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學丨2020年潘麟先生開講中華儒家系列經典

生命之科學 發佈 2020-01-01T00:28:04+00:00

黨的會議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黨的會議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當今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傳承文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不僅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這是歷史賦予當代學者的神聖使命。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自堯、舜、禹相傳而來的十六字心訣,促使中華文明自發軔之始即奠定了內省自律(道德)、緊扣心性(生命)實踐、彰顯心性(生命)本有的光明正大之仁德這一基調。 儒家一直自覺地傳承三代聖學,雖經數千年的歷史變遷,始終一以貫之、一脈相承,最終鑄就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

中華文化促進會理事,當代傑出的原創型學者潘麟先生,厚植家國情懷,砥勵使命擔當,順應時代之需求,發出時代之先聲。 先生在《〈大學〉廣義》一書中寫道:

余少年向學,根器不敏。其時舉國貧困,余家尤甚。以至於賣血換錢以購書,故倍感學路之艱辛。初徜徉於佛老與文史哲等凡二十有年,終覺此身無歸,此心難安。其間數度經歷天崩地塌式的精神危機,幸有聖賢蔭佑,每每得以涅槃重生。雖於二十歲前已接觸儒學,那時年少輕浮,學力太淺,見地不足,於此學不能感應道交,不能欣賞其宮庭之富麗、道德之莊嚴。自經歷更多生活之曲折、人生之沉浮後,復玩味於仁義良知之教,忽然間情有所動,心有感通,方知華夏智慧,一脈千古,樸實無華而又微妙深遠。遂涵養此學於日日夜夜,參悟性理於事事物物,不覺間十數春秋恍惚而過。 久欲為此學進獻點滴綿力,以報聖賢教化之恩,以報國土養育之德,故不避孤陋,發憤著此《〈大學〉廣義》。值此時代巨變、舉世彷徨之際,以期張揚此聖學於當世及未來,企求薪火相傳,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若如是,吾心得安,余願足矣。

為此,先生創辦了東方生命研究院,立志弘揚聖賢之學。 在過去的八年時間裡,東方生命研究院在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上不遺餘力,前期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教訓,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2020年起,潘麟先生將陸續親授儒家系列經典,從學術角度揭示儒家文化無比深厚的道德底蘊,從生命角度講說儒聖心性之學的偉大智慧,從歷史角度詮釋儒家文化的創生精神,從前瞻角度展示中華文明無比廣闊的舞台和無比強大的前進動力,高舉歷代儒家聖賢的道德火炬,向世界闡明道德的真相與意義,昭顯我華夏民族偉大的文明與璀璨的獨特智慧。

「潘麟先生中華儒家經典系列講座」具體包括:

《中庸》——2020年3月至4月(暫定),時長5天(含晚上授課)

《陽明心學和陽明年譜》——2020年5月至6月(暫定),時長5天(含晚上授課)

《論語》《孟子》——2020年7月至8月(暫定),每部經典授課時長5天(含晚上授課)

《易經》《詩經》《尚書》——2020年9月至10月(暫定),每部經典授課時長5天(含晚上授課)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強不息、扶正揚善、天下為公的儒家文化讓人們的生命更加飽滿,人格更加光輝,意志更加堅韌,讓民族更加偉大、包容和開放,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穩固的支撐。 先生期待通過講學踐履的方式,增加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綿薄之力。 課程詳情,敬請關注「東方生命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

「東方生命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圖 | 印立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