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產值竟能超過美國GDP?論物聯網數據預測的各種面孔

物聯網智庫 發佈 2020-01-19T10:37:17+00:00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8年美國GDP總額為20.49萬億美元,即使按未來幾年年均增速3%計算,到2025年美國GDP總額也不過25萬億美元。

作者:趙小飛

導 讀

對於物聯網產業發展來說,總是像算命一樣預測多年後的世界,卻不能在短期內給出充分、翔實的分析,不能給予從業企業具體的協助和落地的建議,我們還需要這些預測數據嗎?

預測未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影響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帶來不可知的結果。就我們所從事的物聯網產業來看,能夠確定的是未來會有海量的「物」成為物聯網設備,產值非常大,但到底是多少連接、多大產值,這些數字並不確定。過去十年里,很多分析師和大型企業都針對物聯網發展規模的數字給出預測,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預測節點。站在新的十年起點,未來的預測在繼續,而對於各個從業者和企業來說,走好當下的路更為重要。

樂觀的連接數預測,持續的偏差修正

在大部分各種形式的物聯網論壇和研討會上,發言人常常會引用一些權威機構對於未來物聯網產業數據的預測,來表達整個產業的前景和對於物聯網的信心。過去幾年中,引用率比較高的主要是一些研究諮詢機構和大型企業,包括對於物聯網連接數和物聯網產業規模的預測。

對於物聯網連接數的預測,常見引用的數據主要包括:

  • 2013年,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報告稱,2020年物聯網終端數將增長至260億台(不含PC、平板以及智慧型手機),比2009年的9億台增長近30倍。

  • 2017年,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報告稱,全球的聯網連接數量將從2016年的148.7億個成長到2021年的361.3億個,年複合增長率為19.4%。

來源:IDC

  • 2010年,愛立信CEO在股東會上強調,未來面對的市場是到2020年500億的聯網設備。這500億設備雖然包括PC、平板和智慧型手機,但扣除這些設備後,大部分仍然是物聯網設備。

  • BIIntelligence預測,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340億,其中物聯網設備數量達到240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傳統移動網際網路設備數量僅為100億。

  • 2011年,思科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15年全球有250億聯網設備,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500億,人均聯網設備為6.58個。

來源:思科

以上幾家知名機構針對物聯網設備數量的預測基本都是2020年達到200億以上甚至更多,對物聯網連接增長顯得比較樂觀。對比各類預測數據,過去十年里,物聯網發展似乎都未達預期。當然,由於這些預測做出的時間較早,彼時的邏輯在數年中發生了變化。也有一些機構根據時間推移,持續更新其跟蹤數據,在近1-2年內給出2020年節點的數據,這些數據就比前面那些預測數據有了大幅降低。

  • 2018年8月,知名物聯網研究機構IoT Analytics跟蹤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接近100億,到2025年物聯網連接數達到215億,年複合增長率為17%。

來源:IoT Analytics

  • GSMA作為全球移動通信行業的代表性社團機構,每年會發布專門的移動經濟報告。2019年報告顯示,2018年物聯網連接數達到91億,到2025年將達到252億。

來源:GSMA

  • 愛立信在其每年的移動市場報告中也會持續修正物聯網相關數據,在其最新移動市場報告中顯示,2019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08億,到2025年將達到249億。

來源:愛立信

當然,預測不可能要求完全準確,但偏差率需要在合理範圍之內,而且能夠不斷地去修正偏差,這個過程就不僅僅需要對長期結果的預測,更需要在短期過程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變化,進行充分分析並調整預測偏差。就如一枚飛彈之所以能夠在千里之外精準地打擊目標,就在於飛彈一路飛行過程中也在一路糾偏,命准目標的過程其實就是糾正偏差的過程。

可以看出,最新的報告對物聯網連接數的預測在不斷回調,各家機構預測數據之間的差距也在縮小。因為越是接近2020年的預測節點,不確定性越少,偏差就會越小。當然,物聯網分散在全球各地、各行業,沒有任何機構能夠統計到物聯網準確的連接數,只能漸進的接近真實數據。

差別巨大的產值數據,偏差有多大?

