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專家: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谷原君 發佈 2020-05-07T22:30:04+00:00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在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幕,那就是在審理犯人的時候,都會讓犯人簽字畫押,也就是除了簽名之外,還要按手印。

古代沒有指紋技術,為何犯人還要畫押?專家: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

在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幕,那就是在審理犯人的時候,都會讓犯人簽字畫押,也就是除了簽名之外,還要按手印。除此之外,在很多房契、地契或者是借據上都是如此。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古代時期並沒有指紋識別技術,那為什麼還要按手印畫押呢?」

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我國的古人已經掌握了「指紋技術」,只不過使用的方法跟現在不一樣而已。

所謂指紋,通俗的解釋便是人體表皮上突起的紋線,人在出生後的第三四個月便開始產生,到六個月左右就形成了。不過指紋只會隨著人的成長而放大變粗,其指紋樣式並不會發生改變。

此外,每個人指紋重複的幾率很小,大約只有150億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指紋也被稱作是「人體身份證」

而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們就已經發現了這一奇妙之處。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現在如此發達的技術,也並沒有進行多方面的運用而已。直到後來,指紋才正式被運用到了各種場合上面,比如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在文書契約中的應用、還有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應用等等。

據相關史料記載,我國歷史上最早將指紋運用到刑事訴訟案件中的時間,大概在2200年前。

1975年12月的時候,考古隊在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發掘出了十二座戰國末期到秦朝時期的墓葬,並且在當時的第十一號秦朝墓中發掘出了大量的竹筒,其上面記載的大都是法律文書、治獄文書程式和刑事偵查方法。

而在這其中發現的《封診式》一書中有《穴盜》一文,裡面則記載了一件盜竊案件的偵查情況,從報案到後來偵查訊問等,全過程記錄得都非常清楚,其中記錄手印的發現情況有:

​「內中及穴中外壤上有厀(膝)、手跡,厀(膝)、手各六所。」

這也就是說,在房內,洞中和洞外的泥土上都發現了有膝蓋和手的印痕,痕跡總計有六處。要知道,這可是在2000多年前對手印勘察的文字記載,是世界各國都還沒有的。

到了宋代時期,手印則已經正式成為刑事訴訟的物證了。比如在《宋史·元絳傳》中就曾記載了一起欺詐案件:

「安撫史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縣。豪子龍聿誘少年周整飲博,以技勝之,計此貲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訟於縣。縣索卷為證,則母手印存,弗受。又訟於州,於使者,擊登聞鼓,皆不得直。絳至,母又來訴,絳視卷,呼謂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牘尾印,而撰偽券續之耳。』聿孩謝,即日歸整田。」

這段記載的意思是說,有一個叫做龍聿的富人,使用計謀與周整賭博,並賭贏了,於是便讓周整以上等田摺合成錢來抵債,所用之計便是在留有周整之母手印的空白紙上立下字據,落款年月於手印之上。

周母得知後便將龍聿告上了官府,州縣官吏開始因看到字據上有周母的手印為證,因此並沒有細究。等到元絳就任永新縣知府後,周母再次起訴龍聿。元絳發現字據上是先有手印後有字據,因此便判定這份字據就是龍聿偽造的,於是便判其田歸還周母。

這一記載,可以說充分的反應了當時在處理刑事訴訟案件時以手印為證已經是慣例,而且這也說明了,當時已經能夠鑑別手印是誰所留。

除此之外,在元朝姚燧的《牧庵集》還記載了一起冤假案件,其載曰:

「轉僉山北遼東道提邢按察使,事治有田民殺其主者,獄已結矣……又有訟其豪室,奴其一家十七人,有司觀故數十年不能正。公以凡今鬻人皆畫男女左右食指橫理於卷為信,以其疏密判人短長壯少,與獄詞同。其索券視,中有年十三兒,指理如成人。曰:『偽敗在此!』為召郡兒年十三者數人,與符其指,皆密不合。豪室遂屈毀卷。」

這段記載是說浙西廉訪副使潘澤在複查案件時,發現了一起冤假案件。一個富豪將一家17口當作家奴,數年來經過了多個司法官員的審理,但最終都沒能為其伸張正義。潘澤在對案件進行複審時,發現其中的指紋紋線的疏密與其年齡不相符。

於是他便在郡中找來多個十三歲左右的少年,通過他們的指紋來與案件中的指紋作比較,更加證實了案件中的指紋與成年人指紋不符合。於是經過一番審理之後,得出結論,該富豪以少年指紋冒充成年人指紋做偽證,最終判其敗訴,終於澄清了此冤案。

當然了,手印除了在古代的刑事訴訟案件中可以作為破案線索和證據之外,還可以作為審查供詞或者是結案的工具。比如在《水滸傳》的第二十六回中,武松為了審查嫂嫂潘金蓮和西門慶通姦並毒死兄長武大郎一案,便要胡正卿將潘金蓮和王婆的口供寫在紙上,然後畫押。

所以由此可見,指紋技術早在古代時期,就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因此可以說,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指紋術和其他發明創造一樣,在很大程度上為推進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和勞動生產力的提高作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看完之後,你有沒有長知識呢?

參考文獻:《宋史》、《牧庵集》等;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