,並且深受漢文化的影響。

公元1582年,即明朝萬曆十年,明軍在鎮壓建州右衛古埒城主叛亂時,殺害了給明軍當嚮導的『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事後便以「誤殺」為由,推脫了此事,並讓努爾哈赤世襲其父職以作補償。

作為一代雄主的努爾哈赤來說,他是絕對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更不可能原諒明朝。於是,在同年五月的時候,他便以祖父和父親被殺為名,以遺甲十三副騎兵進攻圖倫城。

努爾哈赤用了六年多的時間,先後征服了建州各部,勢力逐漸強大了起來。這也為日後建立後金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萬曆十七年,努爾哈赤被明朝敕封為建州左衛都督僉事。很顯然,這是明朝政府有意拉攏努爾哈赤。萬曆二十三年,努爾哈赤被封為龍虎將軍。自此之後,他便開始連年征戰,先後征服了海西和東海女真各部。

到了萬曆四十三年的時候,努爾哈赤基本上已經統一了女真各部,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推動了女真社會的發展,以及滿洲共同體的形成。此外,努爾哈赤又在氏族制牛錄組織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最初只有黃、白、紅、黑四旗,後來增設了四鑲旗,共為八旗,總兵力達六萬餘人。

根據當時的規定,但凡是滿族成員皆分錄各牛錄中,戰時出征,平時生產,是典型的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當然,這跟唐朝時期的府兵制,明朝時期的衛所制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得有理政聽訟五大臣,與八旗旗主共同商議國政。還設立聽訟官(札爾固齊)10人,專門負責審理案訟。還倡導和支持使用蒙古文字母來創建滿文。

公元1616年,即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稱汗,名曰:「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

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著名的「七大恨」為由,誓師攻明,他更是親率滿洲四旗大軍進攻撫順,迫使明朝守將李永芳投降。同年七月,努爾哈赤的大軍成功占領清河等城,明廷朝野震動。

為了抵禦努爾哈赤的大軍,明朝廷趕緊調集9萬明軍,又強征葉赫和朝鮮兵1萬多人,約11萬人前往。隨後,明廷又命令楊鎬為遼東經略,於萬曆四十七年四月,兵分四路,直搗赫圖阿拉。

明軍雖然人多勢眾,來勢洶洶,但努爾哈赤也絲毫不懼,他利用明軍兵力分散的弱點,採取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的戰略,逐個擊破。所以在此戰中,努爾哈赤僅用了五天時間,便大敗明軍,取得了薩爾滸之戰的勝利。隨後便開始集結兵力進攻開原、鐵嶺等地,使得明朝在遼東地區失去了御守後金西去之屏蔽。

公元1621年(明天啟元年)三月,努爾哈赤先後攻克瀋陽、遼陽等地,遼河以東地區盡數歸努爾哈赤所有。同年五月三日,努爾哈赤將都城遷到瀋陽,史稱「盛京」。

努爾哈赤進入遼瀋後,便實行了「計畝授田」制度,並頒布「按丁編莊」令。努爾哈赤此舉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女真封建化的進程。

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率軍攻打寧遠,但卻遭到明朝大將袁崇煥的奮力抵抗,後金軍損失慘重,激戰兩日都未能破城。同年七月,努爾哈赤因憤生疾,到清河湯泉治療。八月初,努爾哈赤病重,被迫返回盛京療養。

同年十一月,努爾哈赤乘船順太子河而下,行至靉雞堡病死,終年68歲。天聰三年(1629年)葬於福陵(今遼寧瀋陽東郊天柱山),廟號太祖!

參考文獻:《清史稿·太祖本紀》、《明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