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認證主播第二期啟動 遊戲直播進入精細化時代

gamewower 發佈 2020-01-18T12:00:16+00:00

遊戲主播認證計劃啟動了第二期,平台方面除了鬥魚、虎牙、企鵝電競外新加入了觸手,項目方面除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新加入了《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端游和手游、《火影忍者手游》《跑跑卡丁車官方競速版》。

100天後,騰訊遊戲主播認證計劃啟動了第二期,平台方面除了鬥魚、虎牙、企鵝電競外新加入了觸手,項目方面除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英雄聯盟》新加入了《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端游和手游、《火影忍者手游》《跑跑卡丁車官方競速版》。

在2019年8月22日,正式啟動騰訊主播認證計劃,10月14日首期發布「騰訊遊戲主播認證計劃生態建設」以來,騰訊用了100天的時間探索了主播認證計劃,並在今天發布了第二期。

騰訊為什麼要做主播認證計劃

先來看兩份份數據:

1,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數據,虎牙直播上禮物打賞平均排名前五的分區分別為星秀、王者榮耀、顏值、刺激戰場和英雄聯盟,分別占比46.5%、11.7%、8.0%、4.4%和4.1%。

2,根據鬥魚招股書,鬥魚直播上禮物打賞平均排名前五的分區分別為其他遊戲(獨立遊戲、小眾遊戲等)、顏值、絕地求生、戶外、英雄聯盟,分別占比24%、24%、11%、10%和7%到2019年Q2,遊戲直播板塊貢獻的用戶觀看量,已經占平台總觀看量的80%以上。

兩個數據的意義在於,被譽為遊戲直播TOP2的鬥魚和虎牙,遊戲直播的流量和獲得的營收無法成正比,鬥魚80%的觀看量在遊戲上,但顏值和戶外兩大板塊貢獻了34%的營收。虎牙更是星秀、顏值兩大板塊就貢獻了54.5%的營收。

遊戲直播在遊戲上有巨大的流量,但是在營收方面,營收與泛娛樂的直播相比完全不成正比,流量難以在直播上被直觀的用虛擬禮物變現。

最直觀的數據對比上,歡聚時代的移動端平均月活用戶為1.037億人,其中YY平台為3990萬人,虎牙平台為6380萬人。虎牙的移動月活比YY多了2500萬用戶,但在營收方面YY的直播營收約28億元(去除虎牙、Bigo),虎牙的營收為22億元。

所以,遊戲直播一直以來的玩法是以遊戲主播帶來流量,再將這些流量轉化到泛娛樂領域進行變現,在遊戲直播領域也有了兩個叫法,流量主播、營收主播,分別指遊戲主播和泛娛樂主播。

在以前當各大平台在搶流量以高額簽約金簽約遊戲主播時,這樣的生態對於遊戲主播而言沒什麼問題,但現在各大平台開始紛紛以營收為導向,控制成本時,這對於遊戲主播,尤其是中小主播而言生存環境就不那麼友善了。

而對於大主播來說,我們同樣去看數據,鬥魚在Q3的平均月活是1.636億,同比增長的幅度是14.7%。這個增長時肉眼可見的增長,作為行業的雙巨頭之一,鬥魚的增長開始放緩是整個遊戲直播行業的增長放緩,背後的概念是TOP級別的大主播在流量增長上見頂了,這個時候對於大主播而言迫切希望的是破圈,從遊戲直播當中走出去,獲取非核心遊戲直播的用戶,達到增量的效果。

如何幫助平台、中小主播將這些巨大的流量進行更好的變現?如何幫助平台、大主播獲取增量市場?這就是騰訊遊戲做主播認證的意義所在,直播平台、主播、騰訊將三方聯繫的更加緊密,集合三方的力量一起去做一些事情,而只有這些平台、主播的生存狀況更好,這個產業更加規範,那麼對於騰訊而言才更有益,因為遊戲直播現在已經成為推廣遊戲、運營遊戲的生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作為廠商的騰訊有義務,也有需求去這麼做。

騰訊的主播認證計劃有哪些權益?

