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條跨省環線高鐵來了!重慶、成都要帶貴陽飛

西部之城事 發佈 2020-03-13T13:42:24+00:00

二是,西部城事從多個渠道和網絡信息獲悉,隨著下個月全國鐵路列車運行圖調整,西南地區,具體說,重慶、成都、貴陽三大西南主力城市之間有望以高鐵環線的方式連接。

文丨西部菌

城市群、都市圈建設,小到跨市地鐵,大到跨省高鐵,交通先行,提升區域內的互聯效率,是最基本的要求。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出後,成渝中線建設的火速推進就是非常現實的註腳。

近期,除了成渝中線,成渝兩地在交通互聯上,還有多項新突破。

一是,3月11日的川渝兩地深化交通運輸合作視頻會透露:

目前成渝兩地正擬對成渝高鐵進行提速改造,在既有成都到重慶最快1小時13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雙核」間時空距離,實現1小時內到達。

這意味著,重慶、成都雙核有望步入「1小時直達」時代。

二是,西部城事從多個渠道和網絡信息獲悉,隨著下個月全國鐵路列車運行圖調整,西南地區,具體說,重慶、成都、貴陽三大西南主力城市之間有望以高鐵環線的方式連接。

如消息屬實,意味著全國首條跨省高鐵環線將誕生在成渝貴這個西南鐵三角。

對成渝、成渝貴、西南區域乃至整個西部地區來說,這將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01

先看成渝高鐵提速。

自2011年7月後,高鐵時速全面下調50km,至今仍未整體恢復。

但主要城市之間的高鐵線路,如京滬、京津、武廣等,自2017年開始,先後恢復至時速350公里,或是推出了提速計劃。

當前高鐵提速的主要考量,已由過去的安全因素轉變為成本因素。如有業界權威說法稱,時速300公里以上,提速50公里,運營成本就將上浮1/3。

這個特點意味著,高鐵提速也將優先選擇那些連接主要大城市、客流量更有保障的重要線路。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目前正處於全面起勢階段,推動兩地間的高鐵提速,拉近彼此間的通行距離,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畢竟,內部城市之間的高效連接,是城市群、都市圈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如在京津冀,京津城際最快半小時到達;在長三角,上海與杭州、蘇州、南京之間的高鐵直達時間,也進入一小時內範疇,上海到蘇州最快更是只有20來分鐘。

在珠三角,廣深等主要城市的高鐵通行時間也在一小時內,廣佛之間更是有地鐵連接。

對比而言,成渝之間的最快高鐵通行時間仍在一個小時以上,目前仍是四大城市群里最「慢」的。

要打造名副其實的「第四極」,這個短板當然得儘快補上。

事實上,此前成渝中線也被爆出將按照更高等級標準建設,時速有望達到400km以上,屆時將成為國內運行速度最快的高鐵。

兩城間的通行時間拉近了,自然將賦予成渝融合發展更大的想像空間。

02

至於成渝貴環線高鐵,根據目前網絡流傳的說法,是指重慶、成都、貴陽三個城市之間,通過成渝、渝貴、成貴三條高鐵線路的連接,形成一條環線。

在全國範圍內,目前已有多地提出建設環線高鐵,但真正成形的並不多。最著名的還是海南環島高鐵。

其他還有南昌到南昌的環鄱陽湖動車圈等省內高鐵環線。而真正跨省的高鐵環線,成渝貴應該是首條。

據網絡流傳的版本,成渝貴環狀線路將開設重慶西至重慶西(C6014/5/6次)、成都東至成都東(C6017/8次)、貴陽北至貴陽北(C6012/1次)三個方向的列車。

網絡曝光的票務信息顯示,三個方向沿線所經城市,除了重慶、成都、貴陽三大主力城市,還包括永川、內江、眉山、遵義、畢節、宜賓、樂山等川黔渝三地多個地級市和縣區。

三個方向列車的全程通行時間,均在8小時上下。

毫無疑問,環線列車的開行,將主要是利好沿線一般地級市和縣區,有利於它們的直接連通,如部分沿線乘客就不必再繞道主力城市換乘。

對整個西南經濟社會版圖的影響則體現在,貴陽、遵義、畢節等貴州城市藉助這一線路,將正式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連接半徑。

這意味著成渝貴之間的人員、經濟往來將更密切,也為彼此的合作搭建了一個新的平台和管道。

過去成渝+西安所組成的「西三角」經常被吐槽距離遠,而成渝貴,實際上在地理、文化等方面都有著更近的距離。

可以說,貴州與成渝之間的合作、抱團發展,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而去年底成貴高鐵開通,今年新的鐵路運行圖立即增設成渝貴環線,也可看出在國家和地區層面,均有意推動成渝貴走得更近。

這對雙方來說,毫無疑問是共贏發展的開始。

03

具體來看,成渝貴環線的開通,將是繼去年三地共同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後,又一次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准國家戰略中「合體」。

雖然目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還並未明確有貴州方面參加的信號,但貴州融入成渝經濟圈的說法,早在差不多十年前就被貴州官方提出。

這幾年隨著成渝和貴州之間先後開行多條高鐵線路,川渝黔三地的聯繫交往更是進入一個新階段。

對於成渝來說,貴州是成渝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有貴陽、遵義等城市的加入,也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更強的第三城支撐。

對貴州而言,成渝是貴州最接近的「鐵哥們」,主動融入,也可避免自己在城市群、都市圈時代「落單」,更好參與國家戰略。

因此,三地抱團發展,不僅有現實基礎,也有共同的利益追求。

另外,跨省、跨區域的城市、城市群連接,也有先例,蚌埠等安徽城市主動融入長三角就是代表。而縱觀成渝周邊,貴州無疑是最具現實基礎的合作夥伴。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仍處於規劃編制階段,不排除貴州部分區域,如貴陽、遵義、畢節等也有望進入規劃之列。

這方面,三地也完全可以抱團爭取,以互利共贏的姿態合力扛起中國「第四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