在預測物聯網連接數的同時,物聯網產值數據也是各個機構預測的重點。不過,多家機構連接數預測數據雖然有差別,但最大差別也就2-3倍的不同,而物聯網產值的預測數據則差別巨大,互相之間動輒達到10倍甚至數十倍的差別。

還是以多家市場研究機構為例:

  • 2013年的報告中,Gartner指出,2020年,物聯網產品與服務提供商將創造逾3000億美元的增值收益,且絕大部分在服務領域,各類終端市場的銷售業績將帶來1.9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附加價值。

  • GSMA在年度移動經濟報告中也給出了物聯網市場規模的預測數據,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物聯網產出為2670億美元,其中連接產值為250億美元,專業服務為660億美元(包含系統集成、諮詢、託管服務等),應用、平台和服務(包含雲計算、大數據、安全等)為1760億美元;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出為1.1萬億美元,三類收入組成分別為510億美元、2990億美元和7540億美元。

來源:GSMA

  • IoT Analytics報告顯示,2017-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複合增速為39%,2017、2018年市場規模分別為1100億美元和1510億美元,到2025年達到1.57萬億美元。IoT Analytics解釋其所指的市場規模為最終用戶對物聯網方案支出的金額。

來源:IoT Analytics

  • 全球知名諮詢機構麥肯錫在2015年發布《物聯網:超越市場炒作之外的價值》報告預測,物聯網將有潛力在2025年達到約11%的全球經濟占有率,整個物聯網市場規模在2025年達到3.9-11.1萬億美元區間,包括廠商的收益和物聯網為用戶帶來的收益等。

來源:麥肯錫

麥肯錫預測的數字遠遠高於其他機構,但其使用了區間數據,最低和最高數據之間有較大差額,考慮到多個不確定因素,這符合諮詢公司一貫邏輯性強的風格。

以上機構對物聯網市場規模的預測雖然差別很大,但每家機構基本上對於市場規模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包括物聯網業務廠商的收益、用戶的支出以及為各行業帶來的經濟價值增值等。但以下的預測數字則讓筆者有種大跌眼鏡的感覺:

這個「產值」的定義、範疇是什麼?預測機構並未給出,只是直接給了這麼一個數字。30萬億美元意味著什麼?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18年美國GDP總額為20.49萬億美元,即使按未來幾年年均增速3%計算,到2025年美國GDP總額也不過25萬億美元。而預測2025年全球物聯網產值達3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遠遠超過美國GDP總額,這麼大的產值是如何解釋?雖然筆者作為物聯網從業者,也希望物聯網產業會迎來快速發展,但這樣的預測數據怎麼來的?沒有詳細的定義、口徑和預測邏輯解釋,誰會相信?

狂熱的數字,落地可不容易

預測很美好,但作為具體從業的企業,似乎每年都在這些天文數字畫的大餅下,等著所謂的市場「爆發」,年年等下一年爆發,年年沒有等到爆發。對於具體企業,物聯網在落地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或許一些調研報告說明了這一問題:

  • 2016年,Gartner首席分析師Ganesh Ramamoorthy在一次演講中提到,Gartner調查顯示,80%的物聯網項目在發布前就失敗了。

  • 2017年思科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至少有75%的物聯網項目失敗了,而且這些失敗的項目大多數(60%)止步於概念論證階段。很多受訪者表示,物聯網項目在紙面上看上去很好,但執行起來比任何人預計的都難。

  • 2019年7月,微軟發布針對全球3000多家機構調研報告顯示,30%的物聯網項目在概念驗證階段失敗,因為實施成本太高或沒有明確商業模式。

20世紀最知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有句名言:「從長期看,我們都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對此解釋是:「凱恩斯那句名言的意思是,如果經濟學模型不能解釋一兩年內的情況,只能告訴你很久之後會是什麼結果,這些模型就是不完備的、可疑的、沒有用處的。它要求做出更好的分析,而不是忽視。」

同樣,對於物聯網產業發展來說,總是像算命一樣預測多年後的世界,卻不能在短期內給出充分、翔實的分析,不能給予從業企業具體的協助和落地的建議,我們還需要這些預測數據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