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脾氣大,除了抱抱和發火,媽媽還能做什麼?

媽媽深呼吸 發佈 2020-06-14T08:45:32+00:00

媽媽群里一位寶媽在群里疾呼,有沒有情緒管理的繪本,說家裡兩歲的娃,只要不能及時得到回應,要求不能被滿足,或者什麼事情沒做好,就發脾氣大哭,哄也好威脅也罷,無論採取什麼方式都不管用,一個勁兒地哭個沒完。

導語:

媽媽群里一位寶媽在群里疾呼,有沒有情緒管理的繪本,說家裡兩歲的娃,只要不能及時得到回應,要求不能被滿足,或者什麼事情沒做好,就發脾氣大哭,哄也好威脅也罷,無論採取什麼方式都不管用,一個勁兒地哭個沒完

就在媽媽求助前,孩子正在家裡推一把大椅子,被一個東西擋住了推不動,急得哭哭啼啼,邊哭邊喊:「怎麼推不動啊」,媽媽看到了溫和地說道:「寶寶還小,等長大點就可以推動了」。孩子還是不依不撓地推,哭得聲音更大了,媽媽強忍著火氣說「媽媽幫你推吧」。

沒想到,孩子更生氣了,還伸出手打媽媽。

處理問題的正確思路

繪本固然是極好的教育素材,但是碰到問題,僅靠繪本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它只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經歷了長久的薰陶,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孩子成長中的問題,需要父母的知識和智慧來解決。

而且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任何一個具體的小事情,都沒有統一的處理方法,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父母只能結合孩子的特點,和當時的情境來解決和判斷,靈活處理,別人的建議只是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種不行再換另一種,條條大路通羅馬。

2歲孩子的特點

要想正確引導孩子,就先要了解孩子,有時候可能需要把心智降低到和孩子同樣的水平,實現平等對話,讓同理心發揮作用。

2歲多的孩子有什麼特點呢?

簡單講他們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漸漸萌芽,發現了自我,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因為他們覺得我能行;事事都喜歡親力親為,喜歡探索新事物,並享受不斷接受新知的樂趣

與此同時, 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他們又充滿了矛盾和畏懼,對情緒的控制能力還很弱,所以很容易沮喪,矛盾的小人兒,沮喪時不會表達,所以才會有變幻莫測的情緒,表現出來就是哭鬧和發脾氣。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那個不哭不鬧,聽話愛笑的天使寶寶,突然間開始學會不要,沒事兒發脾氣,摔東西,各種跟你對著幹。那麼恭喜你,寶寶開始長大了,叛逆期是兒童成長的必經之路。

錯誤的反應會讓孩子的情緒更糟

了解了這麼多,就知道孩子為什麼這麼牴觸媽媽的幫忙了。

媽媽說寶寶還小,現在還不具備推動椅子的能力,恰好戳中孩子的痛處,他希望聽到的評價是:你已經長大了,連這麼大的椅子都能推動了。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覺得自己很厲害,被肯定。而媽媽的反應無意中給孩子定性為「無能」,這是對孩子成長的否定,恰恰是孩子沮喪崩潰的根本原因。

應該怎樣回應孩子呢?

從兒童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最需要被認同和接納。

不妨問問他:這個椅子推不動,你很著急對不對?這樣他就會感覺到被理解。

這時候過去抱抱孩子,輕輕拍拍後背:那你需要媽媽做什麼呢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或者是一定要做什,他或許會因為被媽媽理解和接納而哭泣,慢慢會變得平靜下來。這時候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分析:你是希望自己想辦法繞開呢,還是需要媽媽幫助你呢?

這樣一步步的引導下來,孩子就不會情緒崩潰失控,類似的問題處理多次,孩子就會慢慢學會處理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

方法不止一種,可以多樣化嘗試

有些情況下,只要孩子哭鬧的不是很嚴重,家長不需要太多的關注,給孩子留有空間自己處理,有的孩子會繼續嘗試和探索,有的會直接放棄,或者哭一會兒注意力就轉移了。如果孩子會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他們就成長了一大步,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或者,具有遊戲力的家長,也可以來跟孩子來一起「玩遊戲」,比如自己也加入推椅子的行動,誇張地表示自己也推不動,然後請孩子來幫忙解決;或者也可以跟椅子好好地談一談,它怎麼這麼有力氣……總之,輕鬆愉快地面對,孩子的沮喪情緒很容易就煙消雲散了,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不同的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角度。

【包 麻麻總結】

處理孩子的問題,最沒用的方式就是講大道理,如果對孩子的回應是理性去解釋,那麼2歲的孩子不會吃大人這一套。

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處理問題,比如遊戲力、引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引導孩子解決問題等等,綜合策略的有效運用,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