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給孩子們最善意的禮物與忠告

跟我一起學日語 發佈 2020-01-01T17:05:26+00:00

宮崎駿的作品中,孩子眼中有屬於自己的童樂趣味,成人眼中有自我的迷茫與自省。《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善意」之作。


宮崎駿的作品中,孩子眼中有屬於自己的童樂趣味,成人眼中有自我的迷茫與自省。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善意」之作。

當年《幽靈公主》之後,宮崎駿本想就此宣告封筆。但有時候靈感會隨時闖進他們腦海與心田,催促著他們去完善、去創作。《千與千尋》對於宮崎駿來說便是如此。


千與千尋的創作契機,來自於宮崎駿身邊人對酒店服務從業人員的某個看法:無論男女,都會為了獲得更高的報酬而作出改變。宮崎駿受此觸動,於是想創作「一個原本嬌寵的女孩闖入成人世界,為了生存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而依然不失自我的故事。

日本作家青井汎在《宮崎駿的暗號》中,進一步指出宮崎駿在創作《千與千尋》時,吸收了澳大利亞導演比特.威爾執導的影片《在罕巾古岩山的郊遊》中的情節、人物設定元素。


《千與千尋》是內地譯名,原名是《千與千尋的神隱》。神隱一詞在日本民俗文化中的解釋是「神仙把小孩子藏了起來。而宮崎駿則將故事重心,放到了那個「藏起他們的內部世界」。

《千與千尋》所講述的故事無需多述。便是它片中的人物隱喻、暗示、道具以及各種細節,也都為後面的劇情伏筆連連,喜歡《千與千尋》的觀眾,到底喜歡其中的什麼呢?

宮崎駿筆下的世界,總是有各種的美好。既通俗易懂又滿含深情。

《千與千尋》集合了畫風清新靚麗、奇幻等多種元素,美景令觀眾心醉,但讓無數觀眾為之沉迷的,還是那個神秘的夢幻般的世界。


影片中的千尋,是宮崎駿給予每個必將進入社會的孩子的祝福與忠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就是宮崎駿的善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