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早一位左右朝政的宦官帶50大軍作戰兵敗皇帝被俘

松竹散人 發佈 2020-01-02T14:10:24+00:00

具體的做法就是對宦官只能當奴隸使喚,干洒掃奔走等雜務,不讓他們讀書識字,也不能當耳目。他們的待遇是每月領一石米,吃穿有官家管。

朱元璋稱帝後為杜絕漢唐朝代宦官和外戚干政的禍害,定下規矩: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違者斬。把這句話製成鐵牌掛在各宮門上。

具體的做法就是對宦官只能當奴隸使喚,干洒掃奔走等雜務,不讓他們讀書識字,也不能當耳目。他們的待遇是每月領一石米,吃穿有官家管。內庭官不能超過四品,並不得和外邊衙門有任何公文往來。總之是切斷和官場的一切聯繫。

朱元璋在位三十多年基本沒有宦官和外戚干政之事。

他死了之後就不一樣了,人王政息。雖然是祖訓但後代可以變通執行。

到朱棣時期這個規定就開始鬆動了,因為他發動政變,依賴幾位宦官幫忙,所以對宦官慢慢產生了好感,管的不是這麼嚴了。

明朝第一位有名的大宦官王振就是他在位期間進入宮廷,並逐漸獲得好感,且被逐漸信任的。這個人把他孫子皇帝禍害的不輕,差點命都丟了。

他是英宗朝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蔚州(今河北蔚縣)人,一說今河北宣化人。

據《罪惟錄》說,王振是個讀書人,開始由儒士任為教官,因業績太差,按規定當發配邊遠之地。恰當時皇宮招宦官,允許有子女的人凈身入內。王振覺得總比發配遠方不毛之地好,一旦發配可能命都保不住,於是凈身入宮,宮人呼王先生。

王振的最大優勢是有文化,聖賢之書讀得多,不然為何能成為教官,他的其他宦官同事清一色文盲,就如後來權傾一時的魏忠賢,再到後來清朝的大太監小德張都是文盲。

王振永樂時入宮,因有文化逐漸嶄露頭角,逐漸被服侍對象信任。他的崗位在東宮太子身邊服侍英宗。

王振善權術,能察顏觀色,深受英宗寵信,稱其為「王先生」。


畢竟他和英宗日夕相伴,陪伴吃住玩耍,這種感情多年積累下來可不就成了知己,用現在的話說就變成依賴了,這和王振有文化分不開,素質畢竟大大高於其他宦官。

英宗即位後,命掌司禮監。在明代,司禮監太監有"內相"之稱,掌批紅,權力很大,可與內閣分庭抗禮。就相當於現代的最高機構的辦公廳主任。

英宗九歲即位,年號為正統。英宗即位之初,軍政大事操持在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三楊手中。太皇太后張氏,英宗的祖母,很有才智,在正統朝前期政治活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大事多由她裁決。主持日常事務的有「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名相"。

他們歷永樂、洪熙、宣德三朝,有著豐富的治國經驗。因此在英宗親政之前,明朝仍然延續著仁宣時期的發展軌跡前進著。

正統七年(1442),太皇太后張氏去世,三楊也先後淡出政治舞台,英宗也已將近成年。如果按照歷史發展的正常邏輯,英宗只要保持現狀,做點修修補補的工作,最起碼應當是個太平天子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因為前面的「仁宣之治」給他打下了很好的政治經濟基礎。

但在他親政之後幾年內,卻發生了一件對明朝歷史影響極大、對英宗本人命運也影響極大的事件—「土木堡之變」,給他的命運帶來了巨大的落差。

在張太后正統七年(1442)去世、"三楊"也先後去世後,朝中的權力結構重新洗牌,發生了重大變化,有英宗的信任,使得王振可以肆無忌憚地弄權,大興土木,廣收賄賂,使用重刑,生殺隨意,權傾朝野。

英宗從小和王振在一起,王振是個儒生,又能替他處理冗雜的政務,使英宗對王振不僅信任,而且高度依賴。

正統六年(1441)年末,英宗大宴文武百官。按照慣例,宦官不能參加。英宗時刻不忘王振,宴會中間專門派人探視。使臣到時,王振怒氣正盛,說:"周公輔成王,我獨不可一坐乎?"