獲得騰訊遊戲認證的主播將獲得騰訊官方的相關扶持,享受曝光特權、產品特權、活動特權、服務特權這四大權益。

1、曝光特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曝光渠道:遊戲內、遊戲社區、遊戲中心等所有騰訊遊戲優質渠道和社區內的入駐權益和優先露出;

2、產品特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產品支持:平台和遊戲內的騰訊官方認證身份外顯、騰訊遊戲新玩法、新版本的全網獨家搶先直播資格、遊戲-直播互通玩法權限、高級數據權限等;

3、活動特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活動支持:運營活動、賽事活動合作優先邀請;

4、內容特權,包括但不限於直播流+內容分發支持:主播直播流和視頻,圖文作品在騰訊遊戲內容分發矩陣內的優先推薦和分發。

具體到一期的項目上:

《王者榮耀》方面:配合遊戲節點的運營活動將獲得遊戲側資源合作; 獲得皮膚體驗官、皮膚爆料師等優先資源和自定義房間等優先功能;受邀參加王者音樂會、KPL、周年慶慶典等各類線下活動及資源合作;明星資源(配合新歌or節點)的各類活動嘗試。

《和平精英》方面:資源流量的支持中,主播將獲得騰訊最優質的平台資源;直播互動方面,《和平精英》將加強主播與粉絲的互動能力,協助主播提升人設和粉絲粘性;社區內容合作上,《和平精英》將為主播在遊戲內創造的精彩內容提供全平台、全渠道的資源扶持;此外,《和平精英》還將利用資源共同打造官方精品欄,包裝主播與遊戲的強關聯人設;深度IP營銷方面,《和平精英》將整合品宣資源,製造更多話題事件助力主播影響力提升。

《英雄聯盟》方面:曝光權益方面,優質的認證主播可以被官網、客戶端、掌盟、WeGame做相關的流量曝光;產品權益方面,認證主播可以享受主播的定製道具、新品體驗資格、專屬產品福利等;活動權益方面,認證主播將有機會參與到頭部賽事和線下活動中;內容權益方面,認證主播的視頻內容和文字內容將通過官方平台獲得更廣泛的觸動。

具體的案例上:

《王者榮耀》與張靚穎合作發布西施主打歌時,在虎牙與認證主播孤影一起開黑,在鬥魚與認證主播呆阿拿、殺手、老回等主播組隊與鬥魚簽約戰隊eStar進行對戰。

汪蘇瀧即將發布亞瑟主打歌,屆時也將與騰訊的認證主播一起合作推廣。

在《英雄聯盟》S9系列賽期間,包括德雲色等主播都參與到了解說當中,獲得更大的曝光權益。

數據上:

目前共有400位主播得到了騰訊的認證,包括王者榮耀項目的張大仙、英雄聯盟項目的PDD、和平精英項目的不求人等各項目最頂級的主播,都已與騰訊達成深度合作協議,超過100名的主播獲取了騰訊特別曝光與活動資源;張靚穎發布西施主打歌的活動,參與的多名主播漲粉10萬+;近兩月,認證主播獲得了170件以上的商單,累計獲得收益數千萬元。

四大特權背後,本質上是讓大主播實現破圈的願望從遊戲中走出去,如孤影和張靚穎的互動,讓中等量級的主播有更好的上升通道,以流量的數變引起質變,比如參與KPL解說讓更多用戶知道,讓底層新興小主播有更好的生存環境,比如一些商業訂單等。

未來還會有哪些玩法上的展望

根據騰訊的規劃,在幫助大主播破圈上,未來騰訊會持續的整個資源,如《吐槽大會》等。在前段時間PDD已經登錄過《吐槽大會》,這期節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是2.1億次,在目前《吐槽大會》第四季的七期節目中僅次於第一期的2.2億次。

在中小主播方面,騰訊將會推出為主播服務的產品:主播積分工具,通過項目組、平台與主播的任務聯動來獲得積分,用積分再兌換相應資源。把日常直播行為系統化、工具化,且可量化,幫助努力的、優質的主播獲取更多資源,通過「滾雪球」的方式獲得最快方式的「量級」增長。

