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點沒被「新鮮烏梅」忽悠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喵總海鮮日記 發佈 2020-02-24T20:48:16+00:00

如果你到過江南水鄉古鎮,或國內一些熱門旅遊景點,或多或少見過這種所謂的「新鮮烏梅」。可以這麼說,沒見過「新鮮烏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如果你到過江南水鄉古鎮,或國內一些熱門旅遊景點,或多或少見過(或者買過嘗過)這種所謂的「新鮮烏梅」。可以這麼說,沒見過「新鮮烏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有些小販也叫「太湖藍莓」,都2020年了,真的是欺負我沒有吃過藍莓嗎?

曾幾何時,「新鮮烏梅」儼然成為了旅遊景區的標配,成為了一種網紅生活方式。這種「新鮮烏梅」外觀烏黑油亮,渾圓飽滿,很是誘人。當然價格也不便宜,基本上一斤要賣到20-30塊錢。

現在的趨勢是,幾乎每個熱門景點,都會把這種「新鮮烏梅」,作為當地的特產售賣,這點和全國各地層出不窮的臭豆腐、老酸奶、轟炸大魷魚,道理是一樣的。

目前就我所知,「新鮮烏梅」會經常出沒在:蘇州水鄉古鎮,古典園林的商業街,湘西鳳凰古城,成都寬窄巷子,安徽徽州宏村,上海朱家角、新場等古鎮,烏鎮、西塘、周莊等古鎮杭州西湖……

所以新鮮烏梅到底是啥?——其實就是剪了頭,打了蠟的葡萄(提子)而已。

有人不服:這就是烏梅,你少見多怪。呵,其實根本不存在烏梅這種水果。中國有一種傳統的果樹,叫 Prunus mume,薔薇科李屬的成員。而烏梅是未成熟的梅子果實,也就是我們說的青梅,熏制而成的通體發黑的蜜餞。烏梅當零食吃可以,也可以泡製當酸梅湯。不僅如此,話梅,雕梅,九制青梅等等,都是梅的果實加工製品。

還有人說,新鮮烏梅其實是「嘉寶果」。首先,嘉寶果還真是一種水果,又叫樹葡萄,產嘉寶果的果樹,正式中文名叫「擬愛神木」,學名為Plinia cauliflora,是桃金娘科樹葡萄樹的一種熱帶樹種,我國不產。

不是嘉寶果的重要原因,是因為嘉寶果外形為圓球狀,果肉一般是白色或者青色,味道為綜合的熱帶水果味,和葡萄味道有一定距離,並且,嘉寶果有明顯的果核。再者,嘉寶果著實不便宜啊,雖然我國南方省份(尤其是台灣)有引進栽培,但囿於產地氣候栽培規模等因素,嘉寶果並非是主流水果,市面上的價格一般在60元朝上1斤。利益至上的商販,應該也不會這麼蠢吧?

除了「新鮮烏梅」,還有一種「水果」也是旅遊景區的網紅,它們或叫金西梅,或叫香檳果,或叫青梅,或又叫水晶桃黃金果——反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換一個名字,但是這句廣告語不變的:新鮮水果,當地特產。

我們姑且叫它們金西梅,它們一般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外觀看起來像寶石一樣可愛。但靠近一看,可以發現上面粘了很多的灰塵、蚊蟲,甚至是不知道來源的捲毛等。金西梅價格不便宜,一般在20~30元一斤。

它們雖然美麗,但不孤單。它們的旁邊,總是會有新鮮烏梅火參果無花果等作陪。

每每想湊近靠近一看,小販總是會突然聲音提高八度,面無表情口播:新鮮水果,樹上剛摘。經不住誘惑嘗了一口,這鑽心刺骨的齁甜,脆韌彈牙的果肉,讓人不禁讚嘆,果然是特產,真是好吃。

可問題就在於,比新鮮烏梅更惡劣的是,金西梅根本不是新鮮水果。它是一種加工後的水果蜜餞。金西梅是用價格低廉的脆桃加工製作而成,惹眼的顏色是染上去的,齁甜的味道是因為泡了糖精鈉。小作坊生產,食品添加劑用起來根本沒啥規範可言。

最後總結下。旅遊景區三大特產「水果」陷阱:

新鮮烏梅,又叫黑莓、烏龍果等(打蠟圓葡萄或者提子)

太湖藍莓(打蠟長葡萄,提子)

金西梅,又叫香莓,香檳果等(染色脆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