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陳道明再上熱搜:「我勸你做個無用的人」

愛夢教育家 發佈 2020-05-12T19:56:56+00:00

抗疫題材劇《在一起》要開拍了。傳得最廣的一條消息是:陳道明有可能出演鍾南山院士。有時,我們夫妻倆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

抗疫題材劇《在一起》要開拍了。

傳得最廣的一條消息是:陳道明有可能出演鍾南山院士。

雖然出品方後來澄清,網傳名單不實,選角尚未開始。

但仍有眾多網友表示,期待陳道明的演出。

很多人評價陳道明在燈紅酒綠的娛樂圈名利場中,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他的獨特氣質來自何處?

陳道明曾在60歲生日時,寫了一篇文章《做點兒無用之事兒》,讓我們看到他演員之外的生活。

「我從小彈得一手好鋼琴,喜歡到鍾愛。


中年後,我迷上了畫畫。


現在最喜歡抄寫《道德經》之類的古籍。


我也會做點手工。糖人、面人、木工、裁縫,這幾項手工活我都還算拿手。」

閒暇時光,「我更樂意為妻子縫製各種皮包。有時,我們夫妻倆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我裁我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

這個被季羨林老先生稱為「可以勝任北大教授」的人,覺得人生就該浪費在「無用」的事情上。

或許這些「奇技淫巧以悅婦孺」的事兒,遠不如一場飯局來得更有用。

但人活著,需要給自己的心靈安一個家。

無用方得從容。

因為無用,才能自用。

他說無用之美,是以無用之事,遣有涯之生。

無論鍾南山,還是陳道明,內心從容篤定,與自己平心靜氣地相處,人生才不會跌跌撞撞、迷迷惘惘。


01

  • 無用的話越多,人越快樂。

有一項心理研究:

「一個人說的話若90%以上是廢話,就容易感到快樂;

反之,假若廢話不足50%,則難以體驗到快樂。」

楊絳曾在《隱身衣》中寫道,她和錢鍾書常聊些無用的廢話,並樂不可支。

「要是給你一件仙家法寶,想要什麼?」

「我們都要隱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遊。」

「玩得高興時,不免放肆淘氣,驚動了人,隱身不住,得趕緊逃。」

「啊呀,還得有縮地法。」

「還要護身法。」

我們簡直想像不到,這兩位文壇泰斗的日常聊天,不是討論文學創作,卻是說笑逗趣些消磨時光的閒話。

《兩地書》中,魯迅與許廣平一百三十五封往來書信里,儘是些微末瑣事,吃了什麼,天氣如何。

不曾說出口的情思與牽掛,都藏在一句句閒話家常里。

正如木心先生所言:說了等於沒說的話才是情話。

人到中年,忙忙碌碌,總是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

我們追求高效生活、有效溝通,要求自己言之有物,也期待「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可是,人生不是完成任務,我們每個人都在關係之中,總需要一點溫度才能感受到幸福。

正是那些笨拙的、幼稚的,沒有什麼營養的話,將我們連結在一起。

今天吃到什麼好吃的,路上看到什麼趣事,這些一日三餐的油鹽醬醋茶,和雞毛蒜皮的碎碎念,溫暖了塵世里疲憊的你我。

別擔心「無用」浪費了時間,《小王子》里有一句很溫暖的話:

「正是你在玫瑰身上浪費的時間,才讓它無比珍貴。」

在緊趕慢趕的紅塵里,能有願意跟你「廢話連篇」的人,何其有幸。


02

  • 無用的事越多,人越廣博。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和「有沒有用」這個問題糾纏拉扯。

讀歷史是無用的,學金融是有用的;

去美術館欣賞畫展是無用的,聽成功人士講座是有用的;

閒看花開坐看雲落是無用的,觥籌交錯酒局應酬是有用的。

太多「有用」將「無用」推到了邊緣,我們的人生開始乾澀無趣起來。

但,人生,並不是拿來用的。

梁文道看得很清醒:

「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

莫言小時家境貧寒,12歲便輟學到生產隊幹活。

割草放牛之餘,他常常捧著書躲進草垛中細細品讀,被蟲蟻咬、被馬蜂蜇,讀到日落西山卻不自知。

旁人十分不解,畢竟「閒書」當不得飯吃。

但是,讀書的妙處,已融進了莫言精神的血液里,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致辭時說道:

「文學和科學相比較,的確是沒有什麼用處,但是文學的最大用處,也許就是它的沒有用處。」

一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卻往往穿透世俗,直指人心。

其實,世間許多「大用」,都是從那些看似無用的事物中潛生出來的。

莊子早說了:「無用者,正所以為大用也;有用者,其用有盡,無用之用,其用無窮,故能成為大用。」

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當我們功利地拒絕了所謂的「無用」,也就失去了眾多隱藏於其中的「大用」。

生活的意趣不在那些宏大的敘事,而是藏在一些無用的小事中。

正是這些無用之事,滋養著我們對世界的天真與好奇,養出一份超乎功利的廣博。

並在時間的醞釀中,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們生命之河的流向。


03

  • 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都沒什麼用。

六百多年前,年過七十的黃公望,用三四年的時間完成了《富春山居圖》。

人人皆為名奔走為利忙碌,黃公望與他的畫作,好似一個無用的人做了一件無用的事。

然而千百年過去,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在光陰流轉里煙消雲散。

而當年那無用的老人,用清靜的心,留下的畫作,穿過歲月山河,成為人間珍品。

泰戈爾說:「功利主義的人生就像一把沒有刀鞘的刀子,鋒利但是不好看。如果生活這盤菜,用這樣的刀來切,便是一種讓人難以釋懷的感覺。」

人這一生,並沒多複雜,無論王公貴胄,還是草芥平民,都是一場奔赴死亡的旅程。

若只為了目的地,而略過這一路上的風景,人生就真的如同一場苦役了。

你看這世上許多美好,皆是由無用之物帶來的。

正是這些無用的事物,平衡了生命中逃不掉的苦,將遮覆在生活上的粗糙一一拭去。

如果人活得太實用,便遍尋不到生命的意義。

就像是枝裕和說的:「世間需要沒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其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正是那些無用的東西,經年累月之中,慢慢沉潛到我們心靈的深處,在我們黯然神傷的日子裡給予慰藉,像一束光照亮我們庸碌的生活。

有用的東西,陪不了你多久;無用的事物卻往往心之所系,情之悠悠。

好好享受沿途風光吧。

如此,才不會覺得自己來人間這一遭不值得。


04

在無用的生活里,蘊藏著從容不迫,抵達遼闊之地的生命哲學。

周國平有句話說得好: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詩、酒、哲學、愛情,往往無用。


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與其步履匆匆,被功利的「有用」主宰,卻活得越來越疲憊,何妨做一個「無用」的人,照拂好自己的靈魂。

我們不僅要生存,更要去生活。

別為了趕路,錯過賞一樹花開相映笑春風;

別為了做不完的工作,忘了看一看窗外月光清白落人間;

別為了一日生計,忽略了怒放的野花,和每一個日暮晨昏。

雖然抬頭仰望星空,並不能換來明天的柴米油鹽,但或許我們能從中獲得生命的頓悟。

它是對生活的釋放,也是對自我的擁抱。

無用的角落,是靈魂安歇的地方。

無用的日常,才是自己的生活。

作者:洞見·朱麗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