比如,對於一些沒有自己團隊的中小主播騰訊將開放短視頻自動剪輯與生成工具等,幫助認證主播可以低成本地產出更多優秀內容分發,來擴大自己的曝光與影響力。

不僅如此,根據Gamewower獲得的信息,目前騰訊與剛剛加入騰訊直播體系的觸手已經開始了一項合作計劃,幫助認證主播獲取更好的收益,而這個合作可能會無縫對接到鬥魚、虎牙、企鵝電競。

比如品牌廣告是一個方向,在各大直播平台都有不同的禮物,如果和某個品牌合作,可以把禮物的名字和形狀改成品牌廣告,統一冰紅茶、可口可樂,都是可行的。

再比如遊戲內的定製皮膚,如《和平精英》、《王者榮耀》裡面道具或皮膚,改成品牌方的內容,或者直接就是定製成主播款,如IG、FPX在S系列賽奪冠後,官方就給了這些冠軍隊員一人選一個定製皮膚,進行商業化,這個是粉絲經濟的一種模式,比單純的打賞更能讓遊戲用戶所接受。

沒有廠商的支撐,遊戲直播是無根浮萍

鬥魚、虎牙、企鵝電競這三家騰訊投資或自家的平台參與到了主播認證計劃的第一期,第二期當中獲得騰訊遊戲全版權授權的觸手也加入了進來,4家遊戲直播平台共同參與。

除此之外,快手等直播平台暫時還沒有參與到該計劃當中,也未獲得騰訊遊戲在直播版權上的授權。

從前段時間網易與YY的訴訟二審的情況來看,沒有獲得騰訊遊戲的授權一方面在直播上是存在隱患的,關於遊戲直播內容的版權問題實際上伴隨著YY在二審的敗訴基本上已經有了一個定調,這個在2015年就開啟的訴訟前後歷經了4年時間,法院的判決對於當下的遊戲直播版權具備極強的參考意義。

沒有騰訊遊戲在直播上的版權授權,最重要的當然是直播上的隱患,虎牙上市之前,在已經盈利的基礎上接受騰訊的投資的最重要意義就是解決直播上的版權隱患。

但除了版權上的隱患,沒有授權意味著騰訊導向一些有授權的平台的資源就不會導入到沒有資源的平台,比如認證主播計劃。

觸手獲得騰訊授權後立刻就加入了認證主播的計劃並開始騰訊共同探索營收上多樣化的變現方式,而這恰恰是觸手在2019年的重點戰略,開拓了陪玩業務、和KK直播戰略合作開啟娛樂直播。而我們也可以展望劍仙這樣的觸手主播會出現在KPL的解說席上,進行流量的突破,汪蘇瀧的新曲發布,在鬥魚、虎牙之外,觸手也有可能會加入進來。

騰訊用了自己的資源在解決觸手最欠缺的東西,在用自己的資源幫助鬥魚、虎牙開拓增量的流量,而這些非騰訊系的直播平台均無法享受到。

如果說平台不在乎,比如快手本身擁有快速增長的流量,但對於主播而言,這些權益卻是極其在乎的,如果無法和騰訊綁定深度的關係,獲得這些資源,對於這些主播來說是有缺失的,大主播都想出圈,腰部主播想再流量上更進一步,小主播希望變現方式可以更多一點。

實際上,當下的遊戲直播競爭,早已經從單純野蠻的流量爭奪進入了全方位的競爭狀態,是一個成熟的市場,熊貓、全民的教訓歷歷在目,單純的以高額的簽約金簽約大主播完全不是一個可行的道路。

運營、資源的整合、多樣化的營收都是競爭當中的重要內容,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如果能夠和廠商關係更加緊密一點,必然利大於弊,因為無論我們再怎麼去看好遊戲直播,本質上先得有遊戲,再有直播,按照觸手CEO曹建根在剛剛結束的觸手年度盛典上的話,「遊戲直播更像是遊戲公司運營部門的延伸,深度服務核心玩家群體」。

沒有遊戲廠商在內容側的支持,那麼即便拋開版權上的隱患問題,遊戲直播也是無根浮萍,一些遊戲的重點活動、節點均將無法參與其中,這樣的遊戲直播固然內容做的再好,但也是脫離於遊戲之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