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超級學霸:能讓你在2019年開掛的工具,一次性教給你

芝書醬 發佈 2020-01-29T17:25:11+00:00

但是,後者並沒有比前者聰明1000倍,或努力工作1000 倍。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

芝書醬:頭條簽約作者,一年共讀100本書。

這是芝書醬的第136篇拆書,如果你沒時間自己讀書,點擊右上角關注!


開掛的人生需要解釋嗎?我覺得,是需要的。

每天同樣是工作8小時,有人揮淚灑淚才能勉強餬口;有人輕輕鬆鬆,收入卻是其他人的幾千倍。

但是,後者並沒有比前者聰明1000 倍,或努力工作1000 倍。問題出在哪呢?

你可能說,這是人生起點不同的問題。有人生來就是富二代,G二代,是別人不能比的。

那再來看看,那些同樣起點的呢?

諾基亞倒閉的時候,大量裁員進行維權,他們當中有很多人當年都是從各大名校畢業出來最頂尖的精英,可是最後沒有學會別的技能,離開諾基亞就沒人要。

美國甲骨文公司宣布裁員的時候,員工拉起橫幅,可是別的公司面試他們的HR吐槽說,他們的技能水平還不如一個新手。



其實,在職場中,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生產效率。

而生產效率又是一個極不平衡的領域,你要試著去突破自己,如果你不突破,就可能在下一輪大浪中被拍在岸上。

有一個人,在過去5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多項常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10天搞定線性代數;1年遊歷4個國家,並學會了這些國家的語言;從高中開始,他幾乎課下不學習,儘管如此,他還是以全班第2名的成績畢業;讀大學時,大考之前一般每天學習不過兩個小時。不過,4年來,他的平均成績總在A和A+之間。

1年內,他自學了MIT(麻省理工學院)33門課程並順利畢業。在天才雲集的麻省理工大學,他是歷史上最快畢業的人,是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學霸。

而且,他不用工作,靠自由職業賺錢,一邊旅行、一邊學習,還運營著全世界最受觀注的學習博客。

這種開掛的人生,是怎樣達成的?是天才嗎?其實不是,在斯科特·揚看來,他的秘訣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和生產效率。

在《超效率手冊》中,他給出了自己能夠擁有超高效率的所有經驗,今天我們就來拆解這本書。



在很早以前,日本匠人界就有「八分規劃」的說法。

八分規劃指的是,任何事物有八成都是因為規劃而決定的。

這就好比畫一幅畫,最後成型是什麼樣,畫家心裡有一個大致的預判,從哪裡到哪裡,怎麼畫的規劃;寫一篇文章,想到哪寫到哪必然是要碰到瓶頸的,寫出來的文章不僅散亂還會讓人摸不著頭腦,而寫作的規劃力就是最初的謀篇布局,寫作時的按部就班等等。

觀察一個事物,做一件事時,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以規劃力的眼光審視,能夠在大腦中形成映像畫面,即便自己沒有實施行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規劃力。

如果把我們的日常活動劃分一下,大致有這幾個類別:任務、項目和活動。

其中,最小的是任務,它是具體要去做的事,是需要完成的、比較小的、獨立的行動。

項目,是由有共同目標的許多任務組成的。



如果我們的頭腦中只有任務,而沒有項目,那做起事來就會像是隨意飄浮的水母。但是,一旦有了項目意識,有關的任務就被集合起來了,並且能夠突出某些事項的重要性。

例如,每月閱讀四本書是一個項目,那麼讀完裡面的每一本就是任務。讀完一本書中大項中的小項目,那麼每讀完5%或10%,就是達成了一個任務。

如果你本月為自己規劃的重點是三個項目:讀完四本書,練習做菜和學習製作PPT的網課。那麼,在本月的每一周中,按照項目目標,把具體的任務分配到每周的待辦事項上。

每晚,把本周的任務分配到第二天的待辦事項中去,並且檢查一下今天的完成情況,做出分析和總結。

然後,每周最後一天,列出你下一周想要完成的工作。

長此以往,月項目和周目標會讓你專注於規劃,而日目標則會讓你遠離拖延和壓力。



在四川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兩人都想去南海普陀山拜觀世音菩薩。

一天兩人見面,窮和尚跟富和尚說,我已經從南海回來了,你也應該去看看。

富和尚很吃驚:為了去南海,我已經準備了很多年了,我買了船,雇了水手,還準備了很多食物,但還是覺得沒有準備好......你一無所有,怎麼能比我先到呢?

窮和尚說:一年前,我只帶了一點錢和食物就出發了,開始我僱車走,等錢花完了,我就走路,食物吃完了,我就化緣,有時化得到,有時化不到。雖然很艱苦,走的很慢,但我堅持下來了,最後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才到達南海。

做一件事,不必要等條件完全具備,或許條件永遠都不會具備,要做就馬上去做,很多困難,在做的過程之中,總會找到辦法解決的。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想要射擊一個目標,通常我們的思路是:預備、瞄準、射擊。

也就是富和尚的思路,想拜見菩薩,先要獲取資源、列出計劃、最後再採取行動。但是,由於缺乏行動的決心,周密的計劃反而成了他實現目標的絆腳石。

相反,窮和尚採取了改變的另外一種思路:預備、射擊、再瞄準。

與打獵不同,在做難事之前,我們最大的障礙,不是沒有想瞄準的目標,而是缺乏行動起來的推力。因此,這個時候可以採用先射擊、後瞄準的方法,先行動起來,先做了,再修改,往往會更有效率。

像窮和尚一樣,哪管它前路坎坷,先幹了再說!



