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負增長 2019年中國車市銷量塵埃落定

車城網 發佈 2020-01-29T05:56:37+00:00

千呼萬喚,2019年全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終於塵埃落定。1月10日,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19年狹義乘用車全年銷量2070萬輛,同比下滑7.4%。

千呼萬喚,2019年全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終於塵埃落定。

1月10日,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2019年狹義乘用車全年銷量2070萬輛,同比下滑7.4%。相比2018年的3%的下滑幅度進一步增加。

細分市場銷量如下:

轎車:12月份銷量101.8萬輛,同比下降6.9%,環比增長9.7%。2019年全年銷量1014.4萬輛,同比下降9.1%。

SUV:12月份銷量99.1萬輛,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12.4%。2019年全年銷量918.2萬輛,同比下降3.6%。

MPV:12月份銷量13.2萬輛,同比下降15.2%,環比增長13.5%。2019年全年銷量137.2萬輛,同比下降18.2%。

從12月份車型類別來看,轎車和SUV仍是市場的主力,但SUV顯然更有爆發力。MPV則仍舊較為小眾,並且同比下降的數據甚至比轎車還要厲害。從以上銷量數字我們得知,2019年三大細分市場全部呈現下滑趨勢,其中SUV市場能稍微好一點,轎車與MPV市場有進一步滑向深淵的趨勢。

新能源方面,2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環比拉升,當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13.7萬輛,環比增長73.5%,同比下降15.1%。2019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量為106萬輛。值得注意的是,A00級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下滑明顯,由49%下降至26%;A級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從33%升至56%。

中國車市觸底了嗎?

對於中國汽車銷量連續下滑的現象,彭博社分析評論稱,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都面臨困境,因經濟放緩以及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的關稅不確定性已導致消費者需求降溫。此外,德國汽車研究中心表示,中國的汽車銷量從2017年的2420萬輛下滑至2019年的2070萬輛,將在2020年觸底,達到2040萬輛,然後在2025年加速增長達到2540萬輛。到2020年,美國的汽車銷量將下降3%,至1640萬輛,而德國的銷量將下滑4%,至340萬輛。

而在評價全國乘用車市場的零售表現時,乘聯會預言「零售增速已經見底」。2019年上半年,消費、稅收成為車市的至暗時刻;但從下半年起,消費市場已經築底,稍顯回升態勢,其中的廠家生產增速、批發銷量增速、零售增速都在企穩回暖。

此前,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公開場合指出,汽車換購群體將成為促進汽車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我國汽車保有量巨大,隨著5-8年換購更新周期的逐漸來臨,2021年乘用車市場有望企穩。綜上,乘聯會預計中國車市2020年有正增長的堅實基礎,預計2020年汽車銷量正增長1%。

不過與乘聯會的相對樂觀不同的是,另外兩家權威機構中汽協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則給出了不同的意見。12月12日在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許海東預測:2020年全年銷售2531萬輛,同比下滑2%。

許海東認為,影響2020車市的有三大關鍵因素。首先是中國GDP仍以高增速增長,但增速放緩。其次,經濟下行壓力導致底層消費者就業及收入受損。2018年開始,人均收入及支出增速出現明顯下滑,將導致居民對未來收入預期較低,消費將愈加謹慎。最後是中美經貿摩擦的持續發酵,主要影響的是中國整車及零部件相關的出口及投資。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同意,但是她預測的降幅「更狠」,郎學紅預計2020年銷量2250萬輛左右,同比下滑10%。2020年,汽車市場下行壓力或將向上游轉移,廠家壓力大於經銷商。

幾家歡喜幾家愁

雖然整體行業雖迎來「嚴冬」,但對應到各家車企,則幾家歡喜幾家愁。根據各大車企近日陸陸續續出爐的2019年成績單來看,德系王者地位不變!以南北本田、豐田為代表的日系總體表現強勁,而福特、雪佛蘭、別克、Jeep等美系品牌則集體下滑,自主品牌則表現不一。

2019年中國車市的王座依舊是被德系把持,不過把持者應該會從上汽大眾換成一汽-大眾。根據一汽集團官方數據顯示,一汽-大眾2019年累計銷量達到212.99萬輛,高於去年同期的2,051,976輛,同比增長3.8%。至此,一汽-大眾成為國內首家突破210萬輛銷量大關的車企,時隔5年後再次奪得國內車企銷量冠軍。

雖然年度銷冠被德系拿下,但去年車市最亮眼的存在卻是日系品牌,不僅普遍實現增長,其他系別丟失的市場份額也大多被日系拿下。本田、豐田成為2019年最大贏家,在華兩家合資車企均實現了正增長。日系豪門雷克薩斯在2019年實現了銷量和品牌力的雙贏,據官方數據,雷克薩斯2019年累計銷量達20.05萬輛,同比增長25%,這是雷克薩斯在華年度銷量首次突破20萬輛。不過日系企業也有吊車尾,2019年,馬自達在華累計銷量22.77萬輛,同比下滑16.37%。在越來越嚴峻的形勢面前,馬自達未來要如何把握「價值營銷」與市場份額之間的平衡,還需要多想想。

韓系品牌方面,變革初見成效。北京現代與東風悅達企業雖然基本上銷量處於下滑狀態,但是兩家企業的調整已經初見成效。北京現代在下半年推出了五款新車,進一步完善產品布局,拉動了全年銷量回升。東風悅達起亞從產品到渠道的變革速度加快,從全新一代傲跑上市到22家退網經銷商回歸,有力提振了東風悅達起亞銷量。不過韓系車在面對2020年的挑戰時最大的隱憂依舊是新能源。韓系車錯過了2019年的政策的紅利,如何在中國新能源市場中搶占市場份額,是一個很嚴峻的課題。

美系品牌方面,受到市場的衝擊較大,整體上呈現大幅下滑的態勢。除去凱迪拉克之外,通用別克、雪佛蘭、長安福特以及廣汽菲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通用方面,別克與雪佛蘭兩大品牌銷量下滑都接近20%。長安福特與廣菲克銷量下滑至40%-50%,情況更加糟糕。美系車最大的問題在於近年在國內市場的產品都缺乏亮點。更嚴重的還存在「退化」的現象。通用主推三缸機,福特長期不導入新車都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沒有國五轉國六和年終的放血促銷,估計銷量下滑程度還將更為嚴重。

自主品牌方面,洗牌加速,整體份額仍在下滑,但體系力強大、向上戰略更快的頭部車企已經出現回暖跡象,那些品牌力、產品力不強的末流車企將不可避免被淘汰的結局。吉利、比亞迪、長城都圓滿完成了全年銷量目標,頭部自主品牌企業在經歷了年中的深度調整之後,在年末爆發了一波強勢的銷量高潮。但今年,也有許多耳熟能詳的自主品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眾泰華泰陷入經營困局,一汽夏利「賣身」也接近「大結局」,華晨、東南、江淮、海馬等品牌乘用車已難言主流。展望未來,自主品牌或許將經歷一輪合資品牌的老路,那就是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發展均衡的吉利、新能源車優勢明顯的比亞迪,研發能力強大的廣汽與上汽自主板塊,在應對未來市場調整,顯然有更多招數,但一些弱勢的自主品牌可能就此走向深淵。

2019年車市大幕已經徐徐落下。關於2020年車市如何,筆者認為還是有很大機會觸底反彈的,只是經歷了大浪淘沙之後,沒有實力的企業肯定不會撐太久,未來的中國汽車市場,話語權將加速集中到大型企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