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今年將免費為1391戶老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

溫州都市報 發佈 2020-05-11T21:31:18+00:00

溫都訊 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難、失能失智、孤巢獨居等弱勢老人,他們急需幫助。

溫都訊 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年人,尤其是生活困難、失能失智、孤巢獨居等弱勢老人,他們急需幫助。市民政部門自去年開始,針對生活困難的老年人家庭,在全市範圍內部署、開展適老化改造工作。2019年,為全市1535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免費提供政府兜底保障的適老化改造服務,補助金額800餘萬元。今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十大民生實事之一。截至當前,已有1860戶家庭享受到改造後的便利和安全。

浴室洗澡椅、廁所安全扶手等適老化改造項目 為老人家庭提供便利、安全

家住甌海區新橋街道金蟾社區五組團3幢302室的袁老伯一家,就是首批享受到民政適老化改造「紅利」的家庭之一。袁老伯今年91歲了,他和84歲的張阿婆,居住在該小區已經有20多年了,雖然他們身體康健,但歲月不饒人,如廁、洗浴都不是很方便。「之前,浴室小,又很滑,每次洗澡、如廁都很擔心。」張阿婆說,自從去年民政部門上門對他家進行了適老化改造,為他家的浴室、廁所加裝了安全扶手、洗澡椅後,他們方便、安全了很多。有把手扶著,洗澡坐在防滑的洗澡椅上,增強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兒女們也放心不少。袁老伯家還安裝了消防煙霧報警器、實時監控和一鍵救助。袁老伯、張阿婆只要覺得不舒服,按下這個一鍵救助,馬上就能到及時的醫療救助,袁老伯一家的適老化改造全方位提升了老人居家生活環境。

一鍵求助按鍵

浴室、廁所里的洗澡椅

同樣,今年78歲高齡的麥老伯,有肺氣腫,長期臥床,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日常都是輪椅出行。他的子女要麼在外地,要麼忙於工作,無法長期照料。大部分時間,都是他的老伴徐阿婆忙裡忙外。今年,徐阿婆也已經70歲了,去年,她被查出來,腰椎突出,幾近住院,這讓兩位老人的居家生活難以「自理」。

社區得知麥老伯家的困難,主動向街道反映,在甌海區民政局的幫助下,對麥老伯家做了適老化改造。針對麥老伯家的特殊情況,民政部門幫忙安裝了消防煙霧報警器、指紋密碼鎖、浴室廁所扶手、洗澡椅、實時監控、一鍵救助等,為兩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

實時監控攝像頭

消防煙霧報警器

這些改造項目中,徐阿婆對指紋密碼鎖「情有獨鍾」。她表示,人老了,記性不好,經常會忘記帶鑰匙,常常把自己鎖在外頭,這樣既不方便,也很危險。自從改成了指紋密碼鎖,她和老伴的進出方便了很多,指頭一按,門就開了,很是方便。適老化改造讓麥老伯和徐阿婆的生活更便利、安全。通過實時監控,子女們也能隨時從移動端、電腦端查看父母家中情況,更安心、放心。

指紋密碼門鎖

另外,就在兩戶老人所居住的小樓,分別在各自的2樓和3樓,民政部門還專門設置了方便老人休息的便攜安全椅子,旁邊還有安全把手,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種便攜安全椅子,需要時,可以放下,供走累的老人坐著休息,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摺疊收納,不占據樓道空間,該社區24幢小樓都有安裝,相當貼心,這也是適老化改造的一部分。

樓道里的可攜式摺疊安全椅

浴室、廁所內安裝的安全扶手

浴室、廁所里的安全扶手

甌海作為前期適老化改造試點 成效顯著 今年全市將有1000戶老人家庭獲益

據悉,截至目前,金蟾社區已有20多戶生活困難的老人家庭得到適老化改造。甌海區民政局為了高質量完成適老化工作,提前做好準備,對區內生活困難的老人家庭排查、評估,針對不同特點,提供「私人訂製」的適老化改造服務,最大限度幫助這些老人更加便利、安全的生活,增強他們的自理能力,同時,也對這些家庭可能出現的消防安全隱患、醫療急救需求提供解決方案,使得老人和子女都能心安。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活困難的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是今年省政府十方面的民生實事之一,主要針對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對象家庭,並優先實現最低生活中保障對象中享受定期撫恤補助優撫對象和失能老年人家庭全覆蓋。改造工作主要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五個方面進行個性化、功能化化改造提升,市民政部門將超額完成既定計劃,今年預計將為1391戶符合條件的老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我市適老化改造工作要於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25戶已經完成改造,97已入戶施工。

據了解,今年,溫州市生活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為1000戶,各地將按照不低於6000元每戶的標準進行改造,補助金額各地根據當地實際適當調整後,每戶6000元到15000元不等。我市對推進適老化改造工作按照提早謀劃、第三方實施、「一戶一案」設計、監督指導、及時組織驗收等步驟,提速增效。

溫都記者 陳偉 文/圖

審核 黃小玲

監製 陳博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