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功夫深但是很難有自己的書法風格這是什麼原因

千千千里馬 發佈 2020-02-12T05:26:40+00:00

我們現在還在學習書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能說是一種文化生活的中自娛自樂。這就好比,我們打桌球,沒有人說你不對,但是,你想參加全國比賽,那就不是隨便打打球就可以了。

謝謝你的邀請和提問。「為什麼很多臨摹功底深厚的書法家很難出帖,導致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你的問題是學習書法過程中臨摹功底和個人風格兩個問題,這就是入帖和出帖。所以,我就從這兩個方面談談學習書法的和形成風格的原因。

我們現在還在學習書法,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能說是一種文化生活的中自娛自樂。無論是什麼年齡段,也無論書法價值在哪裡,我們應該清楚,自娛自樂就是學習書法本身最起碼的意義和價值。到底需要不需要入法出帖,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有這個想法的。

當然,隨著我們學習書法的深度和廣度的持續和延伸,對於學習書法的意義和價值,也會逐漸浮出水面的。

例如,我們提出入帖與出帖的問題,這就是學習書法過程中的一種思考,也是對學習書法本身的思考。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一下,假如大家學習書法,最後學出來都寫得一模一樣,真的是學習書法的成功嗎?

所以,學習書法有寫字和書法藝術不同層次的要求。有的人就是要把寫字和書法藝術混為一談,這種模糊的書法價值觀,實際上是非常有害的。

這就好比,我們打桌球,沒有人說你不對,但是,你想參加全國比賽,那就不是隨便打打球就可以了。

同樣,我們臨摹字帖功夫深厚,這是一種修養,到底是不是因為臨摹字帖功夫深厚,就應該形成自己的風格?或者就一定會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一個藝術追求問題,也是學習書法的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

可能有的人根本就沒有追求個人風格想法,所以,一直在臨摹的境界中自我陶醉,你說這有什麼不好嗎?

再說,是不是人人都應該也能夠有自己的風格呢?我看根本不可能!

根據成功二八定律來說,真正能夠形成自己風格的書法家是非常稀有的。

甚至,臨摹功底很深的書法家都不多,最多也就二成。在這二成臨摹功底很深的書法家中,他們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但是由於某種原因,他們距離最後的成功,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或者只有一個台階的距離。但是,最終就是沒有登上去。

而我們反觀今天臨摹功夫不怎麼深厚的書法家,有自己「風格」的人很多。

現在美院書法專業就提倡「創新」,所以,每一個碩士生都有自己的「風格」。

但是,由於缺少深厚的臨摹功夫,所謂的「創新」,只能停留在浮光掠影的表面上。並不真正引人矚目,或者吸引眼球之後,只有呵呵一笑而已。

書法風格的形成,不是一種強求,也不是有積極的創新意願就能夠成功的。

因為創新還要接受檢驗,不是你說創新了人家就會認為這是「創新」。

現在好多人喜歡標榜自己的書法是「創造」、「突破」、「創新」、「顛覆」等等,很是嚇人,但是,細心看看,味同嚼蠟。

個人風格確實是建立在深厚的臨摹基礎上的。很多書法家也知道精通一家,廣涉百家,形成一家的道理。

但是,道理對不等於能變成現實的對。所以,個人風格比較難。

難點在什麼地方呢?難點主要是藝術有新意,要真新,假大空的「新」沒有內涵,成不了大氣候。為了創新而創新,這不是真新,因為缺乏心底的思想潛力。

從入帖到出帖,其實都不難,難的是要有自己的書法文化內涵,這才是真正經得起欣賞的創新。

例如,現代書法家啟功、歐陽中石都能有一些新意,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很多書法家的書法根本經不起推敲。

例如,王冬齡的書法夠潮流的,但是,他的書法是經不起推敲的,所以,王冬齡即使有創新,有自己的風格,也一樣導致自己的書法品位並不高。

書法是就是內心思想的呈現,是文化的積累和爆發,不是狂躁的情緒宣洩,不是標新立異的競爭。

宋代書法家就出了「宋四家」,在這四家裡,也只有蘇軾、米芾、黃庭堅三人是真正有個人鮮明風格的書法家。

蔡襄的書法屬於有深厚功夫,又寫出自己新意的書法家,所以,才能進入「宋四家」的名人榜。

其實,在宋代還有一個書法家叫薛紹彭,他的書法功夫之深厚,與米芾齊名,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新意,更不要說創新和個人風格了,所以,在書法歷史上被淹沒了。

當代書法家盧中南、田英章臨摹功夫也是不錯的,但是,沒有個人風格。

這不是他們刻意不想要個人風格,而是無法走出自己的臨摹的小圈子,被一個圈子所束縛所定格。

你說他們不知道精通一家,廣涉百家,形成一家的道理?絕對不是。

有人把書法家難以形成自己的風格,歸結為無法出帖,其實很多人也嘗試過出帖,但是,就是出不了字帖。

例如,田英章喜歡楷書,他也臨摹過趙孟頫,還提倡把歐陽詢與趙孟頫結合起來,但是,他的書法無論楷書行書,都沒有趙孟頫與歐陽詢結合的一點影子。

這裡涉及一個學習書法的科學與藝術的統一問題。

我們傳統上在臨摹書法的時候,有一個像與不像的爭論。

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學習書法,如果是建立在書法原理的基礎上去學習書法,那麼,就不會有太依賴字帖的問題了。學習字帖有不依賴字帖,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氣派和理想。

這就是學習書法一定要以「理」為基礎原因。書法的「理」就是書法的基本原理。這個原理固定在「起筆、行筆、收筆」的筆法結構之中。

只要我們在學習書法的時候,能夠把每一個書法家的字帖原理搞清楚,那麼,就不會拘泥於字帖的一點一畫了。因為,所有書法家大師,他們也是依據書法原理創新創作的,而不是字帖。

如果這樣學習書法,有了深厚的臨摹功底以後,臨摹任務完成之日,就是出帖之日了。就像我們學習駕駛飛機,你學會操控飛機之日,也就是自由飛翔之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