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

巴別塔圖書館 發佈 2020-01-19T21:42:20+00:00

以上內容選自《漢斯·普法爾的非凡歷險記》【書名】漢斯·普法爾的非凡歷險記【作者】[美]愛倫·坡【譯者】王瑞瀟【責任編輯】Tina Xu【作者簡介】愛倫·坡,美國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推理小說之父,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

1月19日是愛倫·坡誕辰211周年,他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其實他也是一名公認的科幻小說大家。坡的小說中,約五分之一與科幻有關。這裡還有一個好玩的故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844年,坡從費城搬到紐約市,想找一份報社的工作。於是他就寫了一篇釣魚文,說有一夥英國人坐著熱氣球想要飛越英吉利海峽,結果被風吹得偏離了航向,3天後在美國的查爾斯敦著陸了。坡把這篇釣魚文當成真的新聞稿件投給了《紐約太陽報》。這也就是短篇小說《氣球騙局》的故事。

當時,探險家和工程師們不斷用自己設計建造的熱氣球打破升空高度和飛行距離的記錄。乘坐熱氣球飛越成為了熱門話題。由於坡對氣球和旅途的敘述,細節翔實,論證科學,以假亂真,引起轟動,獲得許多知名媒體爭相刊載。最後人們才證實這一切都是編造的。雖然這篇假新聞大獲成功,這樣沒有「節操」的記者卻沒有獲得工作。於是坡還是像以前一樣,寫一些無論如何都火不起來的小說勉強餬口,一生貧困潦倒。

今天的這本書,也是坡在《氣球騙局》之前發表的作品,也是《氣球騙局》的前身,書中描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荷蘭人漢斯·普法爾為了躲債,乘著熱氣球登月的歷程。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其中的科學理論也極為詳盡,達到了幻想與科學的美妙平衡。

1

好像就在這麼一天(具體日期我不太確定),鹿特丹城一切如常,但在巨大的交易廣場上卻聚集了一大群人,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聚在那裡。天很暖和,沒有一絲風,這樣的天氣在這個季節並不常見。蔚藍的天空中錯落散布著幾團巨大的白色雲塊,時不時灑下一小陣毛毛細雨,這並沒有破壞人們的興致。然而,大概中午時分,人群中響起一陣輕微的騷動,聲音不大卻很明顯:這是一萬條舌頭碰撞牙齒髮出的聲音;隨即,一萬張臉同時仰望天空,一萬隻菸斗同時從一萬個嘴角滑落。忽然,一聲吼叫響起,如同尼亞加拉河的怒潮般驚天動地,迴響不絕,直至傳遍鹿特丹的城裡城外。

很快,騷動聲變得異常明顯。有個奇形怪狀的東西從剛剛提到的一團輪廓鮮明的巨型雲塊後緩緩移出,浮現在廣闊藍天中。那東西顯然很堅固,然而外形實在古怪,構造又太過詭異,讓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那是什麼,更談不上去欣賞了,但大部分執著的市民們依然目瞪口呆地站在下面。那會是什麼呢?在鹿特丹所有的妖魔鬼怪之中,哪個肯能是這不祥之物呢?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能聯想出來。沒有一個人,甚至連市長馬西·蘇培布斯·馮·伍德埃達克也沒有解開謎團的絲毫線索。因此,人們不知該做出什麼反應才算合理,每一個人只好小心地將菸斗重新夾回嘴角,抽口煙,頓了頓,接著一邊晃出去幾步,一邊大聲地嘟囔,然後又嘟囔著晃回原地,停一會兒,最後再抽口煙。不論做什麼,每一個人始終無意識地斜著眼盯著那東西。

