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她每天調度500趟列車 守護22萬旅客

四川新聞網巴中頻道 發佈 2020-01-23T10:10:24+00:00

她每天組織發送22萬旅客,調度500趟列車,從進站到站台乘降,從列車到達到按時出發,從列車上水到吸污,客運工作的各個環節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沒有擲地有聲的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每天調度500趟列車守護22萬旅客

春運期間,羅丹和同事們要將500趟列車的作業情況記錄在表。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2日訊(記者 戴璐嶺)春節至、春運到,隨著一年一度的春運大潮來襲,遠方的人踏上歸家的旅程。而她,是歸家的護送者,是旅程的守護者,更是穿越重山疊嶺只為團聚的見證者。她每天組織發送22萬旅客,調度500趟列車,從進站到站台乘降,從列車到達到按時出發,從列車上水到吸污,客運工作的各個環節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沒有擲地有聲的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她叫羅丹,西南地區最大高鐵車站的「最強大腦」。

返鄉高峰的成都東站人頭攢動,旅客進站、候車、檢票、上車,有條不紊,走進車站,進入他們視線的是奮鬥在一線的客運員,可在車站有序運行的背後,是旅客看不見的高鐵車站的「神經中樞」——綜控室,羅丹便是綜控室的指揮官。

接收處理調度命令是羅丹的工作之一,她要將每天接收到的調度命令製作成客運計劃,並將相關信息寫在白板上。

常規操作: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春運期間,成都東站春運期間每日開行列車在260對以上,在列車接發最密集的時候,十分鐘內要接發8趟列車。保障準點檢票,及時播放廣播,讓成千上萬旅客準確找到上車位置,保障旅客和列車安全運行,這是羅丹的工作。

一張卡控表,兩部對講機,兩部電話,四台電腦,這些是羅丹的「指揮棒」,據羅丹介紹:「卡控表用於記錄每趟列車作業情況,對講機用於與現場各崗位間進行溝通,電話用於與各部門進行溝通,四台電腦用於控制車站所有的自動閘機、廣播、電子螢幕等。」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讓羅丹能準確記住每一個部門的電話,識別出現場每一名客運人員的聲音,清楚的知道每一趟列車作業情況。一邊接電話,一邊聽對講機,雙手同時記錄卡控表和操作電腦,時不時還抬頭看看綜控室里的24塊監控螢幕,這對於羅丹來說是常規操作。

列車作業卡控表上記錄著每趟列車作業情況,一趟列車就有十餘項作業內容需要記錄。

緊急關頭: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每當列車晚點時,車站就像戰場,與安全對抗,與時間博弈。如果說綜控室是戰鬥指揮部,那羅丹絕對是那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帳中上將。春運期間,羅丹已遇到數次列車因地震、極端惡劣天氣而晚點的突發情況,而這些對於羅丹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因為她經歷過的突發情況已數不勝數。

羅丹回憶:「去年的一個班,自己剛接班不久,便收到通知,內江市發生地震,受此影響,成渝高鐵全部列車被緊急扣停,而不久後又收到消息,西成高鐵受暴雨影響,將出現大面積晚點情況,這還沒完,緊跟著接到達成線設備故障,部分列車也將晚點的消息。」一時間,成都東站幾乎所有方向的列車都出現不同程度晚點,車站亂成一鍋粥,進站口排起了長龍,候車廳里人山人海,旅客將服務台圍了個水泄不通,對講機里不停的在呼叫綜控:「綜控!D5188什麼時候來?」「綜控!D1920晚點了嗎?」「綜控!把G8751的檢票屏上好。」面對對講機里不間歇的呼叫,一個年輕的同事慌了手腳,一邊回答不了現場的任何疑問,另一邊在操作平台上也手忙腳亂。