潘正磊是微軟總部產品部門中以效率和執行能力著稱的總經理。她大學畢業後就加入微軟,是晉升最快的經理之一。這是她講的自己剛進入微軟時學習「保護時間」的故事:

「我剛加入微軟時,職位是軟體開發工程師。我所在的小組開發的產品成長很快,幾個月內就生成了三個版本,每個版本又需要支持六種語言。這18個組合的要求都略有不同,而且我還需要和很多其他不同的組打交道。每天,我辦公室里總是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帶來不同的問題。他們一來,我總是停下我正在做的事,先解決他們的問題。我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做得十分不開心。我覺得每天工作時間很長,卻沒有學到更多的知識,也沒有提高。在與我的老闆溝通後,我清楚地意識到我的時間是最寶貴的,我需要提高效率。

在老闆的指導和支持下,我先設置了『回答問題時間』,其他人只有這時才能來找我,其餘時間我則可以專心編程。這樣一來,我就擁有整塊時間來有計劃地完成我想做和需要做的事。

另外,我們設立了一個目標,就是要讓其它組能自力更生,不能事事都來找我們。經過一段時間「授人以漁」的訓練,我終於能夠騰出時間去學習新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了。」

如果不是有這個經驗,潘正磊不但不會有現在的成就,而且可能還在同一間辦公室里每天回答著各種問題直到精疲力盡為止。



對他人的干擾提前設限非常重要,但是,你知道嗎,我們更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面對計劃和任務時,我們必須與自己達成互信,相信自己不會陷入持續工作的自虐中。

很多人都有制定計劃的習慣,但是卻完成不不了,這是因為大家都很容易陷入誤區:完成了既定的計劃,還會繼續工作。

其實,真正有效率的人,一旦完成了目標,就會馬上停止這一天的工作。

開始工作前,你說計劃完成就是成功,並以此來激勵自己,但當你完成的時候,卻選擇繼續工作,久而久之,時間管理體系里的獎懲機制便會失效。



正確的做法是避免過度工作,只有這樣做才不會養成不能信任自己、長期拖延的習慣。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是給目標設定軟時限。

一項工作,最後必須完成的時限是硬時限。想要積極地面對它,我們還可以人為地,給它設定一個軟時限。

面對一個任務時,通常我們習慣會思考,做完這件事需要花多少時間?以此為依據,來設定時限。而軟時限思維,是基於事情的價值,來設定完成它的時限。

如果某件事價值小,那麼我們就要設定更短的時限,迅速、果斷地完成它。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所說,「思想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

馬雲的成就,與他高度珍惜時間的習慣密不可分。初創阿里巴巴時,他和「十八羅漢」沒日沒夜地工作。

當時,地上有一個睡袋,誰累了就鑽進去睡一會兒,然後起來再繼續工作。一步步艱難創業,最終成就了今天的馬雲。即使是今天,他仍倍加珍惜時間。

牛人可能不是智商最高的,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擁有能夠實現高度自律的行為習慣。



每天,面對海量信息,大部分時候人類都在被習慣控制著。

想要培養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習慣,我們可以這樣做:

①一個月內連續培養一個習慣。

②如果忘記或出錯了,重新設定時間,回到開始的第一天;

③到30天的時候,你的行為會被習慣化,不再需要費意志力和腦力;

④如果覺得這個習慣不是你想要的,你可以選擇放棄或調整。



培養習慣的時候,最重要的技巧是建立觸發機制。

觸發機制包括信號和儀式。

信號:開始一個習慣的提示和線索。

儀式:你做完習慣動作後,立刻需要做的事情。這些較短的儀式,能夠觸發你習慣的剩餘部分行為。

比如,如果你要養成早起的習慣,那麼可以定兩個間隔20分鐘的鬧鈴,鬧鈴響就是信號。

起床後,先光腳站在地板上,然後慢慢走到衛生間用冷水洗手,這樣做能夠讓你快速清醒。這個過程,就是早起的儀式。

接下來,用一個「晨禮」的習慣鞏固早起這個習慣,晨禮是你醒來後 30~60 分鐘內持續不斷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你可以在每天在同樣的時間重複同樣的它,比如一邊刷抖音一邊刷牙,讀20分鐘書等。

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一旦不遵守這個習慣,就要進行負面強化,拖延或者睡過頭就要晚上強制早睡10分鐘。相反,如果順利完成了好的習慣,要進行獎勵,獎一個巧克力或是一筆淘寶基金?

這樣做,習慣就能順利養成。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

想要改變現狀,就要學會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觀念,從成功、失敗中去學會復盤。

真有有效率的人,不是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他們是利用時間和精力管理技巧,幫助自己完成更多的目標的人。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職場人,頭條簽約作者。
我堅信「腦內千山萬水,不如腳下一步,哪怕是跌出去的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或者幫我轉發一下,謝謝。
關鍵字: