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羅莊 ‖ 這位少數民族美女,你的大愛情懷值得點讚!

羅莊發布 發佈 2020-02-29T04:23:54+00:00

連聲說,「看到你們太辛苦!俺也沒有什麼好表達的,自家做的粘豆包,送給大家嘗嘗,就是個心意.....」原來,就在前一天,也就是2月25日,是李金芳食品廠正式開工的第一天。

2月26日,一大早,做食品生意的盛莊街道花埠圈村回族群眾李金芳,就將她食品廠生產的第一批粘豆包裝車,無償送到了羅莊區各街鎮抗「疫」指揮部,免費分發食品、慰問一線「戰士」。

在盛莊街道抗疫指揮部,她將熱乎乎的粘豆包送到工作人員手中。連聲說,「看到你們太辛苦!俺也沒有什麼好表達的,自家做的粘豆包,送給大家嘗嘗,就是個心意.....」



原來,就在前一天,也就是2月25日,是李金芳食品廠正式開工的第一天。在這天,她準備好了原材物料,召集工人,做好了生產準備。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李金芳的廠房裡就響起了機器運作的轟隆聲,準備麵皮,調餡料,進蒸籠,蒸好吹涼,打包裝盒,工人們忙碌的穿梭在生產間裡。李金芳和家人們也都沒閒著,他們把工人們裝盒的粘豆包一摞一摞打好包,然後和牛肉醬一起搬到自家車裡。李金芳顧不上休息,與丈夫一起,將剛剛製作好的粘豆包第一時間送到羅莊區各街鎮防疫一線。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由於李金芳做的粘豆包好吃,許多老客戶聽說她復工復產後聯繫訂貨。在去盛莊街道辦事處慰問的路上,李金芳一邊和街道婦聯主席曲菲商量慰問一線人員的具體事項,一邊取消網上訂單。「真的做不出來了,抱歉,再等幾天......」

按照往年的節奏,李金芳應該在正月初六就開始生產了。年前,北京的客商早就預訂了一冷鏈車,還有濟南、濰坊幾個大客戶都有訂單,李金芳本來打算過了年就開工、加緊生產。可人算不如天算,春節期間,因為疫情,社區實行封閉管理,李金芳原定的生產計劃受到了影響。在家賦閒期間,當看到村口防疫人員日夜堅守,頂冒風雪,輪流上崗時,她很有感觸:他們為群眾把守安全,咱市民群眾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正月十五元宵節,李金芳在家煮了熱乎乎的湯圓送到執勤人員的手中。

這些天,李金芳又通過網絡、電視,看到了很多有關抗疫一線工作人員事跡的報導,看著他們的付出與辛苦,她被深深地感動了,想到疫情的殘酷,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她就跟丈夫馬玉森說了免費送粘豆包、慰問一線抗疫人員的想法,丈夫很支持,並且主動當起了她的司機。為此,她還聯繫上了盛莊街道婦聯主席曲菲,表示要給各街鎮戰疫一線人員送粘豆包。說干就干,復工復產後,李金芳夫妻倆沒有想著怎麼抓緊掙錢,而是第一時間帶上剛生產的粘豆包和牛肉醬,馬不停蹄地奔赴全區各街鎮抗疫一線。


為了讓抗疫工作人員吃上熱乎的粘豆包,李金芳計算好時間,趕著飯點將粘豆包送到工作人員手裡。

每到一個街鎮疫情防控現場,她就說:「天這麼冷,吃點熱乎乎的粘豆包驅驅寒氣」。李金芳邊說邊把豆包遞給工作人員,因為處在特殊時期,她還細心的準備了一次性手套,將盒子中的粘豆包分給工作人員後,她站在不遠處跟工作人員囑咐道:「這個豆包涼了的話可以切成片蒸一下,天冷還是吃點熱的比較好,牛肉醬可以拌面吃,辣的不辣的都有,晚上加班吃宵夜方便快捷,」

在羅莊街道,工作人員劉新春說,「能吃上這樣的早餐,打心裡甜!」據了解,短短兩天的時間,李金芳和丈夫走訪了全區八個街鎮,將價值近萬元的食物送到防疫一線。李金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了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心。




說起這小小的粘豆包,李金芳說,她喜歡美食,小時候非常喜歡吃媽媽做的年糕,那味道,至今還是美好回憶。這也讓她動了巧心思,創意做出了好吃的粘豆包。她將不好運輸的年糕變成方便快捷的食品,經常吃她粘豆包的親戚朋友開玩笑,讓她乾脆開個店來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五年前,在微商剛剛興起來的時候,李金芳開始了她的「豆包」事業。在她的用心經營下,再加上食品本身味道好吃、質量有保證,漸漸地她把小小豆包賣成了「網紅」。

這幾年,隨著生意的做大,李金芳越來越忙,但是,她並沒有停下做公益的腳步。據盛莊街道婦聯主席曲菲介紹,這不是李金芳第一次做公益,年前,村裡修路她捐款1萬元,她經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帶著粘豆包、買些牛奶、點心,為老人們送過去,陪老人說說話聊聊天,幫老人洗澡、打掃衛生;她還經常去看望留守兒童,資助孩子們上學,等等。好事做了一籮筐,李金芳的善行義舉受到大家的交口稱讚,但李金芳總是淡淡的說,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就很開心、很滿足,不需要表揚,因為她堅信,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編輯 | 張士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