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伙啟程捐獻造血幹細胞

水母網 發佈 2020-04-23T17:02:51+00:00

90後富士康工程師張皓水母網4月23日訊16日上午,煙臺市開發區富士康工業園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歡送儀式,90後工程師張皓將於17日出發赴濟南捐贈造血幹細胞,挽救江蘇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大愛無疆,點亮他人生命今年26歲的張皓是煙臺萊陽人,就職於煙臺富士康,是一名模具製造工

90後富士康工程師張皓

水母網4月23日訊 (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通訊員 於桂祥 夏盛 攝影報導)16日上午,煙臺市開發區富士康工業園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歡送儀式,90後工程師張皓將於17日出發赴濟南捐贈造血幹細胞,挽救江蘇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張皓是開發區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全市的第52例。

大愛無疆,點亮他人生命

今年26歲的張皓是煙臺萊陽人,就職於煙臺富士康,是一名模具製造工程師。今年2月份,張皓與江蘇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配型成功,可以進行高分辨配型,當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徵求他的捐獻意願時,張皓毫不猶豫地表示同意捐獻,這也是張皓第二次進行高配。張皓第一次配型成功是在2019年1月,但是進一步高配並沒有成功,當時張皓也感到非常遺憾。張皓是家中獨子,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當父母得知張皓即將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心中滿是憂慮。張皓找來好多相關資料,一點點給父母講解。張皓父母還詢問了做醫生的朋友,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不會損害身體健康,而且還能幫助別人重生,就漸漸打消了顧慮,由反對變為支持了。

現在,張皓已經進行了高分辨配型及體檢,並最終確定於4月17日前往濟南進行捐獻手術。出發前,煙臺市紅十字會、煙臺開發區管委及煙臺富士康為張皓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富士康煙臺園區工會主席邱滄淮表示,捐獻前,公司為上夜班的張皓放了幾天假,調整身體。捐獻結束後,公司將給張皓充足的有薪假期調養休息,同時還會給予他兩萬元的慰問金,以對張皓的無私奉獻行為進行表彰鼓勵。「張皓入職以來表現優秀,一直以來都是車間骨幹,深受主管認可和同仁們的信賴。在張皓的模範行為的帶動下,會有更多的公司職工支持公益,奉獻愛心,讓博愛精神薪火相傳!」 邱滄淮表示。

母親要住院,他卻不能陪伴

「這次造血幹細胞捐獻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因為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做一名善良的人。」張皓告訴記者,從小,父母對張皓的教育核心就是善良。他這次首先要感謝的人就是父母,感謝他們對自己的教育和支持。在父母的愛心教育下,張皓曾作為大學義工社社長,經常組織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僅義務獻血就參加了6次。2014年的秋天,還是一名大學生的張皓在一次義務獻血時,看到了採血車上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手冊。張皓心裡想著,如果自己真的能夠挽救一條生命,抽點血又算什麼?於是張皓就報名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多采了一管血留樣。

此次捐獻採用「雙盲原則」,捐受雙方信息都嚴格保密。身份雖然神秘,行為卻無比「神聖」。「不管對方是誰,覺得自己的行為或許可以拯救一個人的生命,自己的一點點犧牲非常值得。」張皓告訴記者,他的母親生病正要住院做手術,他只能等捐獻回來再照顧母親,公司也非常體貼地給了他一個月的假期陪伴母親。

我市已實現捐獻52例

煙臺紅十字會副會長尼安寧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張皓在素昧平生的人需要時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他人創造了一個再生的機會。凡人善舉,詮釋著愛心,演繹著關懷,是人道博愛的高尚行為。他的愛心之舉,充分展示了對生命的完美理解和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懷。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推動了煙臺開發區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給開發區市民及富士康職工樹立了先進榜樣。

尼安寧介紹,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越多,患者獲得配型成功的幾率就越高,獲得新生的希望就越大。煙臺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始於2006年,通過深入細緻的走訪、專業耐心的宣傳、高效熱情的服務,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參與率不斷攀升,始終走在全省前列,營造了「社會讚譽、單位支持、親人榮耀」的捐獻氛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4568名捐獻志願者加入中華骨髓庫,實現捐獻52例。煙臺市紅十字會倡議廣大市民:踴躍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隊伍,為拯救同胞的生命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