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派出國交換經歷(一)

金吉列留學福州 發佈 2020-06-03T20:26:11+00:00

2013-2014年,我作為國家公派交換生,享受中國與俄羅斯政府雙向獎學金,在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就讀。

2013-2014年,我作為國家公派交換生,享受中國與俄羅斯政府雙向獎學金,在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就讀。

作為全校甚至全疆的代表之一,參與國家的派出項目,在一開始被告知有此機會的時候興奮不已。但名額來之不易,全校只有我們學院有機會,兩個名額,本科一個,研究生一個(一方面自治區重點特色專業,另一方面專業對口),學校必須優中選優,集中面試了學院全年級的各班級第一名,作為當時的「學霸」,我被選中了。同樣參與項目的有一位研究生在讀的學姐,我倆相依為命。

申請的手續非常繁瑣,因為涉及到國家項目,要同時向學校、自治區以及國家留學基金委進行申報。加上從未接觸過如此繁多的paper work,讓我一開始慌了手腳。因為學校只是拿到國家的名額指標,並分配到我的頭上,但沒有人提供相應的留學指導: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需要哪些準備材料,要開什麼證明,要去哪裡蓋章,應該何時提交等等問題,都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在2012年的10月份確定此事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在學院、團委、外辦、教務來回奔波,僅僅為了開具一份班級排名第一的證明就能花費一周的時間。現在已經記不清具體準備了多少材料和什麼材料,只是潛意識告訴我不想再來這麼一次了,never again。

歷經了三個月的波折之後,在12月底趕著截止的ddl,把材料提交給了外辦的負責老師。但她也並不知道申請的流程,只是照章辦事,好在比較耐心和靠譜,安慰我一定會有結果。於是迎來了漫長的等待,漫長到懷疑這事兒是不是真的,我是不是被騙了。因為這事兒全年級無人不知,在讀期間我又屬於風頭出盡無人不識,萬一被打上了「公派交換生」的幌子,結果最終不能實現,豈不是貽笑大方。就這樣既期待又忐忑地度過了大二的下半學年。

七月份,進入了假期,仍然是音訊全無。嘗試自己聯繫CSC國家留學基金委,但是也沒有獲得回應。詢問外辦的老師,也只是被告知還需要等待。2012年的信息還不是特別發達,關於留學的資訊也少之又少,只是隱隱越越覺得應該會有結果通知。八月份,學校通知需要準備繳納下一學年的學費。但下一年是否能夠出得去,國內學校的學費是否能夠免除繳納還沒有定數。情急之下,在假期沒有老師上班的情況下進入大學校園,通過外辦的保安才聯繫到外辦的老師(當時也傻,跑了多少趟卻不知道留個老師的聯繫方式)。在幫我詢問之後,告知了我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國家審核已經通過,並且學校也確定下來了,叫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當時對學校不了解,因為掛了國立的名號,以為是在莫斯科,後來查詢才發現學校位於聖彼得堡的市中心,欣喜不已(因為對於俄語學生來說,普希金、普金等眾多名人的故鄉、俄羅斯文化之都的聖彼得堡,更加令我嚮往)。

經過與學校的溝通,大三整年的學費還是需要繳納,但是住宿費用可以免除。就這樣頂著大家疑問的目光交了學費、挨到了9月份開學。此時學校已經開課,但辦理簽證所需要的邀請函遲遲未下。在舍友都去上課的情況下,一個人躺在上鋪仰望著窗外發獃。

發獃的日子大約一個多星期,終於接到了留學基金委的通知,邀請函下發了。趕緊連夜訂了飛北京的機票,星夜啟程趕赴留基委領取第一筆生活費。實際上,從烏魯木齊飛往聖彼得堡非常近,大約只需要四五個小時,但由於需要領錢,並且要服從安排統一出發,留基委訂購的機票都是從北京起飛。

領取的第一筆生活費。因為還有各個國家的公派項目,那天留基委人還蠻多

好巧不巧,正好趕上聖彼得堡召開G20峰會,於是所有直飛的航班被訂完,我們只能從北京先飛新西伯利亞,再從新西伯利亞轉機。

中轉的新西伯利亞小機場「大媽瞧娃」(戲稱)

飛行的時間非常漫長,加上中轉的等待,從北京起飛到落地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似乎像從日曆中把9.15日直接抹去一般。 落地已經是夜裡十一點,坐上前來迎接的中巴車,抵達宿舍辦理入住,和衣而睡於凌晨四點。好在第二天並無要事,一直睡到了下午,順便將時差直接倒了過來。

匆忙中拍下的普爾科沃機場。現在貌似已經換新航站樓了,更大更現代化

緊接著去銀行換匯、到小小的國際學生辦公室排長隊辦理入學和延簽、手機開戶、購買保險、辦理當地的銀行卡等等一應事宜。

當年的美元&歐元兌盧布匯率(現在可以多換一倍)

未完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