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的坐騎實力不亞於赤兔馬,為何卻沒有名氣?因為「撞衫」了

船夫聊名著 發佈 2020-01-07T11:36:21+00:00

熟悉《三國演義》知道其中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話叫做「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其實這句話並非羅貫中的原創,其歷史也要更加久遠。早在史書《三國志》裴松之(372年-451年)注釋的《曹瞞傳》中便有記載。


熟悉《三國演義》知道其中有一句十分有名的話叫做「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其實這句話並非羅貫中的原創,其歷史也要更加久遠。早在史書《三國志》裴松之(372年-451年)注釋的《曹瞞傳》中便有記載。

這句話常用來誇讚難得的人才,畢竟在三國眾多武將中呂布是極為耀眼的一個,而赤兔寶馬的傳說更是深入人心。呂布死後,赤兔馬歸了曹操,後來為了籠絡關羽,曹操便將赤兔馬轉送給了美髯公,隨後一人一馬續寫了比呂布更為傳奇的精彩故事。

不論是關羽還是呂布,都有了與之相匹配的名馬相襯,於是便有人表示疑惑,為何同樣十分勇武的趙雲,其坐騎卻籍籍無名?

其實這要怪就怪趙雲騎得是匹白馬,而《三國演義》的男一號劉備,恰好也是以一匹白馬聞名,和男一號「搶戲」,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連帶著自己所騎的白馬,連「群演名單」都沒上去。

眾所周知,趙雲出身於劉備師兄公孫瓚(見注釋1)的白馬義從,雖然這支部隊的名字很低調,但可千萬不要小看它的戰鬥力,因為它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最為勇猛的一支輕騎兵部隊,伴隨公孫瓚南征北戰打下了大半家業,甚至連善於騎射的匈奴人也十分畏懼這支部隊,憑藉這支殺手鐧,公孫瓚逐漸成為雄踞燕雲的一代梟雄。根據《後漢書》記載:

瓚好白馬,屢乘以破虜,虜呼為『白馬將軍』。故選精銳三千,盡乘白馬,號『白馬義從』,以實禁衛也

在天下大討董後,袁紹逐漸崛起,公孫瓚一度是其最大的威脅,二人展開多次較量,最終在公元​192年的界橋大戰中,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的慘敗,失去白馬義從的公孫瓚一蹶不振,最終連同這支傳奇部隊一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

但趙雲和白馬的故事卻沒有就此結束,離開公孫瓚後的趙雲找到了劉備,並決定誓死跟隨,所以我們在看《三國演義》時,會發現劉備身邊一直活躍著位白袍白馬,手握寒槍的俊俏將軍。


趙雲的坐騎來自傳奇軍隊,並且創造了無數經典傳奇,它似乎也應該名留青史了。但這匹白馬的運氣實在不太好,因為顏色和劉備的的盧馬一樣,都是大白馬。

劉備的盧馬是不亞於赤兔馬的名駒,奔跑迅速,日行千里不在話下,後世豪放派詞人辛棄疾還曾寫下「馬作的盧飛快」這樣經典的詩句,可見的盧的知名度也不比赤兔馬弱多少。更為重要的是的盧馬還曾經背負劉備跳過闊數丈的檀溪,擺脫了後面追殺劉備的敵軍。

同樣的顏色導致人們很容易弄混,因為古人區分不同馬匹時的主要指標就還顏色。比如項羽的烏騅馬,「烏」其實就是說這是匹大黑馬的意思。隋唐時期的名將秦叔寶坐下黃驃馬,顧名思義,這是一匹大黃馬。

如果作者在同一個故事中描述兩匹顏色相同的馬,實際上是很難區分的,尤其是像《三國演義》這種主要通過說書先生講故事流傳的作品,在介紹時剛說完男一號劉備騎得的盧馬是匹白馬,緊接著就說趙雲騎得也是匹白馬,如果有人問,實際上是很難說出二者不同的。

注釋1:劉備和公孫瓚少年時曾一起拜師於盧植門下,故是劉備的師兄。

【水中有船,船上有人,在講故事】

作者:船夫聊名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