_羅丹正在操作旅服平台。

緊急時刻,在一旁的羅丹立馬湊上去說:「不要著急,你盯好正點運行的列車,晚點列車交給我和其他人。」說完,羅丹便製作了一張晚點列車卡控表,將晚點列車的時刻、乘車人數、檢票口、股道以及上水吸污作業情況全部梳理在表上。梳理完成後,羅丹為團隊分了工:「劉詩怡負責用對講機聯繫現場,王艷丹你來操作平台,袁文浩來負責廣播和螢幕,我負責對接運轉和卡控各環節。」

很快,效果顯現,根據綜控調度,現場有條不紊的組織著每一批晚點旅客有序乘車。而羅丹一直集中精力關注著現場列車運行動態,以及現場每一個崗位的作業情況。深夜二十三點半,最後一趟晚點列車發出,羅丹已累得筋疲力盡,眼睛布滿血絲,喉嚨也變得沙啞。當天,共有十一萬旅客受到晚點影響,而當天沒有一名旅客漏乘,所有列車都安全開出。

一邊接電話,一邊聽對講機,雙手同時記錄卡控表和操作電腦,時不時抬頭看看綜控室里的24塊監控螢幕,這波操作對羅丹而言都是「日常」。

她說:最大的責任就是愛

細心、耐心、責任心,是同事們對羅丹的評價。每個班,羅丹都會仔細檢查當天的客運計劃,在這之後,便開始製作第二天的客運計劃。客運計劃包含了每天所有列車的廣播、檢票計劃、屏顯信息等等,必須要做到準確無誤,否則就可能會給現場客運組織帶來嚴重後果。她除了自己做以外,還要求綜控室每一名職工都要對第二天客運計劃進行檢查。

羅丹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她說:「作為母親,對女兒最大的責任就是愛,對女兒最好的愛就是陪伴,陪她畫畫,陪她彈琴,陪她寫字……而作為一名鐵路職工,最大的責任也是愛,愛單位,愛崗位,愛工作……。」

調圖,對於綜控室來說,絕對是一項大工程。2019年春運調圖恰逢羅丹上班,而當天她本已做好請假的準備,因為自己的女兒生病發高燒。羅丹回憶:「當時拿著手機在撥號頁面停留了許久,但想著身邊同事都沒經歷過如此大範圍的調圖,最終還是將電話打給了自己的婆婆,請婆婆來醫院幫忙照顧女兒,自己調完圖再回去。」

趕回單位的羅丹和同事們提前一小時完成了調圖,她高興但也內疚的在朋友圈寫道:「1.5調圖終於收工,感謝我的小夥伴們所做的貢獻,現在開始憂心我的小可憐兒了。」

春運同平時相比,的確辛苦許多,羅丹從早上八點半接班,就忙個不停。由於春運有夜間加開車,晚上只能在綜控室里短暫休息,幾乎每小時都要起來工作二十分鐘左右,而這些對於經歷了十個春運的她來說,早已習慣。

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進入綜控室工作,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像羅丹一樣成為「最強大腦」。一年的售票崗位,一年的檢票工作,一年的綜合服務,兩年的站台接發車……五年下來,她將客運各崗位輪了一遍,每個崗位都沒少吃苦頭,而無論在哪兒,她總是給身邊人留下靠譜的印象。

2015年春運前夕,在各崗位值班員的一致推薦下,羅丹來到了車站綜控崗位工作。在綜控室的五年,從「菜鳥」成長為「大佬」,羅丹和同事一起建立了成都東站綜控管理制度,琢磨出綜控工作法。五年來,羅丹已記不清經歷了多少次調圖,每次調圖,從未出過差錯。五年來,經歷了不知多少次晚點停運,即使是成都東站建站以來規模最大的晚點,面對近十萬名旅客滯留,她也沒有退縮,保障了每一名旅客的安全出行。

十年,羅丹見證了西南高鐵的從無到有,十年,羅丹同西南高鐵一起成長,十年,是羅丹青春無悔的付出。同事眼裡的小羅,已變成「丹總」。今年春運,她依舊在綜控室里坐陣,在來往人群看不見的地方,她依舊是歸家路上的守護者。(圖片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成都車站提供)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最強大腦!她每天調度500趟列車 守護22萬旅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