這句話解釋下,周公輔成王這個歷史故事大都熟悉,成王年幼登基,他的叔叔周公輔佐他,他們是叔侄關係,王振和英宗並非叔侄關係,自稱皇叔,這是大逆不道。

使臣回報,英宗不僅不以為忤逆,反而不惜違背祖制,召王振入席。王振到時,百官望風齊刷刷一體下拜。

還有一次,王振見工部侍郎王佑貌美而無須,便說:"王侍郎何以無須?"王佑竟然回答:"老爺所無,兒安敢有?"從中可見王振權勢之盛,以及百官的奴媚之相。

正統十四年(1449),也先率兵犯邊。王振認為這是揚威遠方的機會,也是進一步提高自己在朝廷中威信的機會,於是慫恿英宗親征。

英宗自己也想仿效曾祖父成祖五次掃蕩漠北,因此不顧大臣們的勸阻,草率親征。

五十萬大軍交給王振指揮。結果,英宗不但被俘北去,而且失去了皇帝的寶座。王振也在這次戰役中喪生。英宗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五十萬大軍連日征戰損失殆盡,在名為土木堡的地方,敵軍已經攻入指揮中樞,大臣、大將百餘人多半戰死。皇帝身邊百餘人拚死抵抗。哪知敵兵接連放箭,英宗不禁慌張,只睜著眼顧視王振,王振此時也渾身抖個不停。


護衛將軍樊忠認為,皇上遭此危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當即抽出鐵錘,猛擊王振頭部,頭顱擊碎,鮮血直噴,倒斃地上。當下請英宗上馬,率領騎兵,冒死突圍。怎奈敵兵層裹,竟沒有一毫出路,忠竟力戰身亡。英宗見忠已死,無法可施,重下雕鞍,坐地休息。忽有敵兵一隊,衝到英宗前將英宗一擁而去。

對於王振的死,有人說是亂兵所殺,有人說是明將樊忠所殺,但英宗復辟後對王振念念不忘,為他建祠,說他英勇殺敵力戰而死,賜名精忠祠。可見受王振蠱惑之深。

英宗朱祁鎮,是明朝開國以來的第六位皇帝,生於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十一日,他9歲登基,年號"正統",14年後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俘,失去帝位。

8年之後,通過"奪門之變"重登寶座,年號"天順",在位8年,兩階段共在位22年,38歲時駕崩,廟號"英宗"。

後八年也幹了些歷史上留名的事,殺于謙是他一生的污點,他後來為此一直後悔。

還有一件事就是釋放了建文帝的次子朱文圭。

1402年,明成祖攻入南京之後,建文帝及其長子朱文奎不知所終,次子朱文圭則被成祖幽禁起來,稱為"建庶人"。到英宗天順年間,建庶人已經在長期的幽禁歲月中從兩歲幼童長為57歲的老翁了,出來連牛馬都不認識。

大概由於曾經歷過長期被囚的生活,英宗突然有一天想起了這位遠房叔叔,動了惻隱之心。派人給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並供應生活。

說起來,英宗的皇位是他曾祖從建庶人那邊搶過來的,在當時曾遭到天下人的質疑或反對。英宗身邊的人擔心放出建庶人會出變故,他倒很有氣度,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釋放建庶人一事受到百官和百姓們的真心讚嘆,也算是給50多年前的糾紛做了一份補償。

還有一件事,對英宗以後的帝王影響很大,那就是廢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死的時候,許多宮人陪葬。自此之後,成祖、仁宗、宣宗、代宗去世都以宮妃殉葬。英宗覺得這很殘酷,臨終前遺詔停止殉葬。此後明代各帝都遵從這個遺詔,不再以宮妃殉葬。

英宗所做的這幾件事,被史家贊為"盛德之事,可法後世"。《明史》稱英宗在位期間,"無甚稗政(壞政策)"。可是,英宗並不能遏制大明帝國日益走向危機的趨勢。到他兒子憲宗的時候,情況就有點惡化的兆頭了,朝政進入下行通道,一代不如一代,最終斷送在崇禎手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