2

人們的好奇心隨著煙霧瀰漫開來,與此同時,造成這一切的那個東西正在一點一點接近這座美麗的城市。幾分鐘後,它就降落到讓人足以清晰辨認的高度。沒錯!毫無疑問,那東西似乎是某種氣球,但是顯然,在鹿特丹人們沒有見過這樣的氣球。我來問問看,有誰聽說過完全用髒兮兮的報紙製作的氣球麼?顯而易見,連整個荷蘭也沒有人見過。但就在這裡,就在人們的眼皮底下,或者更準確地說,在和人們的眼皮還有一段距離的地方,正是一個同我的描述一模一樣的東西。根據最權威的消息,它確實是由報紙製成的,而以往從未聽說過有人用報紙製作同類產品。這對見多識廣的鹿特丹人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至於那東西的形狀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不過就是一個倒置的巨大的小丑帽。在更近距離的觀察下,這種相似程度絲毫沒有降低,人們發現一大串流蘇從它的底部尖端垂下來,而在它的頂部邊緣或者說是錐體的基座部分掛著一圈小樂器,類似隨著兒歌《貝蒂·馬丁》的旋律叮噹作響的羊駝鈴。更糟糕的是,在這個古怪東西的底部,用藍色緞帶掛著一頂巨大的海狸帽,作為氣球的吊籃。帽子是淺褐色的,帽沿極寬,半球形的帽頂用一條黑色帽圈和一個銀色搭扣裝飾。事實上,所有人都覺得這頂帽子有些眼熟。當婦人格蕾特·普法爾看到它的時候,竟歡快地驚叫出來,堅稱那就是她丈夫的那頂帽子。目前的情況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因為五年前在鹿特丹,普法爾和另外三個同伴一起突然毫無徵兆地消失了,從此杳無音信,直到這個故事發生的那一天。可以確定的是,後來在鹿特丹東部一個荒廢的地方,發現了一些骨頭混在奇形怪狀的垃圾裡面,人們認為那是人的骨頭,甚至進一步猜想在那裡發生了一起卑劣的謀殺案,受害者很有可能就是漢斯·普法爾和他的同伴們。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現在,氣球(毫無疑問那就是一個氣球)下降到距地面不超過100英尺的地方,下面的人群可以清晰地看到乘坐氣球的人。老實說,這是一個矮個子,像個小丑一樣非常滑稽。他絕對不超過兩英尺高。雖然個頭有限,但卻足以讓他在狹小的吊籃中失去平衡,不得不倚向一邊。但也正因他個子矮小,吊籃的環形邊緣正好卡在他的前胸,將他固定在氣球的繩索上。這個矮個子的身材胖得不成比例,整個人像個圓球,極其可笑。當然,他的雙腳是完全看不到的,但是在吊籃的底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帽子的頂部,有個尖尖的東西時不時從縫隙中戳出來,有可能就是他的腳。他的手大得出奇,頭髮是純灰色的,在腦後梳成一根髮辮。鷹鉤鼻長得驚人,有些發炎。他的雙眼圓睜,目光犀利有神。雖然由於上了年紀,他的下巴和兩頰布滿皺紋,但依然很寬,臃腫的堆疊成兩層。而他的耳朵不論是從外形還是感覺上都和他頭上的任何其他部位沒有一絲相似之處。這個古怪的矮個子紳士穿了一件寬鬆的天藍色綢緞大衣,下身穿著配套的緊身褲,膝蓋處繫著銀色搭扣。他套著亮黃色布料縫製的背心,俏皮地歪戴著白色的塔夫綢帽子。為了配合完成整體造型,他在脖子上圍了一條猩紅色的絲綢手帕,系成比例恰到好處的蝴蝶結,考究地垂放在胸前。

3

「無需多言,當我充分恢復感知,擺脫吞噬我思維能力的恐懼時,我第一次全身心地開始觀察月球表面的全貌。它就像一張地圖在我下方展開——儘管我認為不論距離遠近,它都會靜止不動,但當我看到它表面一個個凹陷時,我還是大吃一驚,因為這一切詭異到讓人無法理解。我看第一眼時,這個地質環境的異常特徵就令我非常驚訝,因為這裡完全不存在海洋,也根本沒有河湖,或者任何形式的水體,什麼都沒有。但是,奇怪的是,我看到在遠處的區域很明顯有沖刷過的痕跡,但是目前為止,視野里這半球的大部分都被無數火山所覆蓋。這些火山呈錐形,與其說是自然形成的凸起,更像是人工建造而來。最高的火山海拔高度也不會超過3到3.25英里。我試圖準確地描述出地表的全貌,但是比起我蹩腳的表述,一張卡畢·菲拉格累(Campi Phlegraei)拍攝的火山區圖片更能令閣下一目了然。顯然大多數火山正處於噴髮狀態,那些曾被我誤稱為隕石的東西反覆爆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正在向上衝出,以越來越可怕的頻率經過氣球周圍,令我驚恐地感受到火山狂躁和強大的力量。

「4月18日。今天,我發現月球的視體積急劇增大——下降速度的顯著提高令我警覺。還記得在我最初構思前往月球的可能性時,我認為月球表面存在大氣層,其密度與行星的體積成正比,我將這一理論大量應用在我的計算過程中;儘管這也是和很多理論相悖的,或者可以說,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月球表面根本不存在大氣層。但是,為了對我此前主張的恩克彗星和黃道光現象加以補充,我的觀點中強調了李林塔爾的施洛德先生的確切觀測紀錄。他用兩天半的時間觀測月球,在晚上太陽剛剛落下,月亮的暗面出現之前一直觀察月球直到暗面出現。

月牙的兩個尖角會在極度微弱的延長中漸顯尖銳。在完全看不到暗面半球之前,由於太陽光線的照射,可以看到兩個尖角極力地向遠處延長。不久之後,整個暗面的邊緣會被照亮。月牙尖角延長的部分其實超過了半圓形,這一定源自月球表面大氣層對太陽光線的折射。同時,我計算出大氣層的厚度(當月亮升起32度角時,這樣厚度的大氣層能夠將足夠的光線折射進月球的暗面半球,並產生比來自地球反射的光線更亮的朦朧光暈)是1 356巴黎尺;按照這種觀點,我推測能夠折射太陽光線的最大厚度應該是5 376英尺。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得到第82期《自然科學會報》中一篇文章的印證,文章稱在木星的衛星們的遮蔽下,木衛三會出現1到2秒的朦朧狀態然後消失,而木衛四接近邊緣的部分會變得無法辨認。

以上內容選自《漢斯·普法爾的非凡歷險記》

【書名】漢斯·普法爾的非凡歷險記

【作者】[美] 愛倫·坡

【譯者】王瑞瀟

【責任編輯】Tina Xu

【作者簡介】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19-1848.10.7),美國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推理小說之父,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代表作有《烏鴉》《厄舍府的倒塌》等等。


《漢斯·普法爾的非凡歷險記》可以在各大電子書閱讀平台找到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